《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汇报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汇报材料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释放市场需求潜力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一、重点工作(一)全力完成稳增长工作任务。按照中央“六稳”工作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政策投入,全力挖掘潜力。年,规上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同比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亿元,同比增长.%。三大主导产业提速发展,新产业二期、共进电子等顺利投产,鸿合科技、盛波光电、全药网等项目开工。产值
2、超亿元企业达到家,超亿元的企业突破家,超亿元达到家。经济发展韧性明显增强,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落实新一轮技改倍增计划,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不断加速加快,推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实施生物医药产业提升计划,生物医药企业增至家,较去年增加家,产值同比增长超过%,形成了“生物医药企业首选”的发展趋势。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园正式运营,引进和培育余家集成电路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加速完善。G产业园成为首批省G产业园园区之一。(三)聚焦服务短板,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最优力量、最强
3、队伍、最好服务投放在企业服务一线,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企业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完善产业扶持政策,举办多场政策政策宣讲会,让政策看得见、摸得着,共发放产业扶持资金.亿元,惠及企业家、项目个,规模和覆盖面均有大幅增长,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提高服务企业的精准度,落实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制度,解决各类企业诉求项。(四)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化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名医诊疗中心”正式揭牌,汇集顶级名医,提供前沿医疗服务。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全年新设外资企业家,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推动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工作,协调驻区海关优
4、化通关环境。全力推进稳外贸工作,协助企业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培育外贸新业态,全力确保出口退税、贸易融资、信用保险等政策执行,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组织家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全市第一。(五)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进金融、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家,建成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业对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扩大产业引导基金规模,总规模达到.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新兴产业。邀请港交所宣贯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政策。支持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平台,着力解决小微企
5、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累计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亿元。(六)强化责任担当,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持续深化与陆河对口帮扶、田东扶贫协作及与市合作,完成新一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干部选派进驻。与市市开展多领域对口协作和商贸交流,举办“大米节”,新河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田东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坚决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清退区内家PP平台,全区未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举办世界中医药前沿论坛,增进中医药国际交流、推进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强安全生产督导,组织开展对危化品生产企业摸底排查和集中整治。累计清理账款人民币万元,圆满完成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讲出口加工
6、区审核备案纳入推进电子证照共享系统。(七)重大民生项目取得关键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G生态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今年计划建成个G基站。进一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增强网络基础能力,突出增强工业互联网、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网络能力,给企业和群众增便利添实惠。全力打造A类供电区域,全年累计投入.亿元,用于电网配网改造。千伏变电站顺利开工,建成后供电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提升倍,为未来建设提供充足能源保障。完成个城中村“三线”整治。打造高端商业成长新空间。对接沃尔玛、华润等大型商业企业,发布首份商业消费地图。推进商业网点增量提质行动,培育打造益田假日世界等高品质消费载体,推动区级夜间经济热点区域。举办第三届“鹏城
7、游欢乐购”活动,成功吸引周边区域万人次,销售额增长近%,达万元,实现业态升级、消费回流。支持推动平台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顺应群众需要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领域。二、工作思路年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需要紧抓“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用务实的举措,加大在政策储备、扶持力度等方面的投入,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版图重要一极。(一)提振实体经济活力,提升发展质量。一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政策体系,出台针对龙头企业的精准支持措施,形成集成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比亚迪丰田合作项目、中芯国际英寸
8、芯片、赛诺菲巴斯德疫苗、海滨制药、新产业三期等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助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年完成工业投资亿元以上,技改投资亿元以上。二是加强产业协同效应。出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拓展G场景应用,在产业融合中发挥纽带作用。三是加快以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围绕G产业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建设G基础设施,加快商用步伐。重点布局芯片设计、IP、移动终端关键器件等项目,推进记忆科技、瑞声科技、天珑移动等重大项目落地,巩固行业地位。支持麦捷微电子、国人射频、太辰光等企业打造关键设备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四是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
9、持力度。把发展壮大创新型企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积极引进信息服务业尤其是芯片设计等高成长创新企业,鼓励企业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研发。打造质量优、潜力大、成长快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二)深化粤港澳交流合作深化与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争取延伸复制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相关政策,吸引更多机构、企业到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名医诊疗中心建设,引进优质医疗机构家以上,在境外医护执业许可、新药和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搭建一站式高端诊疗平台。加快希玛眼科大湾区总部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临床转化中心、高端长效药物制剂研发平台。(三)深化对外
10、开放,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合作区,集中资源要素,建立技术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先导区。加快名医诊疗中心建设,推动国际药品和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审批使用,联合港澳布局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争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设立药品审评中心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的分中心。争取在更多政策上创新突破,率先形成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要素便利化流动的新平台。(四)高标准规划建设综合保税区紧抓出口加工区升级综保区机遇,高标准规划打造高新区的门户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检测维修、生物医药保税研发、国际分拨等“保税+服务业”。一是打
11、造国家级的检测维修中心。紧随湾区ICT产业走出去步伐,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检测维修,完善湾区ICT产业的全球售后服务链条,打造国家级检测维修中心。二是打造生物医药保税研发中心。利用综合保税区“保税、免税、免证”优势,积极探索生物医药产业的跨境资源自由流动及研发便利化,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提升创新优势和发展能级。三是打造区域性国际分拨中心。依托产业基础,强化供应链管理理念,引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提供高标准、国际化的分拨业务,为培育新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奠定良好基础。(五)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实体经济一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加强与国调基金、中集集团、中银国际、红土宏泰等知名创投机构合作,设立亿规模的区生物医药、智能网联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利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契机,开展改制上市培训及服务,引导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二是推进专业化园区运营。引进全国、全球创新服务第三方运营机构和具备产业、投资背景的专业化团队,实现运营管理市场化,打造具有高技术壁垒的生物医药数字化生态园区。三是保障优质项目发展空间需求。实施差异化产业布局和精准化招商引资,以市场化、差异化的土地政策,引导空间资源优先向优质产业、优质企业倾斜,修订社区集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产业空间转型升级,释放更多空间资源。仅供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