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 编制实名制,是指将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额,设置岗位,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实行定编到人,并将编制数额、设置岗位和配备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的一种管理制度。根据上级要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的精神,XX县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落实编制实名制的具体措施,逐步建立了规范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模式,强化了对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选配工作的社会监督。 一、未实行编制实名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制概念模糊。一是认为人员即编制,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编制,把人员与编制完全等同起来;二是把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混淆,把全额编制、差额编制、自筹编制混淆,对编制性质认识不清。由
2、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编制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使用不严格。 2、超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只管编制、不管人头,重审批、轻监管等原因,使一些政策性安置人员不能及时纳入编内管理,从而造成部分单位存在超编人员。 3、混编混岗现象严重。编制概念的模糊及人岗相适的需要,造成部分单位用人随意调整,机关事业人员混用,编制、岗位与人员错位。 4、自请人员比较随意。乡镇由于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和后勤服务的需要,存在随意自聘人员或请临时人员现象。 5、吃“空饷”现象难以控制。由于编制不到人头,监管措施不严,有些单位存在一些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补贴等吃“空饷”现象。 二、实行编制实名制管
3、理的有效措施及步骤 实行编制实名制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既是管编与管人的有效结合点,又是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有力突破口,它的实行,有利于形成机构编制、人员、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相互约束的机制,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从而充分尊重和落实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XX县区为落实编制实名制,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编制落实到人。 通过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组织专人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核对,保证机构编制部门的在编人员、组织人事部门的在职人员、财政部门的人员经费核拨情况“三相符”
4、,为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2、实名建立“两证”。 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证(称为单位证)。管理证实行双证管理,单位一本,编制部门一本,在管理证中规范完整地对在职人员及其所在岗位、占用编制类别逐一登记,并形成完善的办理程序,对领证、增人上编、减人下编、人员编制变更、办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实现动态管理人员编制。核发个人编制证(称为个人证)。在核对无误的基础上,实行“每人一证、编制到人,实名建制,证随人走”的办法,建立个人编制证,作为管理证的补充。个人编制证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职务变动情况、工作变动情况等。对个人编制证实行分类管理,行政单位人员编制证为红色,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证为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编制实名制调研报告 2022 编制 实名制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