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
《第1课《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2、品读课文,把握修辞,赏析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2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2、品读课文,把握修辞,赏析优美的语言。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播放轻音乐。听着这优美的乐曲,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同样,美丽的文章就像一首美妙的乐章,令人无限陶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去领略那无限的春光吧。(板题与作者。)活动2【练习】自学检测你能准确朗读下列词语吗? 朗润 卖弄 繁花嫩叶 酝酿 婉转 静默 欣欣然 黄晕 嘹亮 烘托 舒活 抖擞精神 应和 花枝招展 呼朋
2、引伴 蓑 笠学生读后,教师强调重点字词。活动3【活动】读一读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看一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天的图画。(边读边用笔勾画)2、你最喜欢哪幅图,你能有感情的给大家朗读一下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语气、语调。)活动4【活动】品一品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品味语言的妙处。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教师学法指导:赏析句子的方法判断句子所用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了事物什么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活动5【活动】想一想作者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还能发挥想象,将春天比作别的什么吗?活动6【活动】拓展延伸 1、本文如同是一副极精细的工笔画,就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够尽它所含的意蕴。那么作者仅仅就是为我们描绘春景吗?为什么?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活动7【活动】达标测评搜集有关“春草” “春花”“春风”“春雨”的内容的诗词,编制一期以“春天无处不在”为主题的壁报,让大家共同积累和欣赏。活动8【讲授】结束语同学们,通过对春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所以,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