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PPT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PPT讲稿.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第1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1有关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不是在这有关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不是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才出现的。次课程改革中才出现的。上世纪上世纪8080年代时,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删除年代时,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删除了了 指数和对数指数和对数,许多高中老师都先给学生,许多高中老师都先给学生补上初中教材删减的有关知识,然后再教新补上初中教材删减的有关知识,然后再教新课。课。初中课改前的初中课改前的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删删除了除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正、余弦定理正、余弦定理”等内容,降低了等内容,降低了“二次函数二次
2、函数”等知识的难等知识的难度,给当时高中的代数、立体几何、平面三度,给当时高中的代数、立体几何、平面三角教学带来障碍。角教学带来障碍。第2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高中老师要面对现实,认真学高中老师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两本习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两本数学课程标准,分析参加课数学课程标准,分析参加课改的初中学生有何特点,要做哪改的初中学生有何特点,要做哪些补缺补漏工作,如何调整自己些补缺补漏工作,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才能较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才能较好地解决义教课改实验后的初、好地解决义教课改实验后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第
3、3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二初中课改毕业生数初中课改毕业生数学能力特点学能力特点第4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1、优点:优点:(1)应用能力较强。(2)空间观念较强。(3)几何变换能力较强。(4)统计观念较强。(5)合情推理能力较强。第5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缺点:缺点:(1 1)运算能力较差。)运算能力较差。(2 2)演绎推理能力较差)演绎推理能力较差。第6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三、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三、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脱节的内容识衔接脱节的内容第7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三三、课课改改后后初初、高高中中
4、数数学学知知识衔接脱节的内容识衔接脱节的内容1、数与代数方面、数与代数方面2、空间与图形方面、空间与图形方面 第8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四、课改后初、高中教学方四、课改后初、高中教学方式的衔接及对策式的衔接及对策第9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四四、课课改改后后初初、高高中中教教学学方方式式的衔接及对策的衔接及对策1 1、课改前后初中课堂教学模式、课改前后初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的改变2 2、初、高中数学教材教学的、初、高中数学教材教学的对比对比3 3、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第10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方五、课改
5、后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及对策式的衔接及对策第11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及对策方式的衔接及对策(1 1)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个性较)有较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个性较张扬,上课主动思考,提问题较多;张扬,上课主动思考,提问题较多;(2 2)自主性较强,理解、应用能力较强;)自主性较强,理解、应用能力较强;(3 3)接受新知识较快,自学能力较强,等等。)接受新知识较快,自学能力较强,等等。1、课改区学生学习方式具备的某些优点:、课改区学生学习方式具备的某些优点:第12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五、课改后初、
6、高中学习方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及对策式的衔接及对策(1 1)知识逻辑性与思维严密性欠佳;)知识逻辑性与思维严密性欠佳;(2 2)解题书写格式不很规范。)解题书写格式不很规范。2 2、课改区学生学习方式具备的某些缺点:、课改区学生学习方式具备的某些缺点:在高中课改教学中,应保护并延续学生们上述在高中课改教学中,应保护并延续学生们上述好的学习方式,克服某些不良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式,克服某些不良学习习惯。第13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方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及对策式的衔接及对策(1 1 1 1)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勤学好问、上)应
7、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勤学好问、上)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勤学好问、上)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认真作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独立完成课专心听讲、认真作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独立完成课专心听讲、认真作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独立完成课专心听讲、认真作好笔记、及时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等等。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等等。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等等。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等等。(2 2)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观察与)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观察与)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观察与)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观察与思考、怎
8、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等等。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等等。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等等。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等等。3、两点建议:、两点建议:第14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五、课改后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及对策方式的衔接及对策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记
9、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问题讨论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问题讨论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问题讨论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习习习习听课听课听课听课复习(练习)复习(练习)总结归纳法等都是总结归纳法等都是总结归纳法等都是总结归
10、纳法等都是较好的学习方法。应教会学生将学与问、学与练、学较好的学习方法。应教会学生将学与问、学与练、学较好的学习方法。应教会学生将学与问、学与练、学较好的学习方法。应教会学生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第15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六某校高中教师所做的六某校高中教师所做的“课改课改区与非课改区两种学生进入高区与非课改区两种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比较中数学学习的比较”的课题研的课题研究报告究报告 第16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1 1、课改区与非课改区两种学生(各编成、课改区
11、与非课改区两种学生(各编成3 3个个教学班)在高一年上学期的期中、期末考教学班)在高一年上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卷面满分为试成绩统计表(卷面满分为150150分):分):第17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 2、由成绩统计表反馈出的信息:由成绩统计表反馈出的信息:虽然课改区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均比非课虽然课改区学生的平均分、优秀率均比非课改区学生低,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只要对他们改区学生低,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只要对他们适时补授在初中没有学习而高中急需的某些知适时补授在初中没有学习而高中急需的某些知识内容,保护并延续他们好的学习方式,培养识内容,保护并延续他们好的学习方式,培养
12、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他们的学习斗志,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他们的学习斗志,这种差距是会逐步缩小的。表中课改区学生的这种差距是会逐步缩小的。表中课改区学生的成绩已呈上升趋势,在期末考试时,他们的及成绩已呈上升趋势,在期末考试时,他们的及格率反而比非课改区学生高。格率反而比非课改区学生高。第18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七结束语七结束语 课改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课改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需要引起初、高中课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需要引起初、高中课标和新教材编写组专家,教育教研人员,标和新教材编写组专家,教育教研人员,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3、。学校领导,一线教师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只要大家通力协作,认真研究解决,就能只要大家通力协作,认真研究解决,就能减少损失,确保初、高中数学课改顺利进减少损失,确保初、高中数学课改顺利进行。行。第19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第20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根椐义务教育根椐义务教育数学课标数学课标要求,教师结合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建立模建立模型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有的过程来进行有效教学。效教学。对方程、函数等方面的应用都比非课改的旧对方程、函数等方面的应用都比非课改的旧大纲、旧教材有所加强。大纲、旧
14、教材有所加强。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在旧大纲不作要求,而在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在旧大纲不作要求,而在新教材中却是强调的内容。新教材中却是强调的内容。(1)应用能力较强。返回返回第21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新课标把新课标把“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要学习内容。增加了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增加了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在方俯视图)、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等
15、知识。位置等知识。(2)空间观念加强 返回返回第22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新新教教材材增增加加了了平平移移、旋旋转转、位位似似等等内内容容,这这对以后高中向量等方面的学习是很有利的。对以后高中向量等方面的学习是很有利的。(3)几何变换能力加强 返回返回第23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旧教材中只在初中三年级才学习一单元题为旧教材中只在初中三年级才学习一单元题为“统计初步统计初步”的知识,而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的知识,而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在小学到初中的三个学段中都把标在小学到初中的三个学段中都把“统计与统计与概率概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初中新教
16、材所要求的统计概率内容与以前旧初中新教材所要求的统计概率内容与以前旧教材相比大为增多,学生通过看统计图表与教材相比大为增多,学生通过看统计图表与有关资料获取信息、用列举法(包括列表、有关资料获取信息、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等能力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等能力大为加强。大为加强。(4)统计观念加强。返回返回第24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新新课课标标强强调调“能能通通过过观观察察、实实验验、归归纳纳、类类比比等等获获得得数数学学猜猜想想,并并进进一一步步寻寻求求证证据据、给给出出证证明明或或举举出出反反例例”。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较为发展。学生的合
17、情推理能力较为发展。(5)合情推理能力加强。返回返回第25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由于不能合理使用计算器,许多学由于不能合理使用计算器,许多学生连最简单的计算都要借助计算器解生连最简单的计算都要借助计算器解决,心算、口算能力不强,计算的准决,心算、口算能力不强,计算的准确率相比课改前的学生低。确率相比课改前的学生低。由于平时教学注意不够,许多学生的由于平时教学注意不够,许多学生的基本数、式运算(例如恒等变形)能基本数、式运算(例如恒等变形)能力也较为薄弱。力也较为薄弱。(1)运算能力较差。返回返回第26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由由于于新新课课标标弱弱化化几几何何证证
18、明明,降降低低演演绎绎推推理理难难度度,圆圆与与三三角角形形相相似似等等相相关关知知识识的的演演绎绎证证明明不不作作要要求求,许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许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2)演绎推理能力较差。返回返回第27页,共37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三、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脱节的内容三、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脱节的内容1、数与代数方面、数与代数方面(1 1)有理数混合运算强调)有理数混合运算强调“以三步为主以三步为主”。(2 2)乘法公式只要求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乘法公式只要求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3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教学 衔接 问题 PPT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