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原子结构课件(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含义。2.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二、教学重难点1. 原子轨道的含义2.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三、教学方法以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方式,探究泡利原则、洪特规则以及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基础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复习 构造原理Cr 1s22s22p63s23p63d54s1【引入】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能否用宏观的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呢?五、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 电子云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行的速度;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微观物体的
2、运动特征: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空间小,运动速率大。无确定的轨道,无法描述其运动轨迹。无法计算电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指出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多少。【讲述】电子运动的特点:质量极小 运动空间极小 极高速运动。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2. 原子轨道【讲述】S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 1.1原子结构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 1.1 课时 教学 设计 新人 选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