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CAN总线的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设计.pdf





《于CAN总线的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CAN总线的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设计.pdf(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CAN总线的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设计姓名:陈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指导教师:马殿光2008010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陈屹 日期:2008 年 1 月 25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
2、文 1基于 CAN 总线的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设计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计算机、通信、自动化控制和 IC 卡等技术,为住户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服务与管理的智能小区逐渐兴起,而安防系统则是整个智能小区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 CAN 总线的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通过引入 CAN 总线使得整个系统具有可靠性高,警情响应速度快,可扩展性强等诸多优势。文章在介绍系统整体架构的同时,对每个部分的软硬件模块都做了详细的阐述,深入分析了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关键技术,如报警系统中通信协议的设计、基于 uClinux 和 LPC系列 ARM 平台的软件开发、基于 ATM
3、EL 51 单片机的报警主机的研制等等,其内容对使用其它现场总线的小区安防报警项目或是基于CAN 总线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总结了课题所完成的工作,并对该套安防报警系统未来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关键字:CAN 总线,安防系统,嵌入式系统,uClinux,ARM,51单片机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ce residential intrusion system based on CAN bus ABSTRACT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
4、ology,the intelligence residential which can provide people more comfortable service is gradually rising.It is bound with several modern Hi-Techs such as computer,communication,automatic control and IC card,and the security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among all residential control syst
5、em.This passage introduced an intelligence residential intrusion system.The whole system has high reliability,rapid response and good expansibility since it uses CAN bus to build the system networking structure.The passage described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and each modules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
6、ign as well.It also analyzed some key points during software develop in details,such as CA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porting uClinux to LPC series ARM platform,design of control panel based on ATMEL MCU and etc.The content of this passage can give other embedded system projects based on CAN bus
7、 some useful reference.At last,the passage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product and gave a brief preview in conclusion.KEY WORDS:CAN Bus,Intrusion System,Embedded System,uClinux,ARM,51MCU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第一章 绪论 1.1 智能小区安防系统概述 1.1.1 智能小区的定义 所谓智能小区,就是在良好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基础上,配有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提供良好物业管理服务的居民住宅小区。其最主
8、要的特征在于“智能化”,在于它所采用的诸如多元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实现服务、信息和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小区智能化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同时利用这些技术突出实现住宅信息渠道的开放性和小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随着国际上产业结构向高增值型和知识集约型转变以及人们对住宅要求层次的提高,作为高增值型、高利润、高享受的智能小区,己成为 21 世纪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的主导方向,也将成为人们购房的主要热点。智能小区的发展,必然和智能大厦一起,促进相关的设计、安装、
9、维修、管理的高技术公司迅速发展,也必将形成一个全新的建筑电子领域。通常来说,智能小区应用系统的基本功能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防范系统:提供报警系统、闭路监控、可视对讲、周界防范、电子巡更及其它各种功能?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给排水监控系统及电梯、照明等设备的监控?信息通讯系统:提供用户语音通信、视频广播、宽带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系统:实现三表的远程抄送、收费及其它一些小区物业的管理1 1.1.2 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的构成 在上述的几个智能小区子系统中,安全防范系统主要功能是防止外部人员的非法入侵,对某重要的地点、物品以及内部工作人员或重要人员实施保护,以及作为案件发生后的辅助破案的重要
10、手段和依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与财产安全,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而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又给小区的安保提出了新的难题,同时失火,煤气泄漏等事故又时有发生,要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或者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传统的人防保安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住户的要求,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的安防系统成为一个智能小区中必不可少的模块。在安防系统中按不同功能可分为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其中报警系统由于直接保护着住户在住宅内的人身财产安全从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讲,住宅防盗报警系统通过在住宅内门窗及室内安装各种探测器进行昼夜监控。当监测到警情时通过住宅内的报警
11、主机传输到智能化管理中心的报警接收计算机。接收机将准确显示警情发生的住户名称、地址和入侵方式等,提示保安人员迅速确认警情,及时赶赴现场,以确保住户人身和财产安全。住户也可通过固定式紧急呼救报警系统或便携式报警装置,在住宅内发生抢劫和突发疾病时,向管理中心呼救报警,中心可根据情况迅速出警。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多的一种警情传输手段是采用 PSTN 电话网,报警主机在有警情发生时拨打预设的电话号码,将警情信息通过 PSTN 电话网传输到安装于管理中心的接收机。其报警系统结构如图 1-1 所示:图 1-1 基于 PSTN 的报警系统架构 Figure 1-1 Architecture of intrus
12、ion system based on PSTN 采用 PSTN 电话网进行警情传输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无需架设新的线路,适用面较广。但其缺点也相当明显,首先采用 PSTN 电话网接警速度较慢,一旦线路忙则响应的实时性很难得到保证,同时这样的系统架构导致每个报警主机相对独立,给管理中心的控制与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目前,随着智能小区的飞速发展,网络、现场总线等技术的引入,结合智能小区的控制网络,采用总线式的新一代报警系统正逐渐兴起,其系统的结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构如图 1-2 所示:住户单元1(总线节点1)现场总线总线中央控制器住户单元2(总线节点2)住户单元n(总线节点n)
13、图 1-2 总线式报警系统架构 Figure 1-2 Architecture of intrusion system based on field bus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标 1.2.1 课题背景与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住宅产业的特点,智能住宅与智能住宅网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对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1979 年,由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就提出了在建筑物内将家用电器、电气设备的控制线统一为家庭总线的概念。之后,美国成立了现代住宅研究会,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在 1989 年,美国推出了将电力供应、空调控制和数据通讯和成为整体的布线系统示范单元。在这期间,智能住宅的概念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
14、了广泛的认同。目前,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 在我国国内,智能小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受到市场价格、传统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小区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也还处于传统控制方式与现场总线控制并存的方式。受其影响,当前的一些智能小区安防报警系统往往采用 485 总线与现场总线混合的网络化方案,虽然性能可以满足一般的需要,但在小区规模大,住户节点多的情况下性能不佳,与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等其它小区安防子系统可集成度不高,住户节点所提供的功能有限。因此实现智能小区的真正总线化控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
15、响应速度快,接口扩展性强的安防报警系统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1.2.2 研究目标与技术难点 本论文从阐述智能小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入手,介绍了安防报警系统在智能小区系统中的作用,随后深入分析了 CAN 现场总线技术。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将 CAN 总线引入到智能小区的网络化控制上,并在该基础上实现一套总线式的安防报警系统。本人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在 CAN 总线应用层上完成报警系统的通讯协议设计?完成管理中心中央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完成 CAN 总线网关等模块的软设计?完成住户报警主机的软件设计?分析整个系统的性能,对其与可视对讲、门禁等系统的集成和功能的扩展作了展望 本课题技术上的难点主要集中
16、在以下几个方面:?CAN 总线的网络既不同于传统的控制网络,也不同于计算机网络,其设计思想和网络运行均有独特之处,需进行认真研究?整个系统规模较大,由多个模块构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合理地安排开发流程,同时多模块间的联合调试也给开发增加了难度?报警主机采用的硬件平台资源相对有限,而需要实现的功能较多,对软件开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第二章 现场总线与 CAN 网络技术 2.1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顾名思义,现场总线(FieldBus)是应用在生产最底层的一种总线型拓扑网络。进一步讲,这种总线是用做现场控制系统的、直接与所有受控节点串行相连的双向通信网络,也被称为开放
17、式、数字化、多点通讯的底层控制网络。它在制造业、流程工业、交通、楼宇等方面的自动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由于其受控设备和网络所处的环境可能很特殊,对信号的干扰是多方面的,而对控制的实时性要求往往又很强,这就决定了现场总线有别于一般网络的特点。3 现场总线的核心是它的协议,其协议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制定的。OSI 参考模型最早是为通讯技术而开发的,是一种开放的七层网络协议标准,其具体模型如图 2-1 所示:图 2-1 OSI 参考模型 Figure 2-1 OSI reference model 现场总线互联结构的应
18、用与 OSI 参考模型的应用是一致的,透过这些模型,设计人员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可以对系统的控制功能有更清晰、全面的理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既是一个开放的通信网络,又是一种全分布控制系统。它作为智能设备的联系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智能设备连接为网络系统,并进一步构成自动化系统,实现基本控制、补偿计算、参数修改、报警、显示及监控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功能。这是一项集嵌入式系统、控制、计算机、数字通信、网络为一体的综合技术。与传统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相比,现场总线有以下优势:?不同信号和仪表可以交互操作,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厂家的硬件自由组合系统?数字总线传输信号,避免了大量电缆的使用,
19、减少了故障率?容易判断故障所在,并具备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功能?信号处理过程全部数字化,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信号处理 现场总线技术从形成到现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有好几种现场总线技术走向成熟并得到推广应用,如基金会现场总线(Foundation Fieldbus)、LonWorks、PROFIBUS 以及本文重点讨论的 CAN 总线。2.2 CAN 总线简介 2.2.1 CAN 总线发展概述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最早由德国 BOSCH 公司推出,用于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讯。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与独特的设计,CAN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20、,其在国内外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目前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向过程工业、机械工业、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及楼宇控制、智能住宅等领域发展。CAN 己经形成国际标准,成为到目前为止唯一具有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4 2.2.2 CAN 总线性能特点 由于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及独特的设计,CAN 总线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它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其特点可以概括如下: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CAN 为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的向网络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通讯方式灵活?CAN 网络上的信息根据其报文标识符分成不同的优先级
21、,可满足不同的实时要求,优先级高的数据最多可在 134us 内得到传输?CAN 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时,优先级较低的节点会主动的退出发送,而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可不受影响的继续传输数据,从而大大节省了总线冲突仲裁时间。尤其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网络瘫痪的情况?CAN 只需通过报文滤波即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几种方式传输数据,大大减轻了应用层软件的负担?CAN 上的节点数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 110 个,在 CAN2.0A 中标识符有 11 位,而在 CAN2.0B 中报文标识符(29 位)的个数几乎不受限制?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
22、间短,受干扰率低,具有极好的检错效果?CAN 的每帧信息都有 CRC 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极低的数据出错率。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使总线上其它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CAN 的通讯介质可为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选择灵活 图 2-2 CAN 总线上的显性和隐性位 Figure 2-2 Dominant bit and recessive bit on CAN bus 在 CAN 总线上用“显性”(Dominant)和“隐性”(Recessive)两个互补的逻辑值表示“”和“”。当在总线上同时发送显性和隐性位时,其结果是总线数值为显性(即“”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23、和“”的结果为“”)如图 2-2 所示,CAN-H 和 CAN-L 为 CAN 总线收发器与总线之间的两接口引脚,信号是以两线之间的“差分”电压形式出现。在隐性状态,CAN-H 和 CAN-L被固定在平均电压电平(2.5V)附近,Vdiff 近似于。在总线空闲或隐性位期间,发送隐性位,显性位以大于最小阀值的差分电压表示。采用差分电压使得 CAN 即使在一条信号线断开或者在噪声极大的环境中也能工作。2.3 CAN2.0B 技术规范 随着 CAN 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对其通讯格式的标准化提出了要求。为此,1991年 9 月 Bosch 公司制定并发布了 CAN 技术规范(Version2.0)
24、。该技术规范包括 A 和 B 两部分,2.0A 给出了 CAN 报文标准格式,而 2.0B 给出了标准和扩展两种格式。此后,1993 年11 月 ISO 正式颁布了道路交通运输工具数据信息交换高速通讯控制器局域网(CAN)国际标准 ISO11898,为控制器局域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铺平了道路。目前市面上各半导体公司生产的 CAN 控制器件几乎都完全支持 CAN2.0B 规范,并向下兼容 CAN2.0A。本文的讨论基于 CAN2.0B。2.3.1 CAN 协议的分层结构 CAN 遵循 ISO/OSI 标准模型,采用了全部七层中的两层:数据链路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M
25、AC)和物理层。CAN 标准没有规定应用层,而是将其留给用户自行设计。CAN 的分层结构如下图所示: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数据链路层接收滤波超载通知恢复管理LLCMAC数据封装/拆装帧编码媒体访问管理错误检测出错标定应答串行化/解除串行化物理层PLS位编码/解码位定时同步PMA驱动器/接收器特性MDI连接特性故障界定总线故障管理 图 2-3 CAN 的分层结构 Figure 2-3 Layer structure of CAN bus 物理层物理层 物理层的作用是在不同节点之间根据所有的电气属性进行位的实际传输。ISO11898 将CAN 的物理层细分为 3 个子层:6?物理信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AN 总线 智能 小区 报警 系统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