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用2016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增分策略专题八必考点2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试题.doc
《全国专用2016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增分策略专题八必考点2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专用2016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增分策略专题八必考点2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考点2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依纲排查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1)如何在反射弧中判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2)怎样验证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功能?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及形成原因是什么?(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是如何传导的?各有什么特点?3人脑的高级功能()(1)举例说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人类的言语区及相应的损伤症。1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是其结构基础。(2)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以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3)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
2、反射弧,不属于反射。2把握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1)ab段,神经细胞静息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主要是由_跨膜运输导致的。(2)bc段,神经细胞受刺激时(b点),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出现反转,表现为外负内正,原因主要是_通道开放,_内流。(3)cd段,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主要是由_通道开放,_外流导致的。(4)d点以后,恢复为静息电位。3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突触前膜、_、突触后膜。(2)信号变化:电信号_电信号。(3)与神经递质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高尔基体、线粒体、突触小泡、细胞膜(突触前膜)。(4)传递特点:_。题组一神经调节的相关判断1判断下列叙述(1)反
3、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2014海南,11A)()(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2011天津,3D)()(3)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2013海南,19C)()(4)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2013江苏,19D)()(5)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2010课标全国,5D改编)()(6)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内(2011海南,8A改编)()(7)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9C)()(8)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2012
4、浙江,4D)()(9)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2014江苏,11A)()(10)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2014江苏,11C)()(11)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2012新课标,4D)()题组二反射的类型及反射弧的判断2(2014安徽,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
5、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3(2014海南,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4右面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切断处,刺激处,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兴奋传导方向是C在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判断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传导方向的三大方法(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6、(3)看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题组三分析兴奋的传导机制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计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计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6(2015潍坊模拟)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7(
7、2015江苏,18)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8(2015泉州模拟)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细胞外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
8、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C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收缩D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1.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1)K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2)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2指针偏转判断方法(1)有电位差检测到膜电位,指针偏转。(2)无电位差检测不到膜电位,指针不偏转。(3)偏转次数指针偏转方向取决于电流的方向,产生几次电位差,指针偏转几次。题组四聚焦实验探究,突破难点问题9(2014浙江,31)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用1%
9、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神经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项实验思路。_。10下面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
10、骨骼肌和神经;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_(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_,表明部位d受损。11(2015福建,27)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
11、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 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 mV变为65 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3)在缺氧处理20 min时,给予细胞25 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能/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
12、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提醒:完成作业考点过关练21二轮专题强化练考点过关练2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1(2015银川一模)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2下图1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图2是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专用 2016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策略 专题 必考 21 以我为主 神经 调节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