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docx





《第二章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单项选择题1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代谢产物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色素D热原质E血浆凝固酶2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一过性侵入血流的是A毒血症B菌血症C脓毒血症D败血症E病毒血症3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入血,但其毒素入血而引起全身症状的是A毒血症B菌血症C病毒血症D败血症E脓毒血症4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不包括A完整的皮肤B血-脑脊液屏障C各种分泌液的保护D体表面积E正常菌群的拮抗5能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的是A血浆凝固酶B潜伏感染C链激酶D胶原酶E慢性感染6对细胞内寄生菌感染的免疫主要依靠A特异性抗毒素B非特异性抗毒素C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抗体等D细胞免疫E溶菌酶7从病原微生物侵入人
2、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是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恢复期E发病期8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A菌血症B败血症C毒血症D脓毒血症E菌群失调症9细菌的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A抗生素B细菌素C维生素D脂多糖E色素10细菌的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A抗生素B细菌素C蛋白质D脂多糖E色素11.下列对外毒素不正确的描述是A. 多数外毒素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 B. A亚单位是毒性部位,B亚单位是与宿主细胞结合的部位 C. B亚单位是毒性部位,A亚单位是与宿主细胞结合的部位 D. 其作用大多对组织细胞有选择性 E. 可经人工处理制成类毒素12.在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
3、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13.不是细菌侵袭性酶的是 A血浆凝固酶B透明质酸酶C链激酶(SK)D链道酶(SD)E溶菌酶14.关于病原菌致病性的构成因素,叙述最全面的是A毒力+侵入部位+细菌数量B毒素+侵袭力+侵入部位 C侵袭力+侵入部位+细菌数量D侵袭酶类+毒素+细菌数量 E侵入部位+毒素+细菌表面结构 15.关于外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毒性作用有选择性 C受甲醛作用变成类毒素D毒性部分是类脂A E不耐热 16.下列哪项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范畴A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B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C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D补体的溶菌作用E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