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 (3).doc





《2022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 (3).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科技工作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创建苏南自主创新先导区为目标,紧扣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各镇、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实施科技创新“五项工程”,加快推进全区各项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全区ramp;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6%(预计); 2、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6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1.5%; 3、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目前累计高企达356家; 4、全区专利申请量达16768件,专利授权量7442件,发明专利申请量4551件,发明专利
2、授权46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9件; 5、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713项,争取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超过2.2亿元; 6、新申报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4项,全区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达315家; 7、组织科技对接活动26次,新增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2项; 8、创新型园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4%。 (二)工作亮点 1、全区。连续14年第7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入围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区”(全国22家,XX省2家)。 2、版块。xx区工业设计院获省级文化科技产业园认定;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获科技部“国家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称号;郑陆镇、邹区镇被评
3、为第三批XX省创新型试点乡镇;xx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福昌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XX省专利金奖。 3、企业。xx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XX省武进公路苗圃有限公司、常州华联保健敷料有限公司获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获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区科技局还被人社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并连续8年被评为“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科技创新月硕果累累 在吸收借鉴去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以“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主题,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式、创新内容,集聚了一批优质的创新资源,建设了一批重大的创新创
4、业平台,对接了一批政产学研金的合作项目,较为圆满地举办了2013年第二届xx区科技创新推进月的各项活动。 一是突出重点、不断创新。本次推进月活动较好地做到了六个“突出”:突出了重点新兴产业的突破、突出了重点园区作为活动的承载、突出了创新创业平台的打造、突出了创新资源的集聚、突出了科技企业的培育、突出参与范围的扩展。其中,河海大学-武进“校企直通车”、武进籍人才回乡行、武进半导体照明“千人计划”产业研究院揭牌等活动在组织及形式上不断创新,成效突出,得到了广泛好评。 二是内容丰富、成效突出。本次推进月主要活动包括了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产学研对接、科技论坛、人才对接引进、科技金融对接、项目开竣工、
5、科技培训等8大类51个项目,参加活动的国内外专家、各类人才共计189人,引进led、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科技成果41项,新建常州西太湖千人计划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10个,植物工厂等重大项目开竣工4项,科技政策培训人数达500多人。全区共有7个政府相关部门、3个园区、10个镇参与了此次活动,同时,各基层乡镇也立足本镇实情,开展了产学研联盟共建、成果转化基地创建及科技下乡服务等科技创新活动。遥观镇与科技镇长团共同举办了全国铁路重载列车ecp制动系统学术交流会,邀请了来自中国铁道学会、北车集团、同济大学等单位的30位专家,为更好地推进我国轨道交通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2、区域创新体系有效构建
6、一是开发区建设全面提速。武进国家高XX县区积极围绕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三大重点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led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国家综合验收、被省科技厅认定“XX省半导体照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千人计划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全面开展以石墨烯为突破、以碳纤维等先进碳材料为主导、以其他相关新材料为补充的国家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围绕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等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加快推进石墨烯研究院和石墨烯科技产业园的建设;XX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xx市先进碳材料产业协会相继成立;以色列科技园被认定为中国以色列高新技术合
7、作重点区域;上海交大(常州)科技园、上海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常州)工作站正式签约入驻西太湖大学科技园。 二是创新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今年对专题园区的产业定位及建设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智能装备产业园、节能环保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及新材料产业园等四个专题园均能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制高点,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入库企业由167家增加为179家(智能装备产业园92家、节能环保产业园23家、电子信息产业园10家、新材料产业园54家),占全市的19.2%。全年完成营业总收入520亿元,新引进创新创
8、业人才(团队)42名(个),研发人才总数超4558名,新增“千人计划”5名,新增市龙城英才21名。园区内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今年我区立项的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5项,资金3100万元,全部来自创新园区内优秀企业。 3、创新资源集聚成效明显 一是创新平台建设量质并举。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意见,召开全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现场推进大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引导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共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01项,立项58项:省院士工作站1项、省研究生工作站4项、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项、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项、市重点实验室3项、市公共服务平台1项。233家大中型内资企业全面启动研发机
9、构建设,光宝光电等外资企业也开始建设研发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年争取上级项目经费2220万元,其孵化的二维碳素公司成功研制投产国内首条年产3万平米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生产线,第六元素公司成功投产国内最大规模的年产100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碳元科技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均比上年翻一番,分别达到2.5亿元和1亿元。 二是创业平台建设深入开展。申报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加速器1家、市级孵化器7家,认定市级孵化器4家。目前,累计认定国家级孵化器5家、省级孵化器6家、省级加速器1家、市级孵化器15家、市级加速器4家。中科院常州绿色科技产业园、南京中医药大学-亚邦药业健康产业研究院等
10、全新平台纷纷设立。中美科技园、中德创新中心落户武进国家高XX县区。武进科创中心顺利完成整体搬迁工作,新址坐落常州天安数码城c座,首期租用天安数码城c座1-8层,面积2万多平米,可同时容纳200多个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创新创业,21家在孵企业搬入新址继续孵化,并引进7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全年通过龙城英才计划新引进11家领军型创业团队。横林镇恒润科技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已被认定为市级孵化器,建设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8000万只互感器及芯片模块的生产项目即将投运。 三是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快集聚。依托创新园区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及产学研交流与合作,积极申报省“双创计划”、省高层次创新团队、“武
11、进英才”计划等人才项目,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与团队。今年共申请各级人才项目66项,立项19项,其中省科技创新团队立项1个、省创新人才1名、省企业博士8名、市区英才计划创新人才9个。在省科技创新团队重大项目上,我区连续2年,先后由北京化工大学常州研究院、铭赛机器人公司成功争创。半导体照明产业研究院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人,组建研究院有限公司,加速产业化进程;石墨烯科技产业园通过“常州石墨烯”品牌战略,引进了12个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包括3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4家行业重点企业。 四是产学研活动收获颇丰。组织武进-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对接活动等产学研活动16次,组织企业参加省市产
12、学研活动10次,签订合作意向项目300项,实施产学研项目102项,新建产学研基地和研发中心8家。在2013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上,我区共邀请13所高校、65名专家,500多家企业、1000多人(次)参加洽谈会,举行7场专题活动,正式签约项目14个,签订意向合作项目140多个。郑陆镇卡特新能源公司的管道法生产环氧甲酯的中试研究、遥观镇强力电子公司的新型平板显示用高感度光引发剂结构表征方法的开发及应用性能评价等29个项目进展顺利,获得市产学研补助资金335万元。 五是科技金融服务不断完善。围绕全面落实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两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信息共享、风险分担”
13、的多元化科技金融机制。通过开展省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配套工作,支持10家企业获得专项资金2100万元的贷款;福昌环保等4家企业获省工业支撑上市专项支持,为科技型企业解决了资金瓶颈。 4、高新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先进碳材料、半导体照明三大新兴产业,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重大创新产品、打造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新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6只、XX省高新技术产品304只,xx市高新技术产品507只。常州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武进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国家特色
14、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入库企业达738家,较上年增加6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52亿元,占工业投资的44.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8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8%,较上年增长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关于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意见要求,通过宣传发动、排查摸底、培训辅导等方式,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2013-2015年)”,积极建设高新
15、技术企业培育库,根据290家入库企业基础条件和培育进展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培育有潜质的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年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XX省民营科技企业346家、XX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6家、XX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15家。共组织30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复审,已认定20家,组织7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已认定2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56家,稳居全市第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23.9亿元,投入研发费用29.7亿元,累计拥有有效专利8428件,其中发明专利984件,占全区56.4%。 三是科技项目组织有序开展。在上级科技项目采取限额申报的情况下,继续深入挖掘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区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报告 3 2022 科学技术 工作总结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