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概论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工安全概论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概论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试形式:选择24%填空36%判断10%简答20% (4题)计算分析10% (1题)】第一章L任何生产过程都离不开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包括从事生产活动的操作 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物,包括生产所用的物质(含原材料、辅助材料、催化剂、半成 品、产品以及作为动力的能源)和机器设备;环境,每个生产过程所处的作业环境和社会 环境).平安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平安技术 劳动卫生技术 平安卫生管理.五项规定:关于平安生产责任制关于平安技术措施计划关于平安生产教育关于平安生产的定期检查关于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2 . “五同时”原那么: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
2、检查、总结、评比平安工作。3 . “三同时”原那么:生产经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工程的平安设施,必须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 . “四不放过”原那么: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 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四不放过”原那么的目的:及时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事故:定义: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违犯人们意愿,并可能是使目的 的活动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中止,造成人员伤亡或(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分类:自然事故(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人为事故(由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事故,这类事故既然是人为
3、因素引起的,原 那么上都能预防)特性: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是指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原因引起的,导致事 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原因就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因果性是必 然性的反映:因果关系具有继承性,即第一阶段的结果可能是第二 阶段的原因,第二阶段的原因又会引起第二阶段的结果:因果继承 性说明事故原因是多层次的)偶然性(同样的前因事件随时间的进程导致的后果不定完全相同)潜伏性.海因里希事故法那么:死亡或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这是事故发 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一般规律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工业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5个方面的因素按顺序进行的。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
4、平安行为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事故;伤害C.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的厂房,自然通风良好,因而能使设备系统中泄漏出来 的可燃气、可燃液体蒸汽及粉尘很快的扩散,使之不易到达爆炸极限,因而能有 效得排除爆炸的条件d.有爆炸危险的厂房的平面设置(单层:生产设备布置成举行,靠近一侧外堵门 窗,工人靠室内操作且在上风位置;多层:布置在顶层或厂房一端)2)采用耐爆结构3)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4)设置防爆墙、门、窗5)不发火地面6)露天生产所内建筑物的防爆7)排水管网的防爆8)平安疏散设施及平安疏散距离.火灾的分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 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灭火方法:
5、隔离法、室息法、冷却法、化学中断法.灭火物质:水和水蒸气原理:冷却(主)窒息(次)适用于大面积火灾泡沫灭火剂原理:产生大量泡沫,黏附在燃烧物外表,使其与空气隔绝惰性气体灭火剂由于其不导电性,不污损设备,可扑救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化学液体灭火剂主要是卤代烷类干粉灭火剂冷却、稀释、钝化基团,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响【补:惰性化:在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中充入惰性气体,可降低氧气、可燃物的百分 比,从而消除爆炸危险和阻止火焰的传播对于锅炉设备、总配变电所等,因有成为引火源的危险,所以要设置在处理可燃流体设备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向。有爆炸危险的生产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
6、沫不仅可以扑救一般烧类液体的火灾,而且可以有效地扑 (灭水溶性有机溶剂如醇类、酮类、酯类等的火灾。)几点平安措施:充分接地(金属桶);不要用塑料或绝缘体;输送缓慢流动,控制流速。* 【判断】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V P90)【简答】有爆炸危险的生产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因为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自然通 风条件很差,而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的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粉尘,一旦与空气混合到达爆炸极限,遇到着火源那么发生爆炸事故。假设采用机械通风,也有其缺乏 之处,即机械通风万一发生故障,那么不能保证室内的换气以降低可燃物浓度,也是十分危 险的。同时,机械通风的设
7、置也增加了投资。其实,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设置也是一个危险隐患,因为 绝大多数可燃气(蒸气)比空气重,它们会沉降扩散到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一旦到达爆炸 浓度,遇找活源那么发生爆炸事故。再从建筑防爆方面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能设置轻质屋盖、轻质外墙及泄压窗,因而万 一发生爆炸时,不能将压力很快释放,从而加重爆炸所产生的破坏作用;同时不能设置较 多的平安出入口,不利于平安疏散和进行抢救。(P93通读)水封井、阻火器均可阻止火焰蔓延。(P97)*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P98)隔离法:就是将着火区及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区就会因缺乏燃料不能蔓延而 停止。(P100
8、)* 【以下物质不能用水扑救】(P102)(1)遇水燃烧物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金属钠、钾、电石、三丁基硼等火灾,只能用干沙土 扑救;(2)比水轻的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原那么上不用水扑救。例如苯、甲苯等假设用 水扑救,水会沉在液体下面形成喷溅、漂流,反而扩大火势,最好用泡沫、二氧化碳、干 粉、1211等扑救,但数量少时可用雾状水扑救;(3)对储存硫酸、硝酸等场所,如遇加压水流会沸腾飞溅,故宜用干沙土、二氧化碳扑 救;(4)未切断电源的电气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5)高温设备、高温铁水不能用水扑救,因有可能引起设备破裂、铁水飞溅,可用水蒸气 扑救。液态C02灭火原理】从钢瓶中喷出立即气化
9、,吸收大量汽化热,能冷却燃烧物;能隔绝 和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达29. 2%时,能使燃烧因缺氧而熄 灭】第四章1 .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劳动损伤性. “三级预防”原那么(1)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工艺上选川低毒、无毒物质)(2)二级预防,也称疾病预防。(加强通风、个体防护)(3)三级预防,也称疾病治疗。(3)三级预防,也称疾病治疗。(妥善治疗)4.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5.1工业毒物的毒性,常用指标】(P117)(1)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m或LGG :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
10、度(LIK或LCQ :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I)。或ICO :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5)阈剂量(浓度):引起机体发生某种有害作用的最小剂量(浓度)。6 .毒物的三类联合作用:(1)独立作用:混合物的毒性是各个毒物单独作用结果的简单汇总。(2)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包括相加作用和相乘作用。相加作用是指假设各种毒物在化学 结构上属同系物,或结构相近似,或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相同,毒作用等于各毒物分别作 用的强度总和。(3)抗拮作用:一种毒物减弱另一种毒物的毒性,总的毒效应小于各毒
11、物单独作用的 总和o.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最高容许浓度 (MAC)【补:既具有脂溶性又具有水溶性的物质最易经皮肤吸收。职业病广义上是指职业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狭义上是指国家公布的具有立法意 义的职业病。】第五章1 .压力容器的分类:(按压力大小分)低压容器:0. Kp1.6MPa中压容器:1.6=p10MPa高压容器:10=p=100MPa.平安阀优点:能自动开闭,可以调节,不致中断生产缺点:密封性较差,会有微量泄露,有滞后现象,不能适应要求快速泄压的场合 爆破片那么是一次性的,但具有密封性好、反响迅速、
12、灵敏度高、泄放量大、能适应黏性 大、毒性大、腐蚀性强的介质,特别是异常化学反响导致压力瞬间急剧升高或到达燃爆的 场合。2 .平安阀的安装与调试:平安阀必须垂直安装,一般应尽量靠近被保护容器,并安装在易于检修和调整的位置平安阀与压力容器之间一般不宜设截止阀门平安阀在安装前或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校验,需要调节开启压力或整定压力。开启压力 根据容器的工作压力确定,如固定式压力容器上只装一个平安阀时,开启压力不应大于容 器的设计压力,且平安阀的密封试验压力应大于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对于移动式压力容 器平安阀的开启压力取1.()51. 10倍容器的设计压力。【补:【判断】与爆破片相比,平安阀平安性能好。(X
13、)9 .海因里希的理论告诉人们:在进行同一项活动时,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 大伤亡事故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平安工作的重点是防止人的不平安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平安状态,使连锁中 断,从而预防伤害事故发生。10 .预防事故的基本原那么(3E措施):平安技术措施、平安教育措施、平安管理措施三者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图记住!【补:1 .能量转移论:当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超出了人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2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不平安行为和物的不平安状态它们的背景原因:管理上有缺陷。3 .平安生产方针“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二章1 .燃烧反响
14、的特征: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响。放出大量的热。发出光电焊不是燃烧,只是使锡熔化2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有时虽具备三条件,燃烧不一定发生。).燃烧四要素:连锁反响不受抑制,即自由基反响继续下去3 .燃烧的本质:一种自由基的连锁反响.燃烧的过程: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气体(或蒸汽)状态下进行的,燃烧过程随 可燃物质聚集状态的不同而异。4 .燃烧形式:(5种)混合燃烧:可燃气体和空气预先混合成混合可燃气体扩散燃烧: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通过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蒸发燃烧: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在热源作用下由液体蒸发所产生的蒸汽和氧发生 氧化、分解以至着火燃烧分解燃烧:固
15、体物质先受热分解,生成气态或液态产物,然后气态或液态产物的蒸汽再 氧化燃烧(木材)以上几种燃烧类型属于火焰型燃烧外表燃烧:燃烧在固体炭的外表进行,看不出扩散火焰。(焦炭、铝镁).燃烧种类:(3种)着火:移去火源后仍能继续燃烧着火点(燃点):能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闪燃(温度最低):可燃液体外表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可燃气体,遇到明火后, 只出现闪火而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闪点:引起闪燃时液体的最低温度(评价可燃液体危险程度的重要参数。)闪点的影响因素:组分、同系物(C多,闪点高)、饱和蒸汽压高的液体闪点 低、两元混合物的闪点(最高闪点、最低闪点、介于两液体闪点之间、无闪点)闪点测试值的影响因素:点火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安全 概论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