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三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讲稿.ppt





《公共营养师三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三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讲稿.ppt(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营养师三级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第一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 其根本目的是评价机体膳食营养状况l l体格测量的标准化l l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l l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知识要求第二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一、体格测量的标准化l l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l l标准,指某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l l标准化,指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即标准)的活动过程。l l标准化目的,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知识要求第三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体格测量工作的标准化l l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真值l l精确度,
2、指以最小的差异重复测定一个个体的能力l l准确度,指测定值和“真值”相同的程度l l真值,即真实值,最能反映被测个体体格的值。l l实际使用中,常将最有经验的调查员所测得的数值实际使用中,常将最有经验的调查员所测得的数值或多人多次测定的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作为近似的或多人多次测定的同一个体的平均数值作为近似的真值。真值。知识要求质控人员负责抽查复核各种指标第四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体格测量的标准化l l工作准备l l体格测量的工具,包括体重计、身高测量仪等l l标准化表格l l笔l l记录用表能力要求第五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工作程序l l准备l l填表l l每名调查员每名调查员2 2张记录表
3、(见表张记录表(见表2-12-1,表,表2-22-2)l l调查对象如果用编号的话,应一致、统一调查对象如果用编号的话,应一致、统一l l测量l l测定测定2 2次,分别填入记录表内次,分别填入记录表内l l注意,注意,2 2次测量不能连续进行次测量不能连续进行能力要求第六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表表2-1 2-1 标准化第一次测定表标准化第一次测定表调查员:调查员:日期:日期:年年 月月 日日第第1 1次测定次测定被测人员编号被测人员编号身高(长)(身高(长)(cmcm)体重(体重(kgkg)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备注备注能力要求第七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表
4、表2-2 2-2 标准化第二次测定表标准化第二次测定表调查员:调查员:日期:日期:年年 月月 日日第第2 2次测定次测定被测人员编号被测人员编号身高(长)(身高(长)(cmcm)体重(体重(kgkg)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备注备注能力要求第八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l l监督员将测定值记录到表监督员将测定值记录到表2-32-3l l若测定项目较多,则一个测定项目一张表若测定项目较多,则一个测定项目一张表l l计算精确度指标计算精确度指标l l2 2次测定差值次测定差值次测定差值次测定差值,并将出现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并将出现
5、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测定人数的分数记录在合计栏测定人数的分数记录在合计栏l l2 2次测定差值平方次测定差值平方次测定差值平方次测定差值平方,平方和记录在合计栏,平方和记录在合计栏l l计算计算2 2次测定结果次测定结果相加值相加值相加值相加值l l数据计算l l调查员和监督员用自己数据依上述步骤重复计算调查员和监督员用自己数据依上述步骤重复计算能力要求第九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表表2-3 2-3 监督员标准化表监督员标准化表被测者被测者编号编号第一次第一次测定测定(1 1)第二次第二次测定测定(2 2)精确度精确度(1)+(2)(1)+(2)(5)(5)监督员监督员(1)+(2)(1)
6、+(2)(6)(6)准确度准确度(1)-(2)(1)-(2)(3 3)(1)-(2)(1)-(2)2 2(4)(4)(5)-(6)(5)-(6)(7)(7)(5)-(6)(5)-(6)2 2(8)(8)1 182.882.882.282.2+0.6+0.60.360.36165.0165.02 283.883.884.684.6-0.8-0.80.640.64168.4168.43 386.086.085.685.6+0.4+0.40.160.16171.6171.64 486.286.286.086.0+0.2+0.20.040.04172.2172.25 582.082.082.082.0
7、0 00 0164.0164.06 685.685.685.485.4+0.2+0.20.040.04171.0171.07 782.382.382.482.4-0.1-0.10.010.01164.7164.78 887.687.687.687.60 00 0175.2175.29 980.180.180.680.6-0.5-0.50.250.25160.7160.7101085.385.386.586.5-1.2-1.21.441.44171.8171.8合计合计+4/8+4/82.942.94A=2.942=5.88 B=2.943=8.82能力要求第十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比较(见
8、表2-4)l l将监督员的第(将监督员的第(5 5)列值填入表)列值填入表2-42-4第(第(6 6)列)列l l将第(将第(5 5)列值减去第()列值减去第(6 6)列值,结果填入第()列值,结果填入第(7 7)列,并将出现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测定人列,并将出现最多的正号或负号的个数占全部测定人数的分数记录在第(数的分数记录在第(7 7)列合计栏)列合计栏l l将第(将第(7 7)列的平方值填入第()列的平方值填入第(8 8)列,其平方和填入)列,其平方和填入第(第(8 8)列合计栏中)列合计栏中能力要求第十一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表表2-4 2-4 调查员调查员A A标准化表标准化表
9、被测者被测者编号编号第一次第一次测定测定(1 1)第二次第二次测定测定(2 2)精确度精确度(1)+(2)(1)+(2)(5)(5)监督员监督员(1)+(2)(1)+(2)(6)(6)准确度准确度(1)-(2)(1)-(2)(3 3)(1)-(2)(1)-(2)2 2(4)(4)(5)-(6)(5)-(6)(7)(7)(5)-(6)(5)-(6)2 2(8)(8)1 184.284.283.783.7+0.5+0.50.250.25167.9167.9165.0165.0+2.9+2.98.418.412 286.186.185.485.4+0.7+0.70.490.49171.5171.51
10、68.4168.4+3.1+3.19.619.613 386.286.285.885.8+0.4+0.40.160.16172.0172.0171.6171.6+0.4+0.40.160.164 487.587.586.586.5+1.0+1.01.001.00174.0174.0172.2172.2+1.8+1.83.243.245 582.682.682.782.7-0.1-0.10.010.01165.3165.3164.0164.0+1.3+1.31.691.696 686.486.486.086.0+0.4+0.40.160.16172.4172.4171.0171.0+1.4+1.
11、41.961.967 782.082.083.583.5-1.5-1.52.252.25165.5165.5164.7164.7+0.8+0.80.640.648 888.488.488.288.2+0.2+0.20.040.04176.6176.6175.2175.2+1.4+1.41.961.969 982.082.081.581.5+0.5+0.50.250.25163.5163.5160.7160.7+2.8+2.87.847.84101086.686.687.087.0-0.4-0.40.160.16173.6173.6171.8171.8+1.8+1.83.243.24合计合计+7
12、/10+7/104.774.77+10/10+10/1038.7538.75A=5.88 B=8.82能力要求第十二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评价l l监督员的第(监督员的第(4 4)列总和应最小,或小于大部分调查)列总和应最小,或小于大部分调查员的第(员的第(4 4)列总和,否则另换调查员)列总和,否则另换调查员l l将表将表2-32-3第(第(4 4)列总和乘)列总和乘2 2得到得到A A值(值(5.885.88),乘),乘3 3得到得到B B值(值(8.828.82)l l调查员第(调查员第(4 4)列值最小,其精密度好,可胜任)列值最小,其精密度好,可胜任l l第(第(4 4)列值应小
13、于)列值应小于A A值,否则说明值,否则说明精确度精确度精确度精确度不够,同不够,同时伴有时伴有第(第(3 3)列分数很大(大于等于)列分数很大(大于等于9/109/10),说明,说明偏差发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定之间偏差发生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定之间能力要求第十三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第(第(8 8)列值应小于)列值应小于B B值,否则说明值,否则说明准确度准确度准确度准确度不够,若不够,若伴有伴有第(第(7 7)列分数大于或等于)列分数大于或等于9/109/10,说明此调查员,说明此调查员在某些程序上总是犯同样错误在某些程序上总是犯同样错误l l第(第(8 8)列总计值一般大于第()列总计
14、值一般大于第(4 4)列总计值,否则)列总计值,否则说明测定的精确度或准确度不好或计算过程有误说明测定的精确度或准确度不好或计算过程有误l l调查员调查员A A测定结果说明其精密度好,但准确度差测定结果说明其精密度好,但准确度差l l标准化的使用能力要求第十四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二、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l l卧式标准量床或量板的使用l l适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l l测量方法l l头部顶着一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或头部顶着一端头板,移动滑动板与婴幼儿的臀部或脚跟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上脚跟紧贴住,从滑动板与围板接触处读取刻度尺上读数,即分别为婴
15、幼儿的顶读数,即分别为婴幼儿的顶-臀长和身长臀长和身长知识要求第十五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体重测量的方法及意义l l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测量(纵向指标)使用器材:l l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卧式量板(或量床),卧式量板由一长120cm120cm的地的地板以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构成,另一端可以板以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构成,另一端可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l l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两尺,其刻度可读至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两
16、尺,其刻度可读至0.1cm0.1cm知识要求第十六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横向指标)l l头围头围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表示头颅的围长,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周的长度,表示头颅的围长,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l l胸围胸围从两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一从两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一周的长度。周的长度。l l测量工具:软尺测量工具:软尺l l头头-胸交叉时间胸交叉时间l l出生时,头围比胸围大出生时,头围比胸围大1 12cm2cm,1 1岁左右,头围与胸围大岁左右,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致相等,1 1岁以后,
17、胸围则大于头围岁以后,胸围则大于头围l l根据头根据头-胸交叉时间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营养状况良好,胸交叉时间判断小儿营养状况。营养状况良好,则时间提前;营养不良,则时间推迟则时间提前;营养不良,则时间推迟知识要求第十七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婴幼儿体重测量l l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之和,主要反映构成体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之和,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情况。l l测量工具:专门的婴幼儿体重磅秤测量工具:专门的婴幼儿体重磅秤l l若没有,可用成人体重计,测量时采用若没有,可用成人体重计,测量时采用减差法减
18、差法l l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的误差,故体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的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知识要求第十八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婴幼儿头围、胸围、身长、顶-臀长和体重的测量l l工作准备l l软尺l l用用2m2m长的钢尺检查,相差不能超过长的钢尺检查,相差不能超过0.5cm0.5cml l标准量床l l用钢尺检查刻度,用钢尺检查刻度,10.0cm10.0cm,误差不大于,误差不大于0.1cm0.1cml l婴幼儿专门体重磅秤或成人体重计l l误差不得超过误差不得超过0.1%0.1%能力要求第十九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工作
19、程序工作程序l l头围的测量头围的测量l l对三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对三岁以下儿童测量头围l l头围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头围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0.1cm0.1cml l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使用仪器:无伸缩材料制成的卷尺,刻度需读至0.1cm0.1cm能力要求第二十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头围测量方法头围测量方法头围测量方法头围测量方法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测量者立于被测者的前方或右方,用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枕骨粗隆最高处回到零点,读到读到
20、0.1cm0.1cm。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下分开下分开能力要求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胸围测定胸围测定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平静呼吸然下垂,平静呼吸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的面前和背后共同进行胸围测量。将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的面前和背后共同进行胸围测量。将卷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男生及未发育女卷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向胸前围绕一周。男生及未发育女生,
21、卷尺下缘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卷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生,卷尺下缘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卷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齐平肋骨齐平卷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卷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以对皮肤不产生明显压迫为度度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卷尺上与应在受试者吸气尚未开始时读取数值,卷尺上与0 0点相交的数点相交的数值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值为胸围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0.1cm)能力要求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进行测量,两名测试人员应
22、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好找背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好找背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纠正。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纠正。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程的一致性,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卷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程的一致性,以求减少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以求减少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1cm1cm肩胛下角若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肩胛下角若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量姿势。第二十三页,讲
23、稿共七十四页哦l l身长和顶身长和顶-臀长的测定臀长的测定*身长测量方法身长测量方法将量板放在平坦的地面或桌面将量板放在平坦的地面或桌面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上线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此时小儿面向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此时小儿面向上,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两耳在同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线与量板垂直测量者位于小儿的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测量者位于小儿的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
24、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于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之小数点板,使之紧贴于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之小数点后一位(后一位(0.1cm0.1cm)能力要求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体重测定体重测定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 0点至刻度尺成水点至刻度尺成水平位平位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称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称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砝码之刻度尺平衡移动砝码之刻度尺平衡读数以读数以kgkg为单位,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填
25、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填入方格内。测试误差不超过0.1kg0.1kg。若婴儿哭闹厉害,无法配和完成,可用减差法若婴儿哭闹厉害,无法配和完成,可用减差法能力要求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三、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l l上臂的解剖学结构l l上臂是指人上肢从肩关节到肘关节这一段l l肩峰l l鹰嘴l l肱二头肌l l肱三头肌知识要求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七十四页哦l l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l l上臂围可以反映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l l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l l推算全身脂肪含量 人体密度人体密度 D=c-mD=c-m(loglog皮褶厚度值)皮褶厚度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营养师 三级 第二 人体 营养 状况 测定 评价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