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讲稿.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学习目标:1.熟悉肾的位置和形态,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单位组成及各部的结构特点。2.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熟悉尿量的正常值,了解尿的浓缩与稀释、尿生成的调节。4.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形态结构。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对维持机体水平衡和酸碱平衡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水的代谢产物。第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一节 肾的构造一、位置与形态 形态:蚕豆形,腹腔后上部。二端: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二面:前
2、面隆凸,后面平坦。二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凹陷,中份有肾门,有进出肾的血管和肾盂。肾窦:肾门向肾实质凹陷,内有肾盏、肾盂。第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七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位置成年人的肾位于11胸椎到第3腰椎的高度,左右各一,右肾较左肾稍低。第八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构造皮质:细粒状,红褐色,伸入髓质的部分为肾柱。髓质:呈锥体形,有1520个,锥体的尖端为肾乳头,有乳头管的开口于肾小盏(78个),每23个肾小盏汇合为肾大盏,最后形成肾盂,移行为输尿管。第九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二、肾的结构特征及其血液循环第十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六
3、页哦(一)肾单位 1、肾小体概述:呈球形,d:200um,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血管球: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A发出35条分支再分支相互吻合形成,最后形成出球小A。肾小囊:杯状凹陷,分脏层和壁层,两层之间为肾小囊囊腔。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脏层为足C,包在毛细血管球的外面,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肾小管(1)近端小管:肾小管最粗最长的一段,分直部和曲部。曲部与肾小囊外层相连,盘曲在肾小体周围。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构成。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细段:单扁上皮围成,管壁薄,利于水和离子交换。它与近端小管直部、远端小管直部形成髓袢。(3)远端小管:分直部和曲部。与尿的浓缩有关,
4、并受激素控制。曲部结构与直部相似,但不如直部发达。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二)集合管可分为弓状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集合管的管径较粗,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有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并有浓缩尿的功能。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三)皮质肾单位与髓旁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分布在肾皮质外层和中层,髓袢很短,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第二次分成毛细血管,几乎全部分布在皮质部分的肾小管周围。髓旁肾单位分布在靠近髓质的皮质内层,其髓袢很长,深入到内髓皮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口径无明显差异。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分成两种小血管:一种是形成毛细血管网,一种是分成许多细长的”U“形直小血管。第十七页,讲稿共
5、四十六页哦(四)肾小球旁器球旁复合体1、球旁细胞:在入球小动脉接近肾小球的一小段上,血管壁的一些平滑肌细胞特化成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含分泌颗粒,能合成、储存、释放肾素。2、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的起始部,上皮细胞变窄变高变密,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能感受滤液中Na+的浓度,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3、球外系膜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致密斑之间的三角地带内的一群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1、直接发自腹主A,血流量大,压力高,血流量1200ml/分。2、入球小A粗短、出球小A细长,进多出少,有利于原尿的形成。3、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尿的
6、形成。4、在肾的髓质形成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与尿的浓缩有关。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第二节 尿的生成尿生成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尿的化学成分与理化特性尿量:正常人尿量为1.02.0 L/d,平均为1.5 L/d。每天尿量在0.10.5L,则为少尿,少于0.1L,则为无尿;每天的尿量长期多于2.5L,则为多尿。1、尿的化学成分95%97%是水,3%3.5%是溶质,Cl-、K+、Na+较多,硫酸盐和磷酸盐次之,尿素等较少。2、尿的理化特性pH在5.07.0之间,摄入蛋白类食
7、物较多时,尿液呈酸性,摄入蔬菜,水果等食物较多时多呈碱性。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成分血浆 原尿 终尿终尿中浓缩倍数水9009809601.1蛋白质80微量0_葡萄糖110_Na+3.33.33.51.1K+0.20.21.57.5Cl-3.73.761.6碳酸根1.51.50.040.05磷酸根0.030.031.240尿素0.30.32067尿酸 0.020.020.525肌酐0.010.011.5150氨 0.0010.0010.4400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血尿屏障):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球时,血液中小分子物质到达肾小囊囊腔形成原
8、尿所通过的结构。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基膜层、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层组成。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及其所带的电荷。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2、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有效滤过压为正值,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成分除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均能透过滤过膜而成为肾小球滤液(原尿)。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重吸收: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分泌:是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肾小管腔内。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六页哦1、肾小管与集合管的 重吸收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解剖 生理学 第十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