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八年级古诗文训练.doc





《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八年级古诗文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八年级古诗文训练.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轮八年级古诗文专题卷限时: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古诗词默写(15分, 每空0. 5分)1. 山随平野尽, _。 (李白渡荆门送别)2. 蒹葭苍苍, _。 (诗经秦风)3. _,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4. 可怜身上衣正单, _。 (白居易卖炭翁)5. 感时花溅泪, _。 (杜甫春望)6. _,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7. _,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8. 最爱湖东行不足, 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9. 黄鹤一去不复返, _。 (崔颢黄鹤楼)10. _,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11. 我报路长嗟日暮, _。 (李清照渔家傲)12. 问君何能尔? _
2、。 陶渊明饮酒(其五)13. 晴川历历汉阳树, _。 (崔颢黄鹤楼)14. _,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15.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 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 _, _。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 烘托出诗人凄惨、忧愁的心境的诗句是: _, _。17. 关雎中采用“兴”的手法, 以雎鸠鸟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 渲染和谐悠扬气氛的句子是: _, _。18.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表现敌军来势汹汹, 守城将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_, _。19. 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 “_, _”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雄奇壮观的塞外风光, 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20. 在杜甫的
3、春望中, 表达诗人在连绵战火中期待家人消息的诗句是: _ , _。21.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 反映写景视角转换, 伴随诗人心境变化的诗句是: _, _。22.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 写出了自然美景与诗人的闲适心境相映衬, 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诗句是: _, _。二、古诗词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1 2题。(6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五言律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 首联中的“东皋”是诗人辞官归隐之地。B. 颔联描写
4、树着秋色、山染余晖的景色, 以动衬静, 表现了群山的温馨和宁静。C. 颈联将乡民劳作归来之乐景与尾联中诗人与他们不相识作对比, 表达诗人的孤独之感。D. 尾联写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 孤独无依, 只好追念感怀古代的高士贤人。2. 首联在全诗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1 2题。(6分)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点题, 交代诗人游踪, 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是从大
5、处落笔。B. 中间两联既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也写暮春时繁花似锦、春草茂盛。C. “绿杨阴”“白沙堤”, 颜色鲜明, 春和景明;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D. 全诗抓住景物特征, 寓情于景, 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 形象鲜活。2. 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3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1 2题。(6分)赠从弟(其二)刘 桢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中, “亭亭”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 写出了松柏挺立风中的形象。B. “罹凝寒”
6、的意思是“遭受严寒”。“岂不罹凝寒? ”为反问句, 语气表达更强烈。C. 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D. 本诗以松柏为喻, 赞颂了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 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 对堂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2. 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 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3分)(四)阅读下面两首词, 完成1 2题。(6分)【甲】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乙】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
7、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1. 下面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甲】词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因诗被贬谪, 初到黄州时所作, 描写了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B. 【乙】词首句“驿外”“断桥”说明梅花生长环境恶劣, 写出它寂寥、孤独的生存状况。C.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和“已是黄昏独自愁”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是指梅花不想去争艳斗宠, 任凭百花妒忌与排斥。2. 这两首词都采用了借物抒怀的表现手法, 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分)(五)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 完成1 2题。(6分
8、)【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甲】诗开头点明送别友人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 描绘出雄浑壮阔的景象。B. 【甲】诗用双方的处境相同来宽慰友人, 惜别之中呈现出了诗人旷达的胸怀。C. 【乙】诗首联交代了分别的地点, 用准确传神之词, 描绘出秀丽的送别图景。D. 【乙】诗颈联“浮云”喻行踪不定的友人, “落日”喻双
9、方相见无期的悲痛。2. 这两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篇, 两者有何异同? (3分)三、文言文默写(15分, 每空0. 5分)1. 潭西南而望, _, 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2. 富贵不能淫, _, 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章)3.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 _, 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5. _, 安求其能千里也? (韩愈马说)6. _, 教然后知困。 (虽有佳肴)7. 其真无马邪? _! (韩愈马说)8. _,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9. 蝉则千转不穷, _。 (吴均与朱元思书)10. 所以动心忍性, _。 (孟子三章)11.
10、 _,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12. 怒而飞, _。 (庄子二则)13. 水击三千里, _。 (庄子二则)14. 三峡中引用渔歌间接写出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_, _。15. 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 作者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是: _, _。16. 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 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_, _。17. 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_, _。18. 马说中表现千里马不遇伯乐的悲惨结局的句子是: _, _。19. 小石潭记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_, _。20.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_, _。21. 日本某反华势力
11、, 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 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 弄得众叛亲离, 正应了孟子的话: _, _。四、文言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4题。(13分)二十三日, 过巫山凝真观, 谒妙用真人祠。真人, 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 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 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 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 天宇晴霁, 四顾无纤翳,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 如鸾鹤翔舞徘徊, 久之不散, 亦可异也。(选自陆游入蜀记, 有删改)【注】 祠: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太、华、衡、庐: 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 遮
12、蔽。这里指阴云。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不可悉见 _(2)是日 _(3)四顾无纤翳 _(4)惟神女峰 _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B.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C.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D.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议者谓太、华、衡、庐, 皆无此奇。4. 选文中的“山”有什么特点?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4题。(14分)竹鸡之性, 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 置媒其中, 而隐身于后操罔焉
13、。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 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 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 稍散谷于上, 禽往来行游, 且步且啄, 则以竿取之。麂行草莽中, 畏人见其迹, 但循一径, 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 置其所行处, 麂足一挂, 则倒悬于枝上, 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 人不能识其穴, 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 蜂见之必衔入穴, 乃蹑寻得之, 薰取其子。虫鸟之智, 自谓周身矣, 如人之不仁何? 【注】俦: 同类。媒: 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惑竹鸡的鸟。罔: 同“网”, 捕猎的工具。 (ji): 同“洁”。1. 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