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3) .doc
《2022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3) .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全市有47个乡镇党委(其中建制镇24个、建制乡23个)、3个经济区党工委(高湾、李石、大南),614个行政村,613个村党支部(其中党委建制的3个,党总支38个,党支部572个),共有农民党员26513名。 二、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法。几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三级联创活动成果丰硕(三级。县区、乡镇、村)。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区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30小项,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
2、、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乡镇党委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24小项,五个好村党组织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19个小项,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 2.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成效明显。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每年初按照倒排5%的比例,对后进党支部进行分类排队,采取领导包村、部门帮村、下派干部、交流任职等形式,帮助村里找症结,建班子,抓管理,找路子,进行集中整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三向培养工程建设影响巨大。从xx年开始,我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
3、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向培养工程。在具体操作中,以平均每村5人的比例在全市确定了3000名的培养常数,按照保持常数、动态管理、阶梯培养的原则,进行跟踪培养。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经有675名致富能手经过培养成为党员,有576人由普通党员成长为致富能手,有40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51人成为村党支部书记,49人成为村主任,有40名培养对象总资产达到50万元以上,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此,人民网和(共产党员)杂志分别以大篇幅报道了我市三向培养工程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北三家经验得到广泛推广。我市从xx年开始,推广清原县北三家乡的工作经验,对农
4、村党员设岗定责。根据农民党员的从业形式、个人专长、身体状况、思想素质等条件,按照支部设岗、党员认岗、党员大会定岗的程序,为有能力的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全市有614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这一活动,共设立4大类16小类共6248个岗位,农村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发挥。 5.党员培训工作扎实深入,党员素质得以提升。市、县有关部门采取照单点菜、自主择训的办法对农村干部进行各类实用知识技术培训,让农村干部在第一时间掌握实用信息和资料。同时积极鼓励村干部通过自考、函授等多种途径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两年来,市、县有关部门共开办农村基层干部培
5、训班120次,培训13000余人次。 6.考核评价机制得到完善。各县区对村干部普遍实行了任职承诺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将任期和年度目标向群众公开承诺,按照承诺内容,年终进行考核,排出名次,兑现奖惩,对连续3年排名末位的村书记进行组织调整。 7.一批典型英模迅速成长。自xx年以来,我市先后树立了大孤家镇小甘河村书记赵景顺、大苏河乡平岭后村书记张金柱、红透山镇红透村书记隋长海等一批全市叫得响、群众评价高的先进典型,辐射和带动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向高标准迈进。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我们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3 2022 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