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 (2).ppt
《抗病毒药物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病毒药物 (2).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抗病毒药物(2)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2页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2页一、病毒感染和抗病毒药物的一般概况一、病毒感染和抗病毒药物的一般概况o公元公元1555年,墨西哥天花大流行,年,墨西哥天花大流行,200万人不治而亡;万人不治而亡;o1918年世界范围内发生流感造成年世界范围内发生流感造成 2000万人死亡,大约是打了四年的万人死亡,大约是打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口的一倍;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口的一倍;o1976年非洲大陆出现了埃博拉病毒;年非洲大陆出现了埃博拉病毒;o1981年被称为世纪灾难的年被称为世纪灾难的AIDS出现,艾滋病全球感染者人数已达出现,
2、艾滋病全球感染者人数已达134000万,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灾难性和全球性流行的疾病,世界没有万,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灾难性和全球性流行的疾病,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人群能够幸免;一个国家和人群能够幸免;o2003年非典型冠状病毒的到来,更使人们措手不及。年非典型冠状病毒的到来,更使人们措手不及。o2009年甲流年甲流H1N1病毒病毒o2010年年EV71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2页常见的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感染:人类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者有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肝炎、水痘、疱疹、麻疹、非典型肺炎、天花、狂犬病等。现在
3、学习的是第4页,共52页o免疫疗法:免疫疗法:医学史上曾成功地用疫苗接种的方法预防可怕的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2页1、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性较差:、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性较差:病毒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病毒是活细胞内的寄生微生物,在活细胞外不能进行繁殖,必须利用宿主的代谢机制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许多抗病毒药物干扰病毒的复制,对人体有毒性。2、病毒易对药物产生耐药:、病毒易对药物产生耐药:临床治疗中由于病毒基因组自然突变以及药物的选择性压力常可出现耐药毒株。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2页二、抗病毒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及机制二、抗病毒药物的主要作用
4、靶点及机制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2页1 1病病毒毒体体吸吸附附于于宿宿细细胞胞膜膜上上的的受体,继之受体,继之穿入穿入细胞;细胞;1、病毒的繁殖过程与特点、病毒的繁殖过程与特点2 2在在胞胞内内脱脱去去蛋蛋白白质质外外壳壳,释释放放出出感感染染性性核核酸酸,并并进进行行生生物合成物合成3 3合合成成的的核核酸酸与与蛋蛋白白质质装装配配成成子子代代病病毒毒颗颗粒粒,释释放放,再再感感染染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2页2、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抗病毒药的作用机制金刚烷胺金刚烷胺碘苷、齐多夫定、阿昔洛韦等碘苷、齐多夫定、阿昔洛韦等穿入穿入脱壳脱壳核酸复制、转录核酸复制、转录 及蛋白质合成及蛋白质合成装
5、配装配吸附吸附成熟成熟恩夫韦肽恩夫韦肽释放释放沙奎那韦沙奎那韦 利托那韦利托那韦(HIV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扎那米韦扎那米韦 奥司他韦奥司他韦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2页o作用机制分类作用机制分类1、抑制病毒附着 恩夫韦肽2、抑制病毒脱壳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3、抑制病毒基因复制(逆转录酶抑制剂、DNA聚合酶)核苷类: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利巴韦林非核苷类:奈韦拉平、依法韦仑 4、抑制病毒成熟HIV蛋白酶抑制剂:沙奎那韦 利托那韦5、抑制病毒释放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 奥司他韦6、影响宿主免疫系统 疫苗 干扰素 咪喹莫特3、抗病毒药物分类、抗病毒药物分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2页p化
6、学结构分类化学结构分类1 1、核苷类药物:、核苷类药物:三氮唑核苷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无环鸟苷,无环鸟苷(阿昔洛韦阿昔洛韦),羟甲基无环,羟甲基无环鸟苷鸟苷(更昔洛韦更昔洛韦)等。等。2 2、非核苷类药物:金刚烷胺、膦甲酸钠、非核苷类药物:金刚烷胺、膦甲酸钠 3 3、生物制品:干扰素、生物制品:干扰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2页o抗病毒谱分类抗病毒谱分类1、抗流感病毒药物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利巴韦林利巴韦林2、抗疱疹、CMV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阿昔洛韦 更昔洛韦更昔洛韦 西多福韦西多福韦3、抗HBV病毒药物:干扰素、拉米
7、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4、抗HIV病毒药物:齐多夫定、奈韦拉平、依法韦仑齐多夫定、奈韦拉平、依法韦仑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2页第二节第二节 抗病毒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一、抗流感病毒药物一、抗流感病毒药物二、抗疱疹、二、抗疱疹、CMV病毒药物病毒药物三、抗肝炎病毒药物三、抗肝炎病毒药物四、抗四、抗HIV病毒药物病毒药物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2页【药理作用与机制药理作用与机制】o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抑制新生的流感病毒颗粒从受感染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抑制新生的流感病毒颗粒从受感染细胞释出。细胞释出。o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包括各种亚型)的
8、治疗及预防。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包括各种亚型)的治疗及预防。o用法: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理想状态为用法: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就应开始治疗。小时内)就应开始治疗。奥司他韦(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达菲)扎那米韦(扎那米韦(zanamivir)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2页不良反应与防治o奥司他韦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不适和恶心,进食时服药可减轻。o扎那米韦不能口服,须吸入给药,由于对呼吸道对刺激导致支气管痉挛,哮喘及COPD患者禁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2页【药理作用与机制药理作用与机制】o病毒脱壳抑制剂。病毒脱壳抑制剂。o抗
9、亚洲甲型(抗亚洲甲型(A型)流感病毒,型)流感病毒,主要用于甲型流感的预防主要用于甲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和治疗,对乙型流感及及副流感病毒无效。对乙型流感及及副流感病毒无效。o预防使用时,在接触病毒之前或接触病毒同时使用药物,预防使用时,在接触病毒之前或接触病毒同时使用药物,预防效果达预防效果达70%-90%。健康人接种疫苗需健康人接种疫苗需2周才能产生抗体,在此期间,可周才能产生抗体,在此期间,可使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预防感染。使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预防感染。o治疗使用时,应在发病后治疗使用时,应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服药,可明显减轻小时内服药,可明显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超过症状和缩短病程;
10、超过48h服用无效。服用无效。o50%的患者很快病毒耐药,并且耐药毒株很快传播到其的患者很快病毒耐药,并且耐药毒株很快传播到其它个体。它个体。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2页o金刚烷胺能透过血脑屏障,是金刚烷胺能透过血脑屏障,是DA受体激动受体激动作用,可用于帕金森病;金刚乙胺不易透过作用,可用于帕金森病;金刚乙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不良反应与防治不良反应与防治】o金刚烷胺的不良反应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相金刚烷胺的不良反应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包括失眠、眩晕和共济失调等,有中枢关,包括失眠、眩晕和共济失调等,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神经系统疾病患
11、者慎用。o金刚乙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反应较少。金刚乙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反应较少。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2页【药理作用与机制药理作用与机制】o鸟苷酸类似物(核苷类),阻断病毒的鸟苷酸类似物(核苷类),阻断病毒的RNA多聚酶,多聚酶,抑制病毒基因复制。抑制病毒基因复制。o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DNA和和RNA病毒均有效。病毒均有效。对对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还可联等均有抑制作用。还可联合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合干
12、扰素治疗丙型肝炎。【不良反应与防治不良反应与防治】o致畸(孕妇禁用致畸(孕妇禁用);o贫血、骨髓抑制;贫血、骨髓抑制;o新生儿使用气溶胶制剂有可能使呼吸道功能急剧恶化;新生儿使用气溶胶制剂有可能使呼吸道功能急剧恶化;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利巴韦林(病毒唑,三氮唑核苷)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2页二、抗疱疹、CMV病毒药物o抗疱疹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阿昔洛韦、泛昔洛韦o抗CMV药:更昔洛韦更昔洛韦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2页 药理作用与机制药理作用与机制 o鸟嘌呤核苷类似物,选择性地被疱疹病毒的鸟嘌呤核苷类似物,选择性地被疱疹病毒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T
13、KTK酶)磷酸化形成酶)磷酸化形成活性抑制物,进而干扰病毒活性抑制物,进而干扰病毒DNADNA复制。复制。o对单纯疱疹病毒(对单纯疱疹病毒(HSVHSV)作用强,可用于)作用强,可用于1 1型型和和2 2型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和一些型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和一些EBEB病病毒的治疗。对带状疱疹病毒作用弱毒的治疗。对带状疱疹病毒作用弱8-108-10倍、倍、对巨细胞病毒病毒作用差。对巨细胞病毒病毒作用差。阿昔洛韦阿昔洛韦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2页o适应症: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水适应症: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水痘感染。痘感染。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首选药,疗效优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
14、首选药,疗效优于阿糖胞苷阿糖胞苷。还可用于治疗生殖器疱疹。还可用于治疗生殖器疱疹。血清病毒学阳性的器官移植,预防性给血清病毒学阳性的器官移植,预防性给予可防止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导致病毒感染。予可防止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导致病毒感染。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2页 不良反应与防治不良反应与防治 o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嗜睡、幻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嗜睡、幻觉、昏迷)昏迷)o静脉大剂量给药可引起尿路结晶,肾损害。静脉大剂量给药可引起尿路结晶,肾损害。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2页o适应症:艾滋病患者适应症:艾滋病患者CMV引起的角膜炎。引起的角膜炎。o本药活性产物在细胞内存留时间较长
15、,每周本药活性产物在细胞内存留时间较长,每周1次,连用次,连用2周,然后改成周,然后改成2周周1次维持治疗。次维持治疗。o不良反应:肾毒性明显,肾功能不良者禁用。不良反应:肾毒性明显,肾功能不良者禁用。西多福韦西多福韦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2页o适应症:巨细胞病毒感染(适应症:巨细胞病毒感染(CMV)o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致癌和影响生殖能力的远期毒性有致癌和影响生殖能力的远期毒性骨骨髓抑制:长期用药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均可减少(髓抑制:长期用药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均可减少(40%,20%););中枢神经症状,如头痛、精神紊乱、中枢神经症状,如头痛、精神紊乱、昏迷、抽搐。昏迷、抽搐。肾毒性
16、。肾毒性。更昔洛韦更昔洛韦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2页三、抗肝炎病毒药物三、抗肝炎病毒药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2页流行病学流行病学o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3.5亿人为慢亿人为慢性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细胞癌(HCC)o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我国1-59岁一般人群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携带率为7.18%,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万例 现在学
17、习的是第26页,共52页急性急性急性急性HBVHBV感染感染感染感染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肝硬化肝癌肝癌肝癌肝癌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70-86%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14-20%青少年和成人期5-10%12-25%5年6-15%5年25-30%婴幼儿期自然史自然史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2页o乙肝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慢性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隐匿性隐匿性慢性乙肝慢性乙肝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 携带者携带者 慢性HBV携带(耐受)非活动性HB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病毒药物 2 抗病毒 药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