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第泻下药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理学第泻下药讲稿.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药理学第泻下药第一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与泻下药有关的概念一、与泻下药有关的概念泻下泻下药药胃肠积滞,实热胃肠积滞,实热内积,水饮内内积,水饮内停停第二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 常见疾病常见疾病1 1、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囊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囊尾炎、急性肠梗阻;2 2、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 炎、暴发性痢疾炎、暴发性痢疾;3 3、内科疾病: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内科疾病:肝硬化腹水、渗出性胸膜 炎、老人、幼儿及产后便秘等炎、老人、幼儿及产后便秘等。第三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
2、泻下作用泻下作用刺激性泻下刺激性泻下 化学性刺激:大黄、巴豆化学性刺激:大黄、巴豆 容积性刺激:芒硝容积性刺激:芒硝润滑性泻下润滑性泻下 火麻仁、蜂蜜火麻仁、蜂蜜二、共同的药理作用二、共同的药理作用第四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利尿利尿以峻下遂水为明显以峻下遂水为明显 抗菌抗菌抗炎抗炎 抗肿瘤抗肿瘤第五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一)肠管运动在体实验法(一)肠管运动在体实验法1、炭末排出时间测定法炭末排出时间测定法和排便频度实验和排便频度实验2、肠推进运动实验、肠推进运动实验 (1)小肠推进实验)小肠推进实验 (2)大肠推进实验)大肠推进实验 (3)酚红排空定量测定实验)酚红排空定量测定实验 3、在体肠道
3、平滑肌实验、在体肠道平滑肌实验 三、常用实验方法三、常用实验方法第六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二)肠管活动离体实验法(二)肠管活动离体实验法(三)泻下药致泻机理研究(三)泻下药致泻机理研究第七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大黄大黄一、一、概述概述功能与主治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主要成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痈肿疔疮咽肿、肠痈,痈肿疔疮 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瘀血经闭,跌打损伤1、蒽醌衍生物、蒽醌衍生物 结合型蒽苷(蒽醌苷,双蒽酮苷):泻下结合型蒽苷(蒽醌苷,双蒽酮苷
4、):泻下游离型蒽醌(大黄酸,大黄素):抗菌游离型蒽醌(大黄酸,大黄素):抗菌 2、大黄多糖、鞣质,没食子酸等、大黄多糖、鞣质,没食子酸等第八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 二、主要药理作用二、主要药理作用(一)、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一)、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泻下)泻下有效成份:结合型蒽苷、番泻苷有效成份:结合型蒽苷、番泻苷A作用最强作用最强作用特点:泻下作用与炮制有关作用特点:泻下作用与炮制有关 寒积便秘无效寒积便秘无效第九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泻下机制泻下机制结合型蒽苷结合型蒽苷小肠小肠大肠大肠口口服服 大大部部分分肝脏肝脏小部分小部分 苷元苷元转化
5、转化细菌水解细菌水解苷元苷元苷元刺激肠粘膜及肠壁肌层神经丛,促进肠蠕动泻下苷元刺激肠粘膜及肠壁肌层神经丛,促进肠蠕动泻下大黄酸抑制大黄酸抑制Na+-K+-ATP酶抑制水份吸收溶积增大泻下酶抑制水份吸收溶积增大泻下第十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2)保肝:)保肝:a.促进肝细胞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经细胞再生合成及肝经细胞再生b.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c.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3)利胆:)利胆:促进胆汁分泌、疏通胆管、促进胆囊收缩、松驰奥狄氏括约促进胆汁分泌、疏通胆管、促进胆囊收缩、松驰奥狄氏括约肌。肌。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四
6、页哦(3)保护胃粘膜保护胃粘膜 a.促进促进 PGE2合成合成 b.抑制胃酸抑制胃酸 分泌分泌 c.抑制幽门螺杆菌抑制幽门螺杆菌(4)抑制胰酶活性抑制胰酶活性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2 利尿、改善肾功能利尿、改善肾功能 )、利尿)、利尿 有效成份:大黄素、大黄酸。有效成份:大黄素、大黄酸。作用机制作用机制:抑制:抑制Na+-K+-ATP酶,酶,Na+重吸收重吸收 减少。减少。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用于尿毒症)、用于尿毒症(1)泻下作用)泻下作用对尿素原料对尿素原料Aa吸收减少;吸收减少;(2)Aa合成蛋白质合成蛋白质肝肾组织合成尿素肝肾组织合成尿素;(3)抑制肌蛋白分解,血中)抑制肌
7、蛋白分解,血中Aa浓度下降;浓度下降;(4)促进肌酐和尿素排出;)促进肌酐和尿素排出;(5)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抑制肾代偿性肥大、缓解高代谢状态。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3.抗病源微生物抗病源微生物 有效成分:有效成分: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以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强,它们对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以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强,它们对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 作用特点:为广谱抗菌药、常见致病菌有效。作用特点:为广谱抗菌药、常见致病菌有效。对流、乙肝、孤儿病毒等有效;对流、乙肝、孤儿病毒等有效;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涤虫,
8、血吸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涤虫,血吸 虫以及钩端螺旋体有效。虫以及钩端螺旋体有效。作用机制:制细胞内生物氧化酶系统,抑制作用机制:制细胞内生物氧化酶系统,抑制 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核酸、核蛋细菌的代谢抑制细菌核酸、核蛋 白合成;诱生干扰素。白合成;诱生干扰素。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4.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有效成分:儿茶素、没食子酸。有效成分:儿茶素、没食子酸。(1)止血)止血 作用机理:作用机理:1)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2)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量,)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量,缩短凝血时间;缩短凝血时间;3)降低抗凝血酶活性;)降低抗凝血酶活性;4)降低
9、纤溶酶活性,加速血液凝固;)降低纤溶酶活性,加速血液凝固;5)收缩受损局部血管。)收缩受损局部血管。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2)改变血液流变性)改变血液流变性1)大黄可升高血浆渗透压,组织水分向血管、)大黄可升高血浆渗透压,组织水分向血管、转移,血液稀释,血粘稠度降低,改善微转移,血液稀释,血粘稠度降低,改善微 循环障碍;循环障碍;2)服用大黄后可见全血粘度降低,)服用大黄后可见全血粘度降低,RBC压积降低。压积降低。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5 其他作用其他作用(1)抗肿瘤)抗肿瘤(2)降血脂)降血脂抗炎抗炎 对一般性炎症早、晚期均有效对一般性炎症早、晚期均有效1)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
10、)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PG合成;合成;2)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LT)的合成。)的合成。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现代应用 n1.便秘 n2.急腹症 n3.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n4.急性感染性消化道出血n5.上消化道出血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芒硝一、一、概述概述功能与主治功能与主治主要成份主要成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实热便秘,大使燥结,实热便秘,大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等症,积滞腹痛,肠痈肿痛等症,外治乳痈、痔疮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硫酸钠硫酸钠 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药理作用n1、泻下 n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口服后硫
11、酸钠水解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腔内水分吸收,致肠容积扩大,肠腔扩张,刺激肠壁引起肠蠕动增加而致泻。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2.利胆 n口服小剂量芒硝,可刺激小肠壶腹部,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胆道括约肌松弛,故能促进胆汁排出。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3.抗炎n抗炎作用 10%-25%硫酸钠外敷可加快淋巴循环,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而具有抗炎作用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现代 应用n1.便秘 n2.急性乳腺炎 用芒硝局部外敷。此外,芒硝外用还可回乳n3.胆绞痛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番泻叶番泻叶n番泻叶主要含有蒽醌衍生物及二蒽酮类衍生物
12、,约1.5%,主要成分为番泻苷A、B、C、D、E、F(Sennoside A、B、C、D、E、F),并含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等。n番泻叶味甘、苦、性寒。归大肠经。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效。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药理作用 n1、泻下作用 n本品含蒽醌衍生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更强,主要有效成分为番泻苷 A、B,作用机制同大黄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n2、抗菌作用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n3、止血作用n番泻叶口服可增加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缩短凝血时间、血浆
13、复钙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有助于止血。30%番泻叶水浸液,在胃镜直视下喷洒于胃黏膜出血病灶,能即刻止血。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现代 应用n1、便秘 n2、急性机械性肠梗阻 n3、腹水 n4、急性胰腺炎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芦芦 荟荟n芦荟主要含有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芦荟大黄素苷(Aloin,barbaloin)、芦基皂苷(Aloesaponarin)、芦荟苦素(Aloesin)、高塔尔芦荟素(Homona-taloin)等。此外尚含有多糖、维生素、矿物质等。第三十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n芦荟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肝热,通便之功效。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n1、泻下作用n芦荟的泻下作用主要是蒽醌衍生物的作用,尤其是芦荟大黄素的作用,因这些蒽醌苷在肠道中释放出大黄素,在肠腔内通过胆汁变成大黄素,刺激肠道,增强肠蠕动功能所致。但芦荟属于轻泻药,泻下作用比较温和 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n2、保肝作用n芦荟总苷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CCl4或疏代乙酰胺引起的ALT升高,其作用强度接近于联苯双酯。n3、免疫增强作用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现代 应用n1、便秘 n2、外科感染 n3、肝炎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四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