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docx
《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发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培育开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为贯彻落实省开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 划(2021-2025年)和市关于开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 培育开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抢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开展 制高点,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体系完善、协作紧密、竞争力强的高端 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情况(-)开展现状。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包括高端医学影像、生 命信息监测与生命支持、体外检测、植介入器械等领域。市高端医疗 器械产业起步早、基础好,产业开展水平全国领先。2021年,市高 端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为800亿元;一批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引领 产
2、业高质量开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类企业 180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近百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拥有一类产品备案3800个,累计参与制定医疗器械国际标准15个、 国家标准70个。(二)存在问题。一是源头创新能力不够强。我市医疗器械企业 以整机集成产品为主,局部医疗芯片、医用线材、光电检测器、生物 原材料等依赖进口。二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机构(CDMO)等公共 服务平台不能满足企业在检验检测、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产品注册、 定制化生产等方面的需求。三是优质产业空间、符合医疗器械产业发的临床产学研合作及应用推广等工程视同科研工程纳入科研绩效考 评。加强专业学科建设和专业配
3、置,引导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 才。依托科研院校和医疗机构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共建技术教育 实训基地,打造技艺精湛的人才队伍。(四)加强空间保障。集中梳理优质产业空间、创新型产业用房 以及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全 生命周期空间保障。推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产业用房供应方式, 降低产业工程用房本钱,保障重大产业工程落地。(五)加强跟踪评估。积极开展对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的跟踪监 测,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动态管理,提高方案实施效果、持续跟 踪关注医疗器械前沿动态,适时调整政策举措和实施重点,充分发挥 行业组织作用,努力解决集群开展问题。(六)加强政产学研联动。对标
4、世界先进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做法, 积极探索同城区科研院所的联动机制,大力开展联合研究,打通科研 成果转化链条,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力。充分利用科研机构 的智力资源,助力企业创新人才能力培养,增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展需求的专业园区还不够多。四是我市在医疗器械专业人才培养、临 床资源、注册咨询、示范应用等产业配套方面还存在短板。(三)开展机遇。一是前沿技术突破加快,生物材料、传感技术、 信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产 品不断涌现。二是国家产业政策利好不断释放,医疗器械注册持有人 制度、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分级诊疗等政策相继出台,行业活力得到 进一步释放。三是国家药监
5、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城区分中心、国 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户,将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进一步集 聚开展。四是我市上游产业基础良好、配套完善,机械加工、电子信 息、软件工程等优势产业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将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和国 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开展高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到2025年,全 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增加值到达650亿元 营业收入到达2000亿元。 建成假设干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产业聚集区, 新增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以上,吸引世界知名医疗器械企业来 深设立
6、生产基地、区域总部或研发总部5个以上,形成1个千亿级 专业制造园区。(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增30家省级 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进一步将现有 国家级平台打造成引领全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开展的 新引擎。全市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到达10%, 年均新申报上市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800个以上,获批创新医 疗器械注册批件15个以上。(三)产业链条优化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解决产业链关键 零部件和核心原材料卡脖子问题,巩固提升医学影像、生命信息 与支持、体外诊断、植介入器械等细分领域的优势。建成一批基础研 究、工程技术、产业中试、
7、临床研究和试验、上市后评价和应用示范、 供应链及贸易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全国医疗器械CDMO服务高地, 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四)监管机制规范高效,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充分发挥国家药 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城区分中心的平台作用,推动产品检验检 测机制、审评审批机制、临床研究及试验激励机制、应用示范和品牌 推广机制、快速通关机制等不断完善。三、重点任务(-)加大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制定五年技术攻关路线图, 围绕假设干重点产品上下游展开链式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 原材料和零部件,在细分领域建立全球性技术优势。重点开展高端医 学影像系统、手术机器人、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 )、小型质子治
8、疗仪、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等重大装备整机研制。创新技术攻关组织方 式,采用赛马制 揭榜制等方式,对重点研发单位提供中长期稳定资金支持。加大面向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 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的 现代产业创新体系。(二)补齐产业公共平台短板。充分把握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 人制度等重大政策机遇,建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外包服务 (CRO/CDMO/CMO )平台,加快打造工程技术、产品开发、检验 检测、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注册法规、小试中试以及定制化生产等 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服务能力,缩短 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本
9、钱,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三)构建多梯次企业集群。聚焦世界500强、全球行业前50 , 力争5年内引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企业5-8家来深设立总 部、研发中心和高附加值生产基地。鼓励我市医疗器械企业收购、兼 并、重组上下游企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集团。强 化企业引领集聚作用,扶持一批拥有技术门槛高、市场前景好的细分 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增强人才吸引力,培育 孵化创新型初创企业,构建多梯次企业开展格局。(四)加强优质产业空间供给。做好重大工程用地保障,建设一 批产业特色园区。创新产业空间供给方式,保障企业场地使用需求, 降低场地使用本钱。充分用好我市优质产业供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育 发展 高端 医疗器械 产业 集群 行动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