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二者的目标取向、实现过程以及最终所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锤炼出的“科学品质”,是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与时俱进,指的是人们的主观认识、思维方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以达成与时代共进,与社会同行。求真务实,指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行为方式要尊重客观规律,反映现实要求,谋取实际效果,以达成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要坚持求真务实,首先要着眼现实的发展变化,从
2、发展的视角去探求“真知”,找出规律,制定对策;从变化的观点去务出“实事”,找准突破口 与时俱进是求真务实的先导。求真知,务实事,是求真务实的特质。求真务实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二者的目标取向、实现过程以及最终所达到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一方面,与时俱进意蕴着求真务实的目的。坚持与时俱进,着眼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着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着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
3、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以确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永不停滞地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求真务实内涵着与时俱进的过程。坚持求真务实,引导全党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始终从党情、国情、民情出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种求“真知”、务“实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与时俱进的过程,是坚持与时俱进的
4、必然要求。 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实事求是,其原意是“务得实事,每求真是也。”将其引申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念来解读,实事求是,其实质涵义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我们党提出坚持与时俱进,从理论上揭示了实事求是的本质特征,即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及时跟踪时代的变化,把握社会前进的规律,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进理论的新发展,开拓事业的新局面,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理论品格。我们党提出坚持求真务实,主要是从实践意义
5、上揭示了实事求是的本质属性,即要求我们要以求实的态度,立足现实的环境条件,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实践特质。由此可知,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虽然语言表述不同,着力点各有侧重,但都是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拓展和深化,是对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一大丰富和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就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今我国最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始终瞄准社会发展的前沿,紧跟时代进步的潮流,站在历史前进的制高点,把创新品格与求实作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
6、代化事业向前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从具体问题出发,对大学生来说,就是要具体落实到自己的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实践工作等各个方面。 (一)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先进性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大学生要加强理论修养,真正做到“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而且在思想上入党”。加强党的基础知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敏锐性,观察力,政治鉴别力,使他们理解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正确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未来发展的潜力,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严于律己,自觉学习先进文
7、化、抵制腐朽思想侵蚀。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沉醉于烟酒,牌桌,迷恋于影视,影厅,荒废学业,身心健康深受其害。因此在大学生精神中构建科学“三观”显得尤其重要,即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教育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不仅应该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加强党性修养,而且应该主动积极地向周围人宣传先进文化,帮助他们辨别真伪,抵制垃圾文化,倡导良好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积极响应,自主学习,配合学校“学风建设”的开展和“育人”目标的实施。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它能使身处其中的学生既感到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产生紧迫感;又能悄然化作一种动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并制约不良学习风气的滋生和蔓延。通过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参与学术交流、学术报告,聆听专家学者的前沿讲座,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成长之路;进行职业生涯规范设计,管理、经营大学时光,营造良好的学习成才氛围;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的应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证考级,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现“育人”目标。 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