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地方性分异规律的表现。2.读图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景观特征。【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理解地方性分异规律。2.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景观特征。难点:地方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异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问:南方地区吃的牛羊肉都是来自北方牧区吗?不是的,南方地区也是可以放牧牛羊的。比如河漫滩草甸,它指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
2、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新课讲授:一、地方性分异规律温带季风区某一山体,它的基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是在基带的位置上出现了A、B两种地形。A处为山麓地带的陡坡段。B处为山麓地带一河谷。我们看这个时候两地的植被不再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是耐旱的灌木和草甸植被,为什么?体现了什么分异规律?A 陡坡:降水多流走,难以被土壤吸收-耐旱的灌木B 河谷:汇水丰富-草甸植被这就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我们强调它是较小尺度范围内的。1.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例如:草原上,盐分被水带到地势低洼的地区富集,形成斑块状的盐
3、碱地。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重复性则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例如,在黄土高原的多个小流域内,都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梁、峁、土石山等之间的同一类地形单元里。地方性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区别:非地带性与地带性对应。一般由以下因素引起,如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洋流等,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的地理环境的现象,所以使地带性规律变得更加复杂。地方性分异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级的
4、地域分异。华北平原的地方性分异,华北平原的地势地貌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为: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其间还有两个过度性的洼地区。各部分的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水系、地下水位和矿化度、排水条件、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地方气候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这些均不能等同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成因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地方性分异是发生在更小的尺度上的,诸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地理资料 高中地理专题 新教材地理资料 高中地理课件 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设计 高考地理专题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