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研究1840-194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硕士论文-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研究1840-194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论文-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研究1840-1949.pdf(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研究(1840-1949)姓名:姚素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指导教师:王云20090108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研究(1840-1949)摘 要 上海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上海的近代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研究以文献资料统计、实地调研测绘为基础,对上海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进行统计并分类,利用图、表进行直观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发展特征与规律。重点研究住宅花园的规模布局、园林艺术特征及园林技术的变化,揭示其发展水平,以及对上海城市及今天的影响。近代上海经历了从沿海小城到国际大
2、都市的蜕变,其住宅也随着城市变革出现了一系列的演变:从最初闭关锁国时期的封闭式传统庭院,到后来的开埠,外人入沪催生了中式单体建筑与西方联列式布局相结合的石库门里弄住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改变,开始出现大批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和高层公寓。上海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起步于 19 世纪中期,盛行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尾声。随着租界的不断西扩,花园住宅的分布也呈现出由东往西发展的趋势。由于住宅主人与设计师的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的差异,导致近代花园住宅的风格迥异,因而上海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的规模由初期的第 I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摘要 动辄上万发展到后期的区区千百平米,是城市发展、土地稀缺的直接反映。早期的住宅花园风格以中国传统式庭院为主,到后期随着外来风格的不断引入以及住宅占地面积的缩小化,引发独立式住宅花园朝着西式规整风格发展,而外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引入也大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造园要素。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的特殊性使得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已然成为了上海都市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上海近代住宅花园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传统思想与外来文化的冲击碰撞,而又缺乏一种主导思想与整体规划,导致住宅花园在单体上表现出中西杂糅的风格,在总体上却又风格单一、缺乏个性。因此在将这些历史性住宅进行整治、保护的过程中,应从过去汲取经验
4、,从而更好地促进今后的住宅建设规划。关键词:住宅花园,独立式住宅,近代上海,租界,园林艺术特征 第 II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STUDY ON THE GARDEN OF SHANGHAI DETACHED-HOUSE IN MODERN TIMES(1840-1949)ABSTRACT Detached-house in Modern Shanghai is the product of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which has a special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modern develop
5、ment history of Shanghai.This study is based on archives and field researches.Use graphs and charts to analyze and draw som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after the stat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Shanghai detached-house in modern times.Focus on the size and the layout,landscape characterist
6、ics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s of residential gardens;reveal their development levels,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Shanghai city and today.Residential form of Modern Shanghai had series of changes as the city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the coastal town to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from the closed-e
7、nd traditional courtyard during the initial closed-door policy period;later in the early years when foreigners came to Shanghai,the Shikumen appeared,a combination of Chinese-style building and Western-style layou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and change of peoples needs,a vast number of d
8、etached-house and high-rise apartment emerged.Shanghai Modern detached-house started in the mid-19th century,prevailing in 1920s to 第 III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30s,and coming to an end until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With the concession continuously extended to the West,the distribution of d
9、etached-house also show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from east to west.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al backgrounds,personal preferences of the owner and designer of detached-house,resulted in various house styles,which brought Shanghai the fame of Architecture Expo.The garden scale of Shanghai Modern detache
10、d-house evolved from the tens of thousands square meters of early period to thousands of square meters in the late,which wa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land scarcity.The early residential garden style was mainly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lately the garden style develope
11、d towards the structured Western-style as foreign style introduced in and the residential area narrowed;whats more,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new technologies,new materials also greatly enrich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elements.Modern detached-house particularly changes peoples way of life,w
12、hile becoming part of the culture of Shanghai city.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limitations in its development.As a result of the collision of traditional and foreign culture,and the lack of a dominant ideology and the overall planning,the residential gardens show Chinese-Western style in individual whi
13、le a single style and lack of personality on the whole.Therefore,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remedying and protecting these historical houses,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planning of fu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Residential garden;detached-house;Shanghai in modern times;Concess
14、ion;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 IV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1.1 独立式住宅花园的概念界定 独立式住宅是指独门独户的住宅,是区别于里弄住宅、公寓住宅的一种住宅形式,包括较经济的“小独栋”和相对豪华的别墅。前者占地面积较小,居住着多为中产阶级;后者一般占地广阔,其购买者往往具备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独立式住宅具备显著的特征,即各住宅间距较大,住宅周围一般有面积或大或小的花园,由围墙或绿篱围隔,由此形成的独立私人空间,使得住宅与外界之间干扰较少。该类住宅在上海分布较广,
15、人们通常称之为“花园住宅”或“花园洋房”,但是两者不完全等同,一般情况下人们俗称的“花园住宅”或“花园洋房”泛指独立式花园住宅以及花园式里弄住宅,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前者,即独立式的花园住宅。1.1.2“近代”时间段的界定 在历史领域的划分上,中国近代史的时间由 1840 年鸦片战争始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文学领域内,中国近代史是指 1840 年至 1919 年五四运动,而 1919 年至 1949年则为中国现代史的时间范畴。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上海租界时期的住宅花园,租界时期由鸦片战争后 1843 年上海开埠通商直至 1946 年租界彻底结束,之后上海境内仍然存在零星的各类住
16、宅建设,因此本文将研究的“近代”时间段界定为 1840 年至 1949 年。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话说“三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上海在这百年内经历了列强们殖民式的掠夺和侵占,当初看来这是一场灾难,但回想这场灾难反而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进程,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化较早、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鉴于上海特有的中西文化杂糅的历史背景,上海历来就是文人学者们热衷于研究的对象。而作为“石头写成的历史”的建筑,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自然而然就成为学者们研究揣摩这座城市的媒介,作为建筑类别之一的居住建筑则更能显示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第 1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
17、论文 第一章 绪论 些近代住宅中,有些被荒废、有些被改作它用,真正被完整保存下来的已经不多。虽然目前关于上海近代住宅的研究甚多,但往往仅限于建筑风格,很少提及住宅的花园,稍有提及的也都比较笼统概括,未见完整系统的研究。例如,娄承浩、薛顺生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上海老建筑丛书系列 上海老建筑、老上海经典建筑、消逝的上海老建筑和老上海花园洋房,分类介绍了市政公用建筑、商业建筑、住宅建筑等各类上海近代建筑,其中老上海花园洋房主要介绍了上海近代的花园洋房。该书内容偏重“洋房”,短短篇幅之内先是介绍住宅地理位置、主人及设计者的身份背景,继而详细描述建筑形式与结构,对于花园的介绍则是点到为止。杨嘉佑所著
18、上海老房子的故事,同样也介绍了上述的几种建筑类型,其中“名人住宅”部分介绍了上海近代历史上一些名人的别墅公馆,相应地,文章内容较偏重于名人的生平经历,稍有涉及建筑风格以及住宅花园部分。张长恨主编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系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名人宅邸,主要包括住宅的建筑风格和结构,以及住宅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流转于不同买家的历程。文中附有较多彩色照片,为读者提供了较直观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住宅花园的记载描述却是惜字如金。另外还有一些相关书籍、文献也是类似情况。通过上述可见,相对于住宅的建筑而言,关于其花园的研究甚少,且缺乏系统性。正是由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才使得住宅花园的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它不仅是对整个上海
19、近代住宅发展史的拓展,同时也是对上海近代城市历史的一个补充。1.3 论文目的意义 一个城市的住宅往往是建立在这座城市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每个时期的住宅都是当时社会文化、使用者以及设计师的心理状态和审美取向的表现,上海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尤其能体现这点。被称为“十里洋场”的近代上海是中国华洋杂居的典型代表,在西方殖民文化和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双重压力下,产生了不同于任何地区的都市文化。这种文化意识左右着人的思想行为,也决定了上海近代住宅风格。独立式花园住宅正是这种特殊都市文化的物化表现之一,是上海近代建筑发展的缩影,是西方强势文化植入的过程再现。本文通过论述独立式花园住宅在上海从无到有、从起步到
20、盛期的过程,以及住宅花园的园林特征分析,试图重绘一幅上海近代花园住宅的演变过程,再现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发展轨迹。上海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的发展特征为何?它如何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第 2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以及如何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人们生活?这些都是本文所涉及并予以分析探讨的问题。1.4 论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论文脉络 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从 19 世纪末发展至今,仅短短一百多年,但住宅建筑及其庭院的风格、造型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研究时,首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大量阅读和对背景资料的深入分析,对近代上海及其各类住宅的发展做出归纳总结,并以传统住宅与西方
21、近代独立式住宅的发展为对照,重点分析研究上海近代独立式住宅花园,分阶段阐述花园的规模、布局、园林艺术特征等;最后,分析上海近代住宅花园的时代性及在发展中的局限性,以及它对于上海社会、文化的影响及对今天的启示。本文框架如下:绪论 概念界定 研究现状 目的意义 研究内容、方法 近代上海及其住宅发展概况 近代上海 发展概况 开埠之际的 传统住宅 上海近代房地产业 的发展概况 上海近代住宅建设 西方近代建筑风格的发展特征 独立式花园住宅的发展概况 发展阶段概况 分布特征 不同建筑风格特征 独立式住宅花园的调查研究 及其园林特征分析 各个阶段住宅花园 的规模、布局 园林艺术特征(造园师、造园要素、园林风
22、格)园林技术的变化发展(苗圃生产、动物饲养)独立式住宅花园的功能 与影响 时代性 局限性 对今天的意义、启示 结论 结论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第 3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4.2 研究的方法 研究所依赖的基础资料有以下:A档案资料:主要是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资料,包括公共租界、法租界和民国上海市与住宅建设管理相关的文字、图片记录。B历史文献:包括今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区县志、住宅建设志等,以及其它一些涉及上海近代住宅的各种著述。C网络资料:包括网络上发表或转载的与住宅相关的文章及历史照片。D现场资料:主要通过实地调研测绘、拍照,取得第一手的资料。总结以上可得出研究方法有
23、以下:A挖掘收集现有的档案资料和历史文献,进行统计并根据不同依据分类,利用图、表进行直观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特征与规律。B进行现场调研,测绘并拍照,进行历史与现在的纵向剖析,概括其发展过程。第 4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近代上海及其住宅发展概况 第二章 近代上海及其住宅发展概况 2.1 近代上海的发展概况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是我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上海西部于 6000 年前就已成陆,而市区则在 10 世纪前叶左右才全部形成。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元朝上海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
24、肆酒楼林立,此时上海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晚清时期,西方列强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上海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贸易中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西方各国。1842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允许英商携带家眷在包括上海之内的五个通商口岸寄居;次年 10月又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允许英商在沪租赁土地并居住。同年 11 月,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即根据虎门条约的规定要求上海道台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据此,上海正式开埠。直至 1845 年 11 月,上海政府与英国领事谈判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规定将上海县城
25、以北的一块土地作为来沪英商的居留地,面积约 830亩,开辟了上海作为西方殖民地的历史。此后,美、法帝国主义也分别于 1848 年、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1863 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内,公共租界、法租界不断地进行直接扩张和越界筑路,将界域往西推进。(图 2-1)图片来源:上海近代建筑史稿p.3 图 2-1 上海市租界扩占范围图 Fig.2-1 the expanding and scope of concession in Shanghai 上海从沦为殖民地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辩证地来看,它同时也是上海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器。第 5 页 上海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硕士论文 上海 近代 立式 住宅 花园 研究 1840 194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