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doc
《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1高处作业的定义、分类与分级(1)高处作业的基本定义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所谓坠落高度基准面,即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如从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的地面、楼面、楼梯平台、相邻较低建筑物的屋面、基坑的底面、脚手架的通道板等等。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为半径,划出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柱形空间,此柱形空间内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称为基础高度。基础高度以A表示。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称为可能坠落范围。(2)高处作业的作业高度作
2、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称为该作业区的高处作业高度。简称作业高度,以H表示。作业高度越高,危险性也就越大,按作业高度,将高处作业分为2-5m;515m;1530m及30m四个区域。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用坠落半径(R)表示,用以确定不同高度作业时,其安全平网的防护宽度。坠落半径与高处作业的基础高度相关,如表101所示。高处作业基础高度(h)坠落半径(m)高处作业基础高度(h)坠落半径(m)2-5m315-30m55-15m430m6(3)高处作业分类与分级高处作业分为A、B两类。其中,存在下列九类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的为B类高处作业:1)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2)高温作业分级(GB4200)规定的级以上的高温条件;3)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室外环境;4)场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5)自然光线不足,能见度差;6)接近或接触危险电压带电体;7)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8)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9)超过体力搬运重量限值(gB12330)规定的搬运。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处 作业 施工 安全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