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最后一卷试题新人教版.doc





《江苏省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最后一卷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最后一卷试题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启东市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2.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
2、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3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4“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从这些对国画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国画的艺术特点是 ( )追求对自然景物的逼真描写 注重追求诗情画意
3、的境界局限于时空的限制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A. B. . D. 5.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即理也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C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D“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62011年9月,日本野田新内阁大臣公开称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而中国政府则将钓鱼岛主权定义为中国核心利益,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源于哪一条约内容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71876年,
4、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8. 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9.蒋介石密电:“徐州李长
5、官、李副长官并转所属各总司令、各军团长、各军、师长: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第二期抗战开始”表明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B中国军队采用了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式C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D台儿庄战役创下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10.这是某次战争前誓师词中的一部分:“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这次战争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6、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雪洗了百年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11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A.同盟会员证 B.“红军借谷证”C.“大跃进”邮票 D.“公私合营”照片12.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我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13. 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
7、的想象与揣测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14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怎样的史学观念?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15“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A都结束了君主专制在本国的统治 B都使本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家的影响16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
8、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17196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批评越南战争是“一个伟大国家蹂躏一个小国”的“可憎”的战争,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美国霸权地位逐渐确立 B.欧洲共同体的实力发展C.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18.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9、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19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此现象反映了A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国际组织多元化趋势2019世纪欧洲有一种被称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它们特别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这种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第卷(非选择题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
10、23 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2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向往)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材料二 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孙中山材料三 针对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社会产生的新问题,有学者开出了这样的处方:社会劳资对立与贫富不均的现象严重,应该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请回答:(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
11、分)(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4分)(3)材料三中“处方”体现了哪种社会学说?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实践这一“处方”的?(3分)(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22(13分)“传统、革新与社会进步”的主题几乎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3世纪初,约翰王用恐吓和暴力的手段向贵族征税、征兵,愤怒的英国贵族和市民在1215年联合起兵,迫使约翰王签署了一个限制王权的政治文件大宪章。一个看似寻常的事件,竟然在英国就形成了一个不
12、可践踏的历史传统、不可摒弃的政治遗产、不可逾越的政治原则。 蒋孟引主编英国史诺曼征服和封建制度的发展材料二 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就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倡导社会变革之时,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著书自由君主制度的真正法律,他的“自由君主制度”是指不受议会、宗教和一切法律制约的君主制度,国王只对上帝负责。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材料三 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
13、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4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1719世纪历史发展为例,以“传统、革新与社会进步”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9分)23(14分)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中学 2013 届高三 历史 最后 一卷 试题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