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效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试卷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畚(bn)箕 椪(png)柑 堰(yn)塞湖 扺(zh)掌而谈B孢(bo)子 蛤(g)蜊应(yng)届生便(bin)宜从事C秕(b)谷 蹁(pin)跹 发横(hng)财 人影幢幢(chung)D鳊(bin)鱼 亲(qn)家 青蒿(ho)素 独当(dng)一面.【答案】 D【解析】“亲家”中的“亲”读音错误,应该念“qng”。【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常用字的字音【难度系数】2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辞去公务员开始创业的周松成,正是靠着
2、坚韧的创业信念,演绎了精彩的人生励志剧。B到了山脚边,一条溪流横亘在眼前,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鹅卵石间,小鱼游曳欢腾。C不管是服药还是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等,都应长期坚持,不可懈怠。一旦吊以轻心,风险很大,后果严重。D只有每一位员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企业才能降本增效,攻艰克难,就一定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答案】A.【解析】B项“游曳”应为“游弋”,C项“吊以轻心”应为“掉以轻心”,D项“攻艰克难”应为“攻坚克难”【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常用规范汉字【难度系数】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先前各方舆论大力宣传,近日相关内容和各类研讨会频繁举行,专业讲座不断
3、推出,无非是为这项关乎改革发展方向的法令的颁行张本。B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偶然出一些差错在所难免,改了就好嘛。C每次论争,朱光潜都是标榜出一种新的观念,营建起一个新的营垒,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不时有人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D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答案】:A.【解析】A. “张本”意为“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出安排”,句中使用正确。B项“偶然”应为“偶尔”。C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这里应用“不以为意”,表示不把它放在心上,与上文“处之
4、泰然”照应。D项“叹为观止”是褒义词,语境不符。【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词语(包括熟语)【难度系数】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说,成功的标志是权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名气的大小上帝听完呵呵地乐了,他说:“哪有那么复杂?成功,就是越晚来见我越好!”B军人的体魄、国民的体质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存亡已是13亿人的共识。C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至9月10日上午9时,遇难人数已超过160多人。D导师要与受导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指导,起到思想上引
5、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答案】 B.【解析】A项“成功的标志是权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名气的大小”一面对两面,前后不搭配;C项“超过160多人”,成分赘余;D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等作用”。【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辨析并修改病句【难度系数】2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10月17日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世界第23个消除贫困日。教育部近日披露,自2012年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到2015年,招生规模从1万名扩大到5万名, 实施区域从680个连片特困县扩大至包括国贫县在内的832个贫困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学校和
6、中央部属高校。专项计划共录取学生18.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近两年连续增长10%以上。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准聚焦贫困地 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先后组织实施了20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教育部财务司副巡视员刘玉光介绍,一个比较完整的资助体系现已形成。在学前教育方面,2011年起,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给予资助,中央财政对此给予奖补。2014年各级政府资助的幼儿达到382万人,资助力度达到51亿。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对寄宿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7、从2010年起,国家还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面约为在校学生总数的20%,2014年49.48万学生享受资助政策。【答案】教育惠民政策收效显著(“教育”,1分;“惠民政策”或“扶贫政策”1分;“收效显著”或类似的意思,1分。语句不通者酌情扣分)【解析】做压缩语段,首先要有整体意识。阅读时,应立足于全文,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找出整体的重点和要点。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要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分几层,层意是什么。概括层意,抓住叙述主体,概况。明确全文叙述的中心话题是“惠民政策”或者“扶贫政策”。文段叙述了政策的内
8、容,施行政策的成效。所以我们概况为:教育惠民政策收效显著。【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扩展、压缩语段【难度系数】36.在横线上填一句恰当的话,既符合语境又能揭示事件意义。(3分)盲人爵士钢琴家乔治谢林伫立在斑马线旁。路上车水马龙而行人寥寥。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哪位好心人领他到马路对面去。过了许久,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劳驾,我是位盲人,您能领我过马路吗?”乔治听罢,二话没说,挽住后者的胳膊大步跨上了斑马线。几十秒钟后,二人有惊无险地出现在马路另一侧。事后,当被问及彼时的感受时,乔治笑着解释道:“想起这件事,我依然激动不已。在此之前,我每次出行总离不开别人的照顾,独自横穿马路根本
9、不敢想象。我得感谢那位盲人朋友, 。”【答案】他无意中促使我实现了自我挑战(或自我超越)。(答出“自我挑战或自我超越”或类似意思,2分,语句通顺、衔接合理1分)【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分析整个语段,然后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即可。根据“在此之前,我每次出行总离不开别人的照顾,独自横穿马路根本不敢想象”,可以推断出这次过马路跟以前应该是不一样的,根据“我得感谢那位盲人朋友”,可以推断出下文应该写他表示感谢的原因或者说这次过马路与以前不一样的意义。【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语言表达【难度系数】37.下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请从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6分)【答案】(1)标识以中国
10、书法“冬”字为主体,将运动的人物形象、抽象的滑道与书法艺术相结合,人书一体,传达天人合一的思想;(2分)(2)“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右下方的数字而成为“2022”,生动自然;(1分)(3)“冬”字左下方的英文标识表明主要申办城市是北京,“冬”字正下方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1分)(4)标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将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2分)【解析】这里考查的是图文转换,:解答时要先仔细审读题干、仔细读图,通过审读题干“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北京”、“ 2002年”“冬奥会”;仔细读图可知,图中有书法艺术字“冬”、数字 “2002”,还拼音表
11、示“北京”,奥运会五环标志图案,结合题干,“评价它的创意”,考虑各自图案代表的寓意。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亮点顺势融为2022。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回答过程中思路要清晰,信息要全面,不能遗漏要点。【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图文转换【难度系数】3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共19分) 爱菊说 【元】戴良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谐,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
12、齿。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然独视菊如贤友朋。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见夫幽姿劝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艰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处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
13、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谓贤友朋也。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弃。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选自全元文卷一六三二)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 俯仰:应付,周旋B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C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D菊有贤友之象 象:形象,引申为特征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
14、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貌严而气刚 吾尝终日而思矣B鲜有当乎其意 吾其还也C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 足以极视听之娱 D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B 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C 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D 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
15、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B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反省自己。C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D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和渴求之心。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3分) (2)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4分) 【答案】8. C 9. C 10. B11.
16、A12(1)看见菊花早上被培土晚上盛开,不(与其他花)竞争,就想到(自己也要使)行为举止谦虚礼让,谦退可以没有过失,进用就会有所悔恨。12(2)哪里有像菊花一样贤能的、姓陶名潜的人,同我一起谈论先生的交友之道呢?【解析】8、“相错”应该与前面的“相磋”对应,解释为“砥砺”9、C项,“的” A项表并列,表修饰。B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还是”。D项介词,“把”;介词,“因为”10、文言断句首先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同时可以借助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进行判断,如本句中提到了“春、夏、秋、冬”,可以作为表示时间段断句的标志。其次找准动词,然后根据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划分句子。如:“盛开”,与之相对应
17、的主语是“寒英”, “披”,与之对应的是“鹤氅衣”等。排除即可得到答案。 11、“因此遭人嫌弃”错,原文是说骆先生以同这类人(世俗之人)成为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为耻辱。12、 文言文句翻译一般是按点给分,可以找出句中重点字词并做准确的翻译,一般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同时注意上下文,强调关注语境,在基本明确大意的前提下,正确运用方法翻译。(1)“让”:谦让;“退”: 谦退;“ 咎”:过失;“进”:进用。(2)“安”:哪里;“之”:我;“交际”:交友之道。【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难度系数】4文言文翻译: 鄞州有一位
18、超凡脱俗的读书人,叫骆以大先生,(他)相貌威严,气节刚正,举止严厉,言语率直,学识广博,见闻丰富。他特立独行,不与世俗之人应付周旋,(如果与他)一句话不投机,一件事情不和洽,他就会急切地盼望着离开,一辈子都不再(与世俗之人)同列。因此世间的读书人,很少有人能合乎他的心意,(而骆先生也)以同这类人成为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为耻辱。然而骆先生唯独把菊花视为好朋友。每年都会在他的小斋外面,成排成列地种上几百株菊花。春天锄草,夏天灌溉,秋天的时候就把菊花的枝干编起来,像屏风一样地排列着。当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菊花盛开了,他就披上鹤氅,戴上折角巾,拿着九节杖,漫步园中。看见菊花那隐而不露的姿态、刚劲不
19、阿的气质,迎风傲霜,就想到磨砺自己的节操,身处艰难困苦而不屈服;看见菊花开得纯净金黄毫无杂质,即便是长于泥土,就想到要保持纯正的本色,坚守自我,让君子(对自己)有所敬仰,让小人(对自己)有所畏惧;看见菊花早上被培土晚上盛开,不(与其它花)竞争,就想到(自己也要使)行为举止谦虚礼让,谦退可以没有过失,进用会有所悔恨;闻到菊花那甘甜的味道,芳馨的气息,看到菊花那高洁的品质,耿介的性情,就想到自己也要积蓄力量,来等待时机,生活在俗世之中洁身自好,不与平凡庸常之辈在这世上为伍。所有这几种品质,一旦自己有跟菊花不一样的,就因此徘徊于花前,或抬头观望,或低头沉思,又惭愧又自责,一定要达到物我两忘,彼此亲密
20、无间的境界,然后跟这些菊花相守在寂静的窗边,一起相伴到草木凋零的时节,就如和自己的朋友用道义相互切磋,用德行相互砥砺一样,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已经与菊花完全相通,自己也仿佛化身为菊花了。像这样,菊花啊,先生啊,真正成为贤友良朋了。菊花具有贤友良朋的特征,先生尚且这样喜爱它,更何况世间的贤能之士呢?所以,世上没有贤能之人就罢了,有就一定会被先生喜爱,就像喜爱这菊花一样。先生喜爱贤能之人的心意,难道真的与喜爱菊花的心意有什么不同吗?唉!菊花不能把自己当做贤能之士,只有先生认为它贤能;士人不能知道自己不贤能,只有先生能知道他不贤能。贤能之人我就爱它,不贤能的人我就远离他。唉!哪里有像菊花一样贤能的、姓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宁波市 中学 2016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