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BUS协议宏通信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研究和实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MODBUS协议宏通信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研究和实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ODBUS协议宏通信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研究和实现.pdf(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MODBUS协议宏通信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研究和实现姓名:武亚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控制工程指导教师:王景成;徐青20081128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第 I 页 基于MODBUS协议宏通信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基于MODBUS协议宏通信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摘 要 摘 要 分布式供能系统DES(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由于本身的灵活性和较高的能源利用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然而系统中燃机与余热锅炉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却由于控制器类型和采用协议的不同有时很难直接进行,这一点也直接影响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推广
2、和应用。本论文研究的是基于不同协议控制器间的数据通信,使分布式供能系统中采用该协议燃机系统和余热锅炉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系统中设备间的联锁控制。MODBUS是一种国际性、开放式、不依赖于设备生产商的通讯协议标准,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针对采用MODBUS协议的燃机和使用OMRON PLC控制器的余热锅炉系统间的数据通信交换展开研究工作。首先,结合实际阐述了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展。其次,在充分地研究和理解MODBUS协议及RS232、RS485总线的基础上,结合一具体分布式供能系统中公用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网络及体系结构等进行了概述。重点对系统中涉及协议宏的编程、组
3、态、参数设置和调用实现数据交换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最后,总结了采用协议宏进行数据交换时需注意的事项,还对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第 II 页 宏的仿真调试进行了简单说明,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关键词:关键词:MODBUS,协议宏,分布式供能系统,通信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 III 页 THE RESEARCH AND ACHIEVE OF THE 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 BASED ON MODBUS PROTOCOL COMMUNICATION ABSTRACT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 DES(Decen
4、tralized energy system)because of their flexibility and higher energy efficiency,is to be more widely used,but the system of gas and waste heat boiler of communications and data exchange is due to the type of controller and the use of different protocols is sometimes difficult to directly to proceed
5、,thi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function of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to promote it application.The thesis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a different protocol between the data communications controller,so that the system can be distributed for the use of the gas agreement and waste heat boiler system for
6、data exchange system to achieve between the chain Equipment control.MODBUS is an international,open,does not rely on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of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standards,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In this paper,using MODBUS protocol for the use of gas and OMRON PLC controller of the
7、 waste heat boiler systems to exchange data communications to start the research.First of all,in light of the actual distribut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Second,in the full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BUS protocol and RS232,RS485 bus on the basis of a specific co
8、mbin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supply system in the common control system design,systems analysis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and so on were outlined.Focus on the systems involved in the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 IV 页 protocol macro programming,configuration,parameter settings and data calls for the exchang
9、e of detailed information.Finally,summed up the use of macro data exchange protocol when the attention of,and protocol on the macro simulation to debug a brief description to ensur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KEY WORDS:modbus,protocol macro,DES,communication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
10、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武亚奇 日期:2008 年 11 月 28 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11、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武亚奇 指导教师签名:王景成 日期:2008 年 11 月 28 日 日期:2008 年 11 月 28 日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1 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势和现状 1.1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势和现状 分布式能源并非新生事物,上世纪 70 年代它就已经在一些国家大行其道。但在我国,分布式能源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提倡能源节约的大背景下,由于相比集中式能源
12、更加节能环保,分布式能源再一次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分布式供能系统(Decentralised energy system)1,又称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顾名思义,分布式供能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而言的,是指将发电系统以小规模(数千瓦至 50MW 的小型模块式)、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电、热或(和)冷能的系统,同时它又可以与大电网相连接,在电力不够时从网上购买电,而在电力多余时向大电网出售电。简单的来说冷热电联产就是利用了传统的发电厂排出的废热来供热或供冷。二十世纪初以来电力行业流行的观点是,发电机组容量越大,则效率越高,单位kw 投资越低,发电成本也越低,因而随
13、着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力工业发展方向是“大机组、大电厂和大电网”。但是,在许多特殊情况下,分布式供电是集中供电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并且具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热电联产实现了能源从高品位到低品位的合理梯级利用,因而高效节能。电是高品位能,而一般我们所需求的热是低品位能。一般用化石燃料的发电厂的效率只有33,而使用热电联产的有效电效率可达 5070,综合热电效率可高达 7090%,达到或接近燃煤及燃气锅炉的供热效率,然而一般用途的工业锅炉供出的只是 100200的热能,是低品位能源。因此分布式供能系统对于那些热电需求都较大较集中的企业或地区,例如化工厂、钢铁厂、药厂等或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都是既经
14、济又节能的选择。分布式供能系统没有或只有很低的输配电损耗,无需建设配电站,可避免或减少输配电成本。分布式供能系统对于离发电厂较远的地区例如乡村、牧区、山区等,都是解决它们用电需求的经济手段。分布式供能系统可减轻环境污染。由于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高效率和输送低能耗使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2 页 得在产生相同终端能量的情况下所消耗的燃料比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所消耗的要少,相应地使用冷热电联产就降低了排出的污染物质和温室效应气体。分布式供电方式可以弥补大电网在安全稳定性方面的不足。各种形式的小型分布式供能系统,使大电网不再孤立和笨拙。直接安置在用户近旁的分布式供能装置与大电网配合,
15、可大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在电网崩溃和意外灾害(例如地震、暴风雪、人为破坏、战争)情况下,可协助维持重要用户,例如医院等的供电。此外,分布式能源多为性能先进的中小型和微型机组,开停机方便,负荷调节灵活,用户可独立操控,一般的商业中心、居民小区、写字楼、商场等建筑物地下室均可设置,不会发生大规模大范围供应事故2。而且,燃料多用天然气、轻质油或可再生清洁能源。与燃煤火电机组相比,其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几乎为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50%以上。目前,美国“分布式”能源供应站已达到 6000 多座,仅大学校园就有 200 多处采用了分布式能源供应站。英国在过去的 20 年中,已安装 1000 多个小
16、型成套“分布式供能系统”设备,遍布英国的各大饭店、休闲中心、医院、大学校区、机场、公共部门建筑、写字楼、购物商城等。而中国的分布式供能才刚起步,目前在上海的热电联产系统大多是一些热电联产发电厂,用于公共建筑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只有 4 家。1.2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1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组成 1.2.1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组成 关于分布式能源的定义有不同版本,但概念大体相同:在靠近用户的地方安装小型机组,充分利用发电产生的热量,向一定区域内的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气、热水和空调冷水(或风)等的能源服务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向用户直接供应,而不需要
17、大电网的输送,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实现了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实践情况看,节能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分布式供能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发电机、余热锅炉和热驱动制冷机组成,有些系统还配有备用锅炉和蓄热装置。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排出废热,余热锅炉将这些废热转换成蒸汽或热水,直接供热或用于热驱动制冷机制冷。在热量需求较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电需求降低而废热量减少,可以使用备用锅炉来补充所需的热量,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3 页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蓄热装置将废热量较多时所产生的热量或冷量储存起来,到不够时用。1.2.2 不同的发动机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应用 1.2.2 不同的
18、发动机在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的应用 如图 1-1 为以内燃机作为发动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示意图2。一般内燃机的废热利用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来自高温烟气,温度大约为 500600,可直接排入余热锅炉用来产生蒸汽,另一部分来自内燃机缸套冷却水,温度大约 8595和润滑油的冷却水,温度大约为 5060,可直接用来进行热交换,产生热水。图 1-1 内燃机为发动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Fig 1-1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or the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图 1-2 显示了以燃气轮机作为发动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示意图2。空气在压气透平中被
19、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进入燃烧室燃烧,产生温度极高的燃烧气体进入燃气透平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排出高温烟气,与内燃机不同,通常高温烟气是燃气轮机唯一的废热来源,但一般燃气轮机的温度要比内燃机高,大约为 700900。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4 页 但微型燃气轮机烟气温度为 300400,排出的气体也可全部用于产生蒸汽。图1-2燃气轮机为发动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Fig 1-2 The gas turbine engines for the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原动机可以采用燃气轮机、内燃机、热气机等机型,这三种原动机各有特点
20、:1)燃气轮机排烟量大,余热回收所产生蒸汽量比较大,适合蒸汽负荷比较大的用户,但是燃气轮机需要的燃气进气压力比较高;2)内燃机的发电效率比较高,需要的燃气进气压力比较低,但是内燃机的余热回收通常以回收热水为主,不适合使用蒸汽的用户;3)热气机需要的燃气进气压力比较低,但是热气机的余热回收也是以回收热水为主,而且目前热气机最大发电功率为 50kW。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5 页 1.2.3 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 1.2.3 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今后的十几年内,中国将需要兴建成千上万个分布式能源站,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分布式能源正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开
21、端。如果说从现在开始,分布式能源站会以每年几百个的速度发展,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除了资金来源外,更主要的是技术依托何在?索拉、宝曼、瓦锡兰、英格索兰等跨国公司看准中国发展小型全能量系统的无限商机,目前正在积极抢占我国市场。而国产分布式能源设备,虽然已有一定制造能力,也有一些工程采用,但国产设备对比进口设备在质量稳运、产品性能、维修周期、自动化水平、环保指标、噪音和外观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能解决分布式供能站的技术瓶颈,一味的进口原装的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中国自己的分布式供能系统恐怕很难真正的发展起来。闵行区中心医院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在运营中,就因设备自带控制系统中的问题,造成机组冷却系
22、统故障报警出现问题,导致缸套损坏。而只能等候供应商更换设备。此外,也有专家提出,分布式能源将来会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光电、光热转换;还有风能、生物质能,包括人们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垃圾转化的能源。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集中国家、社会、学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加大研究开发力度,不断给分布式能源增加更多的技术含量,期望通过更多更快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拓,使分布式能源被更多的用户接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1.3 课题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1.3 课题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任务1.3.1 课题的任务 基于上述的发展现状和行业背景,上海普陀区同济医院在规划建设 2*250kw 分布式供
23、能系统时考虑采用国产的公用控制系统。项目来源于上海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系统总部,该分布式供能系统采用燃气轮机作为发电机,配合余热锅炉实现热电联供,燃机进口英格索兰公司 MT250 系列微透平,余热锅炉则采用中船 703 研究所生产小型余热锅炉,燃机与锅炉相对独立,且配有独立的控制系统,无法实现两套系统的数据交换和设备联锁保护,因此,要求设计公用控制系统,实现燃机与锅炉的数据交换以及两套系统的联锁运行,并监控公用仪表的状态参数。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6 页 项目之初,我们将任务分解为以下部分:(1)确立控制系统的结构 (2)控制系统软硬件配置(3)实现与燃机及锅炉系统数据交
24、换(4)控制器编程实现联锁控制 经过初步设计沟通,余热锅炉控制系统采用两台 OMRON CS1J 系列 PLC3作为控制器,配合 IO 模块及中间继电器进行控制,通过以太网及 FINS 协议开放数据,数据相对开放;而燃机自带控制系统开放性不高,厂家只明确了数据传输经由 MODBUS协议4经 RS485 接口,至于内部控制器的结构及原理则未作说明,因此系统实现的重点放在了与燃机的通信这一环节上,为此,课题的研究内容明确如下: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1)研究 MODBUS 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2)研究燃机及 RS485 及 RS232 总线方式(3)分析控制系统特
25、征和结构,进行系统的软硬件设计。(4)编程进行程序的设计。(5)系统的仿真、调试。1.4 论文的结构 1.4 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 主要阐述课题涉及的背景、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发展和现状,简单介绍课题的任务和研究内容。第二章 主要针对课题研究内容,分析了 MODBUS 协议的分类和内容,重点研究了数据帧的格式。第三章 对系统涉及的 RS232 和 RS485 总线做了针对性的研究。第四章 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结构性设计。第五章 根据系统的结构性设计,对于基于协议宏的通信的实现作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对于系统其它组成也作了简要的说明。第六章 总结 MODBUS 协议宏通信设计研究成果,并对整个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MODBUS 协议 通信 分布式 系统 研究 实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