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市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2) .doc
《2022市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市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2) .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大农村,全市现有人口中农村户籍人口631.78万人,占总人口的85%。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03.33亿元,占gdp的25.35%,比2001年增长25%,年均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2319元,比2001年增长32.97%,年均增长7.38%。 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在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后,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2年市委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市发20022号),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千方百计夯实农业基础设施,
2、通过大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富、学、乐、美”的四在农家等活动为载体,使我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1、水利建设 水利工程进展顺利。五年来,小水利建设共投入资金12.24亿元,共建成水利工程2.7万处,蓄水量达28.8亿m3,年供水量19.19亿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保证灌溉面积达209.3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02.23万亩,除涝面积达5.97万亩。解决226.2万人/150.72万头人畜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18.5km2。重点水利工程共投入9.24亿元。已实施的重点工程有:
3、*灌区一期工程、湄凤余灌区续建配套一期工程、海龙水库工程、盐津桥水库、天门河水库、湄江水库、后水河水库、浒洋水水库、东风水库等。还对一批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这些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重点防洪城市和灌区的抗灾能力,提高了农田的保灌能力,为全市经济建设、农业增产增收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田基本建设 进一步强化农田基本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实施财政扶贫坡改梯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五年来,共争取各类农田基本建设资金1.3亿元,实施坡改梯工程30.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土68.21万亩,完成土地治理项目62个,并通过生物护坡、秸秆还田、绿肥应用等生物工程和技术措施
4、的综合应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境保护 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两大生态工程的机遇,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进程。五年来,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482.69万亩,封山育林13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357万亩(退耕地造林143万亩,配套荒山造林189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累计到位国家工程资金11.9亿元,使全市228个乡(镇)、1368个村、45万农户直接享受到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带来的实惠。共兑现粮食4.14亿公斤,共兑现粮食补助资金3.21亿元,现金补助8429.6万元。天保工程建设国家累计投入资金2.32亿元,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72.4万亩(以植代播25.7万亩,封山育
5、林46.7万亩)。同时还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570万株。因其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4%,2004年,我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光荣称号。 4、农村能源建设 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农民生产生活用能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是近年来投资11.7亿元,完成农村一户一表改造121万户,占农村户数87%,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有效减轻了乡镇企业和农民的负担,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二是为切实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燃料问题,已建成沼气池9.2万口;三是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的步伐,使农村水电装机达到18.66万kw,年发电量7.27亿kw.h。全市100%的乡镇、99.25%
6、的村、97.92%的户用上了电。并建成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4个。 5、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农村教育方面,2005年提前两年全市实现“两基”达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投资约9.93亿元,建成校舍176万m2,消除危房56.55万m2,新增农村中小学校舍137.08万m2,实施农村中学寄宿制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义教工程等惠及广大农村学生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二是医疗方面,全面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建设改造项目,共有143所乡镇卫生院、四个县医院项目获得国债资金支持,总投资达到7902万元。三是在文化广播方面,完成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投资达230
7、0余万元,完成了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投资达1727万元。四是交通方面,加大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力度,至2005年底,全市通村公路4427.5公里,投资5.3亿元。 6、农村扶贫攻坚 以农民增收、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主线,以重点扶持乡(镇)、村委工作重点,把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计划生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科教扶贫、产业扶贫、集团帮扶和异地扶贫搬迁,进一步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一是以工代赈共投入资金3.05亿元用于贫困县的农田基本建设、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移民搬迁的力度。对居住环境恶劣、影响生态保护的4201户18195人农村居民实施了异地扶贫搬迁,累
8、计完成投资0.81亿元。三是通过集团帮扶和对口帮扶等形式,促进了极贫乡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坚实的步伐 近五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线,抓龙头带基地,抓基地促龙头,实现了龙头、基地和农户良性互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主导产业日益壮大,2005年,农业生产总值167.14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93.16亿元、畜牧业产值63.8亿元、
9、林业产值6.41亿元、渔业产值1.73亿元、服务业产值2.04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31.79%、12.01%、65.28%、61.87%、55.86%、43.56%;二是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增加,规模增大。2005年,全市优质稻、优质玉米、优质无公害蔬菜、优质专用红粮分别达到137.23万亩、7.2万亩、27.15万亩和23.5万亩;三是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外出劳务转移步伐加快。通过劳务输出,以及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等多种渠道,到2005年底,已促进100万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其中跨省转移就业约8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0%以上。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2、传统支柱产
10、业 根据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区域性和层次性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搞好各类作物布局,以开发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建立相对集中的商品生产基地。 粮食基地及商品化 大力推广农业“五突破”实用技术,促进粮食生产。五年来,粮食产量均稳定在300万吨以上,极大地解决了我市吃饭和工业用粮问题。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了我市优质稻的推广示范力度,通过实施优质稻项目,建立了以*县、绥阳、湄潭、凤冈、余庆为主的优质稻示范基地,并以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系农户的方式,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生产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湄潭的“茅贡”珠光米,余庆的“大凉山”珍米,凤冈的“临江米”等品牌优质米,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企业+公司+农户
11、的形式,2005年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37.23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1.53%。总产量达60.15万吨。 油料基地及产业化 我市油菜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省油菜生产的最适宜区和主要生产区,常年产量均占全省油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五年来,全市油菜种植面积均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油菜籽总产量稳定在24万吨以上。在贵州长城油脂化工有限公司、XX县区油脂公司、XX县区油脂厂、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的带动下,大力推进油料区域化集中连片种植,使我市的油料基地建设实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技术和产品档次。 烤烟基地及产业化 烤烟是我市的主要财源建设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市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2 2022 农业 产业化 建设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