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精选文档.ppt
《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精选文档.ppt(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本讲稿第一页,共八十页2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的特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的特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的特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以下的特点:(1 1)灵敏度较高。)灵敏度较高。)灵敏度较高。)灵敏度较高。一般可以测定的浓度下限一般可以测定的浓度下限一般可以测定的浓度下限一般可以测定的浓度下限,约约约约10106 6molmol L L-1-1,适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适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2)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高。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相比,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相比,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相比,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相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
2、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相对误差较小一般为相对误差较小一般为相对误差较小一般为相对误差较小一般为0.20.5,能满足微量分析对准确度的要求。能满足微量分析对准确度的要求。能满足微量分析对准确度的要求。能满足微量分析对准确度的要求。本讲稿第二页,共八十页3 3 第一节 分子光谱概述分子光谱概述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ultravioletvisiblespectrophotometry)利用物质在利用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紫外、可见光区的的分子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对物质进行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及及结构分析结构分析的方法。的方法
3、。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域不同分为:紫外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200-400nm)(200-400nm)可见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400-750nm)(400-750nm)本讲稿第三页,共八十页4 4一、分子吸收光谱一、分子吸收光谱1 1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能级能级能级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跃迁跃迁跃迁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
4、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本讲稿第四页,共八十页5 5本讲稿第五页,共八十页6 6 2分子吸收光谱的分类:分子内运动涉及三种跃迁能级,所需能量大小顺序分子内运动涉及三种跃迁能级,所需能量大小顺序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由于分子吸收中每个电子能级上耦合有许多的振由于分子吸收中每个电子能级上耦合有许多的振-转能级,转能级,所以处于紫外所以处于紫外-可见光区的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具可见光区的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具有有 “带状吸收”的特点。的特点。本讲稿第六页,共八十页7 7nm光谱曲线的表示光谱曲线的表示特点:特点:吸收曲线的形状吸收曲线的形状最大吸收波长
5、的位置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吸收强度吸收强度纵坐标纵坐标:A(吸光度吸光度)横坐标横坐标:(波长波长nm)nm)本讲稿第七页,共八十页8 8 吸收光谱吸收光谱这种曲线体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这种曲线体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与分子结构有着密切关系。能力,与分子结构有着密切关系。注意注意:氧,氮,二氧化碳,水等氧,氮,二氧化碳,水等 在真空紫外区波长范围在真空紫外区波长范围:6060 200 nm 200 nm 均有吸收。均有吸收。利用吸收曲线可以进行利用吸收曲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用某一波长下测定的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关系用某一波长下测定的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关系进行进行定量分析
6、定量分析。本讲稿第八页,共八十页9 9一、一、一、一、Lambert-BeerLambert-BeerLambert-BeerLambert-Beer定律定律定律定律朗伯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比尔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当一束单色光穿过透明介质时,光强度的降低同入当一束单色光穿过透明介质时,光强度的降低同入射光的强度、吸收介质的厚度、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射光的强度、吸收介质的厚度、溶液的浓度成正比。I0I第二节第二节 吸收定律吸收定律本讲稿第九页,共八十页1010A吸光度(吸光度(absorbance)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Lambert-Beer定律T透光率(透光率(transmi
7、tance,T)I0入射光辐射强度入射光辐射强度 I透射光辐射强度透射光辐射强度k吸光系数吸光系数 L液层厚度,即光程长度(液层厚度,即光程长度(path length)C试样的浓度试样的浓度本讲稿第十页,共八十页1111K K值及单位与值及单位与C C和和L L采用的单位有关采用的单位有关 a a:吸光系数:吸光系数 L L:吸收层厚度:吸收层厚度 c c:被测物浓度:被测物浓度 L L g g-1-1 cm cm-1-1 cm g/L cm g/L: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cm mol/Lcm mol/L L L molmol-1-1 cm cm-1-1 用比吸光系数的表示方法特别适用
8、于用比吸光系数的表示方法特别适用于摩尔质量未知摩尔质量未知的化合物。的化合物。吸光系数表示法:吸光系数表示法:a1cm1%:比吸光系数比吸光系数 cm 1%or g/100mL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八十页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的讨论 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吸收物质在一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特征常数;不随浓度不随浓度c c和光程长度和光程长度b b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的改变而改变。在温度和波长等条件一定时,件一定时,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仅与吸收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同一吸收物质在不同波长
9、下的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值是不同的。在最大吸收波长长maxmax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常以maxmax表示。表示。maxmax表明了该吸表明了该吸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收物质最大限度的吸光能力,也反映了光度法测定该物质可能达到的最大灵敏度。到的最大灵敏度。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八十页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的讨论的讨论maxmax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吸光能力越强,用光度法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越高。的灵敏度越高。101010105 5 5 5:超高灵敏超高灵敏超高灵敏超高灵敏(强吸收强吸收);=(6=(
10、6=(6=(610101010)101010104 4 4 4 :高灵敏高灵敏高灵敏高灵敏(中强吸收中强吸收);2102102102104 4 4 4 :不灵敏不灵敏不灵敏不灵敏(弱吸收弱吸收)。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mol/L1mol/L、液层厚度为、液层厚度为1cm1cm时该溶液在某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一波长下的吸光度。当吸收光程长度恒定时当吸收光程长度恒定时当吸收光程长度恒定时当吸收光程长度恒定时: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八十页1414例如例如: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铁时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铁时,当当FeFe2+2+的浓度为1mg/L,吸收池厚度为2cm时,波长508nm处
11、的吸光度A=0.38时,计算其摩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解解解解:A=:A=cL=A/cL =0.38/0.0012/55.85 =1.1 104(Lmol-1 cm-1)已知:L=2cm;2cm;C=1mg/L;A=0.381mg/L;A=0.38求:求:求:求:=?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八十页1515(1)(1)入射光是平行单色光;入射光是平行单色光;(2)(2)吸收发生在均匀、非散射的介质中;吸收发生在均匀、非散射的介质中;(3)(3)吸收过程中,吸收物质互相不发生作用。吸收过程中,吸收物质互相不发生作用。溶液溶液,均匀非散射的,均匀非散射的气体气体和和固体固体。可见光可见光区,区,紫外紫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精选文档 第三 紫外 可见 吸收光谱 分析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