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法 (3)课件.ppt
《原子发射光谱法 (3)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发射光谱法 (3)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原子发射光谱法(3)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62页 2.1 概述 2.2 基本原理 2.3 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 2.4 光谱分析仪器 2.5 发射光谱分析法 2.6 AES的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62页 2.1 概述发展历史: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本生(Bunsen R W)制造了一种煤气灯,称为本生灯。本生利用这种灯观察了各种金属盐在火焰中呈现不同颜色的现象,但是锂盐的深红色和锶盐的深红色却不能区别开来。本生的朋友,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Kirchhoff G R)设计了一种仪器(分光镜),帮助本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白色的日光通过三棱镜后能够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形
2、成一个光谱。分光镜的出现使得光谱检测得以实现。此后定性、定量分析法确立。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不少元素是利用原子发射光谱发现或通过光谱法鉴定而被确认的。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62页 2.2 基本原理一、发射光谱的产生二、原子发射光谱是线性光谱的原因三、定性、定量分析依据四、几个术语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62页一、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激发态热激发或电激发下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基态 激发态 基态 原子发射光谱较高激发态 较低激发态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62页原子发射光谱谱线有许多条 原因:E=h 激发态基态 E不同 较高激发态较低激发态 不同,产生不同的许多条谱线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62页二、原子发
3、射光谱是线性光谱的原因 1、能量(不连续跃迁)2、电子跃迁要遵守“光谱选律”三、定性、定量分析依据 1、定性:谱线所对应的波长(特征波长)2、定量:谱线的强度 I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62页四、几个术语 1、激发电位:原子的外层电子由基态 激发态所需的能量 2、一级电离电位:原子失去一个外层电子成为离子时所需能量 3、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跃迁所发射的谱线(“I”)4、离子线:离子外层电子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II”-一级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III”-二级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5、谱线的自吸(r):原子在高温发射某一波长的辐射,被处在边缘低温状态的同种原子所吸收的现象 6、自蚀(R):当元素含量增
4、大时,自吸现象增加,当达到一定含量时,由于自吸严重,谱线中心强度都被吸收了,完全消失,好像两条谱线,称自蚀。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6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62页 2.3 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一、光谱项符号二、选择定则三、原子光谱与光谱项符号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62页一、光谱项符号 主量子数 n 角量子数 l外层1个电子(一个能级),能级用四个量子数 磁量子数 m表示 自旋量子数 s 主量子数 n 总角量子数 L多个能级 总自旋量子数 S 内量子数 J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62页 n(2s+1)LJ 光谱项符号 1、总角量子数 L:外层价电子角量子数 的矢量和 碳原子 1s2 2s2 2
5、p2 L=2,1,0 L 0 1 2 3 4 5谱项符号 S P D F G H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62页2、总自旋量子数 S:外层价电子自旋量子数的矢量和 N-外层价电子数 N偶数 S可取 N 奇数 S可取 碳原子 N=2,S可取1,0 2S+1 光谱项的多重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62页3.内量子数J:轨道运动与自旋运动的相互作用即轨道磁矩与自旋磁矩的相互影响 (矢量和)如:L=2,S=1 J=3,2,1 J-光谱支项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62页二、选择定则,“光谱选律”1、n 为整数,包括02、L=13、J=0,1,当J本身为0,J=0的跃迁是禁阻的。4、S=0(多重性应一致)
6、三、原子光谱与光谱项符号 Na:588.996 nm 589.593 nm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62页 2.4 光谱分析仪器一、光源二、分光元件三、检测器四、光谱仪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62页一、光源(一)光源的作用: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二)光源的种类:直流电弧、交流电弧、电火花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1、直流电弧(Direct current arc)几个概念:a.击穿电压:使电极间击穿而发生自持放电的最小电压b.自持放电: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后,即使没有外界的电离作用,仍能继续保持电离,使放电持续c.燃烧电压:自持放电后,为了维持放电所必需的电压 燃烧
7、电压10,000 Kb.蒸发温度低(原因:间隙放电)c.放电稳定性好,重现好,可作定量分析(3)应用 低熔点金属的合金,难激发元素,高含量元素的定量分析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62页4.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新型光源 20世纪70年代获得广发应用(1)组成:高频发生器、等离子炬管、雾化器三部分(2)等离子体:电子、离子、中性原子或分子(电中性气体)(3)等离子炬管的构造 外层通氩气:冷却气体 中层通氩气:点燃等离子体 内层通氩气:载气将溶液试样带入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62页(4)工作原理 通过铜管线圈S高频发生器高
8、频电流I 中层Ar交变磁场B 引燃 气体电离 加热气体涡形电流(几百安培)9000-10,000K在管口形成火焰状的等 内层Ar离子焰炬 试样蒸发和激发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62页(5)特点a.稳定性好b.灵敏度高c.线性范围宽(4-6个数量级)d.自吸现象小e.准确度高,相对误差 1%f.ICP是无极放电,无电极污染局限性:对非金属测定灵敏度低,仪器价格较贵,维持费用较高(6)应用:从高含量至痕量各组分元素的测定(溶液)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62页(三)几种光源的比较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62页(四)试样引入激发光源的方法 1.固体试样 金属与合金-自电极法,金属箔丝-置于石墨或碳电极
9、中 2.溶液试样 引入等离子体 内(ICP)3.粉末法 下电极,制成不同形状 4.气体法:将其充入放电管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62页二、分光元件(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一)棱镜(prism)1.棱镜的色散作用:当包含有不同波长的复合光通过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就会因折射率不同而分散开。科希(Cauchy)经验公式:n=A+B/2+C/4+A+B/2 n-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波长 A、B、C-与棱镜材料有关的常数 A、B为定值,n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62页2.棱镜的光学特性(1)色散率:把不同波长的光分散开的能力 -角色散率 -线色散率(mm/nm,波长差为1单位的两条谱 线在焦面上分开
10、的距离)f-物镜焦距 -焦面对波长为的主光线的倾斜角 -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棱镜的偏向角)色散率与及棱镜材料有关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62页 倒线色散率 d/dl(nm/mm):焦面上单位长度内容纳的波长数(2)分辨率:-两条谱线的平均波长 -恰能分辨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差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62页(二)光栅(Grating)一系列相距很近、等距、等宽、平行排列的狭缝阵列。平面光栅 反射光栅 光栅 凹面光栅 透射光栅光栅光谱的产生:多狭缝干涉+单狭缝衍射 决定光谱出现的位置 决定谱线的强度分布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62页1.平面光栅(1)光栅公式 d(sin+sin)=n -入射
11、角 -衍射角 d-光栅常数(mm/条)n-光谱级 n=0,1,2.n=0 时,=-,零级光谱,反射光与波长无关,无色散作用 n0时,随波长而异,即不同波长的辐射经光栅反射后将分散在不同空间位置上,这是光栅进行分光的依据。(2)一定,d一定时,与之间关系 谱线重叠 sin=n 1=2(/2)=3(/3).(一级光谱,二级光谱.)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62页消除方法:a.利用滤光片吸收干扰波长b.利用感光板的灵敏区不同,消除干扰波段c.利用谱级分离器消除干扰 2.光栅的光学特性(1)色散率 线色散率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62页dl/d-波长差为1单位的两条谱线在焦面上分开的距离d/dl-倒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发射光谱法 3课件 原子 发射光谱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