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冒顶片帮必讲课讲稿.ppt
《井巷冒顶片帮必讲课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巷冒顶片帮必讲课讲稿.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井巷冒顶片帮必讲课第一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井巷冒顶片帮事故属矿山事故中的顶板事故。它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采掘空间的围岩垮落事故。一、冒顶片帮事故原因分析一、冒顶片帮事故原因分析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采掘活动破坏了岩石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应力局部集中,超过了岩体的强度造成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原因,预防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必须分析岩体的应力状态,掌握地压活动的规律。第二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一)岩体的应力分析与地压现象(一)岩体的应力分析与地压现象1、岩体的应力分析、岩体的应力分析地下某一点
2、的岩石,均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承受上覆岩层的重量,即重力。重力的大小,与埋藏深度和上覆岩层的密度有关。另一种是现代地壳运动形成的构造应力,它表现为挤压、拉张和剪切三种状态,并造成不同的构造形迹,如褶皱、断裂等。在掘进巷道之前,地壳内任何一点的岩石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并在各个方向上处于静力平衡状态。这种在地壳内存在的自然应力状态叫做原岩应力状态。第三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在采掘之后,岩体中出现了空间井巷、峒室和采场。根据材料力学的实验研究,物体内部的缺陷所在,会引起局部的应力集中。岩体内部的采掘空间就是物体内部的缺陷,是应力急剧增加的地区。这种采掘空间的出现,破坏了原岩体的应力平衡状态,使采掘空
3、间周围岩体内各点的应力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一般把因开井巷而产生的应力变化大于!的范围称为“采动影响范围”。该范围一般为井巷或采场最大线尺寸的*倍,并习惯将此范围内的岩体称为“围岩”,而将该范围以外的岩体仍称为原岩。采掘空间使得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第四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物体受应力作用后则发生变形,它可以是形状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积的改变,或两者都发生改变。岩石的变形与其它物体一样,一般都经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弯曲)和脆性变形(破裂)三个阶段。在巷道围岩中,当应力集中达到一定值,且应力作用时间也足够长时,围岩便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弹性变形、弯曲或破裂。为了阻止围岩发生过大的变形或破坏,巷道大多需要
4、采取各种方法进行维护,如架设支架、加固围岩等。如果支架选型不当或强度不够,支架也可能遭受破坏。我们把井巷围岩和支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统称为地压现象。第五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2、地压的含义、地压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地压,是指原岩作用于围岩外部单位面积上的力。事实上,原岩与围岩是连为一体的,它们之间的力,是物体内部的力,即应力,而非压力。这里只是把围岩假想为脱离于原岩的一种物体,相当于一种地下结构物。这样,原岩相对于围岩来说则成为外部,于是原岩作用于围岩外部单位面积上的力就可以由“应力”改为“压力”。这种岩体压力就是地压。在实际应用中,对地压概念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广义地理解,地压就是岩体中存在的力,
5、这种力由围岩(天然形成的地下结构物)与支架(人工构筑的地下结构物)两者共同来承担。而采矿工作者习惯上把围岩位移和冒落岩块作用在支架上的压力称为地压,实际上这种破坏性压力只是全部地压的一小部分,因此这种概念是不确切的。第六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为了区别起见,将岩体内部原岩作用于围岩上的压力称为广义地压,而将围岩位移与冒落岩块作用在支架的压力称为狭义地压。当采掘空间内不采取任何人工结构物时,地压全部由围岩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地压与广义地压概念是一致的。在采用支架的情况下,地压则可分为广义地压和狭义地压两部分。应当说明,采矿工作者为了方便起见,在谈到作用在支架上的压力时,常习惯沿用“地压”这一名词,
6、而将“狭义”两字省略。第七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3、地压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地压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地压现象是复杂的。脆性岩石的围岩,如花岗岩、石英砂岩和片麻岩,其地压现象表现为巷道冒顶、片帮等围岩破坏现象。塑性较强的围岩,如风化壳、松散沉积物、粘土岩和蛇纹岩等,其地压现象表现为围岩向巷道空间产生很大的变形和移动,表现为巷道顶板下沉、片帮或底板鼓胀等。此外,不同的工程性质也往往引起不同的地压现象。如竖井工程中出现井壁破裂、井筒涌砂、岩帮片落;采掘后因采空区未处理,引起岩层移动、地表沉陷和巷道错断下沉等。地压现象还与巷道的形状关系密切。巷道断面形状不同,抵抗应力对巷道破坏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巷道断面
7、为椭圆形时最稳定,为正方形时最易受破坏。第八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二)岩石强度与岩体强度(二)岩石强度与岩体强度地压现象是围岩内部应力和围岩强度矛盾斗争的表现。当围岩应力小于围岩强度时,围岩稳定;一旦围岩应力超过其强度,则围岩开始破坏,同时显现出各种地压现象。因此,岩体强度是影响冒顶片帮事故的另一重要因素。岩体在成岩时及成岩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即结构面,如断层、节理、层理、片理、破碎带等;此外,尚有沉积作用生成的弱夹层,如粘土岩层、煤层等。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岩体强度,故称为“弱面”(软弱结构面)。第九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自然赋存的岩体,有时表现为散状体,
8、有时表现为破裂状或整体状。因此形成了由松散体、弱面体到连续体的一个系列。这一系列的两端,一种是岩体内弱面充分发育,将岩体切割成各种大小、形状的岩块,可以看作松散体;另一种是岩体内弱面很少,可以看作为均质连续体,则岩体强度由岩石本身强度决定。这一系列的中间类型,则处于上述两种状态之间,岩石强度与岩体强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岩石强度、岩石强度岩石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外力所引起的各种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岩石强度可用三个主要指标来表示:第十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1)抗压强度。指在单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用岩石破坏时的极限压应力R表示。抗压强度(R)=岩石开始破坏时的载荷(G)/岩石受压面积
9、(F)岩石抗压强度越大,说明岩石越坚硬,越不容易破碎。一般未风化的岩浆岩、变质岩、胶结好的石英砂岩,抗压强度大,为1000-3500/2。软弱岩石,如凝灰岩、泥岩、泥灰岩等,抗压强度小,为100-160/2。(2)抗拉强度。指在单向拉力作用下,岩石抗拉断的能力,以岩石拉断时拉断面上的极限拉应力表示。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岩石抗拉强度(H)=岩石开始破坏时的拉伸载荷(P)/拉伸面的面积(A)岩石的抗拉伸能力最差,一般数值在数十千克每平方厘米以下。软弱岩石或风化岩抗拉强度只有4/2左右。同一岩石的抗压强度可大于抗拉强度10-100倍。(3)抗剪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抗剪切强度的大小
10、与岩石的粘聚力与内摩擦角有关。同一种岩石,其抗剪强度数值介于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一般是抗压强度的1/101/3。既然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均小于岩石的抗压强度。那么岩石和岩体在受压状态下的破坏形式,就必然不是被拉断,就是被剪破。这一点已被实验和生产实践所证明。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2岩体强度岩体强度岩体由于弱面的存在和发育,连续性和均质性均遭到破坏。弱面本身的各种强度都很低,它的内聚力为n10-1/2,,抗拉强度极小,甚至接近于零。因此,岩体强度必然很低。同时,由于岩体中弱面的产状不同,又使岩体强度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当力的加载方向与弱面成不同交角时,岩体强度指标有明显的差异。譬如,层
11、理发育的沉积岩,在拉力的作用下,平行层理时的抗拉强度要大于垂直层理时的抗拉强度。在压力作用下的抗压强度和在扭力作用下的抗剪强度则与上述规律相反。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岩体中同一方向的弱面称为一组弱面。当岩体中弱面组数超过三组时,岩体的强度主要与弱面强度有关,可直接用弱面强度指标来判断岩体的稳定性。因此,岩体强度与岩石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岩体为均质连续体时,岩石强度与岩体强度一致;当岩体为松散体时,岩体强度则取决于弱面发育的情况(组数与密度)和弱面的力学性质。(三)影响冒顶片帮事故的地质因素(三)影响冒顶片帮事故的地质因素1.岩性岩性根据岩石的抗压强度大小,可将各种不同岩性的岩石划分为四
12、等:很坚硬的抗压强度R600/2,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中等坚硬的抗压强度R=300-600/2,较软弱的抗压强度R=100-300/2,很软弱的抗压强度R100/2,一般地讲,未经风化和构造破碎的岩浆岩、变质岩属坚硬岩石,沉积岩中的厚层石灰岩、白云岩及胶结良好的砂岩、砾岩也属坚硬岩石。坚硬岩石组成的均质连续体,当巷道埋深不超过300m,跨度不超过10m,时,围岩是稳定的。不易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粘土页岩、泥岩、炭质页岩、石膏、煤等属软弱岩石,未胶结的砂、砾、风化壳和坡积物等属很软弱的岩石,冒顶片帮事故多易发生于这些岩段。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2.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岩体暴露地表,经长期风化
13、作用,形成深度不等的风化壳,其厚度在0200m,范围内。地下开采巷道必须穿越风化壳,风化壳的岩体稳定性极差。地下采掘空间围岩暴露后,遭受风化作用,强度降低;随着风化程度的加深,围岩的不稳定程度加大。某些软弱岩石的风化速度很快。数日或数月内就风化碎裂的岩石有:粘土岩和成岩不好的凝灰岩,易遇水膨胀软化;粘土质或碳质胶结的砂砾岩,因胶结物易风化,岩石松散;含易溶性盐类的岩石,因盐类矿物的溶解而使岩石分解;此外,岩石的构造碎裂作用,大大加快了岩石的风化速度。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3.地下水地下水地下水的存在,加大了岩石的风化速度,并降低了岩体中结构面的强度,使围岩的不稳定程度加大。地下水对粘土类岩
14、石和松散堆积物的浸润作用,使岩石颗粒间的粘着力降低,岩体膨胀,自重增加,使岩体发生蠕动和滑动。此外,地下水沿结构面流动,冲刷其中的充填物,使结构面两侧岩石的接合力降低。总之,地下水作用的结果,使岩体稳定性降低。许多矿山的地压活动、岩体移动和围岩坍塌多发生在雨季或稍后,尤其是露天采场,此时岩体的稳定性降到最低点,因而暴雨会触发岩体失稳事故。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4.软弱结构面软弱结构面在采矿生产过程中,无数的事实证明,无论是露天矿的滑坡,还是地下开采矿山的岩体的移动以及巷道、采场的冒顶、片帮等,都是沿着岩体中存在的各种结构面发生的。这是因为结构面上的内聚力及抗摩擦阻力均小于岩体强度之故。在由
15、坚硬岩石组成的岩体中,这一现象尤为突出。结构面对岩体稳定的影响,不仅在于结构面本身的特征(如结构面的软弱程度、分布与延伸和透水性等),更主要在于结构面间的相互组合。实践表明,单个结构面不一定对岩体稳定构成威胁,只有几组结构面组合起来,使岩体出现分离才是危险的。分离体的出现,是坚硬块状岩体内井巷、采场不稳定的先决条件。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五页哦分离体是由三组或三组以上的结构面切割岩体而形成的。结构面发育的密度确定了这些岩块的大小。结构面稀疏,单个分离体大于井巷、采场的尺寸,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冒顶与片帮事故;当结构面密集,所切割的分离体尺寸小于井巷、采场的尺寸时,就提供了围岩不稳定的先决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冒顶 片帮必 讲课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