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pdf(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姓名:龙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指导教师:李晓帆2004050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I;=;=_-;=,I 自目=#=t摘要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通信系统中的电源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电源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除了对电源本身做出改进,降低故障率以外,对电源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也十分重要。目前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实行多级集中监控方式,一般分为前端现场,区域和城市三级,这样做可以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故障的快速定位,保证及时排除故障。在前
2、端现场部分,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利用监控节点对通信电源系统和各种环境变量实现监控。另外,监控中心可以发送控制信息给各监控节点,控制电源系统的运行。目前各监控节点一般采用R S 4 8 5 串行总线与前端计算机进行通信,该总线存在着通信速率较低难以实现点对点自由通信及组网难度较高等缺点。并且无法直接与前端计算机实现通信,需要进行协议的转换,如采用串口卡转换到计算机系统总线,这样成本较高。本文提出使用以太网总线作为各采集节点与前端计算机遇信的介质,以太网总线具有较高的通信速率,常用为1 0 M 1 0 0 M 波特率;较远的通信距离,如1 0 B A S E T 网络中节点到集线器或交换机可达1 0
3、0 米;不需要进行协议转换,可直接实现与前端计算机的通信;安装简单,直接使用标准的接插件即可组网。文中对如何实现廉价的以太网总线通信进行了分析,对怎样实现以太网的硬件接口进行了描述,同时,在微处理器上移植了u C O S I I 嵌入式操作系统,并使用两种方式实现通信模块的软件部分。最后,本文利用8 0 3 l 单片机与R T L 8 0 1 9 A S 网络接口芯片组成采集与通信节点,利用P C 机作为前端计算机,对系统方案进行了验证,实现了监控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关键词:通信电源系统监控系统R$4 8 5 串行总线以太网总线u C O$-I I 嵌入式实时内核数据传输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4、文A b s t r a c t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Sc a p a c i t yi sb i g g e ra n di t ss t r u c t u r ei sm o r ec o m p l e x T h ec o r n n a u n i c a d o n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Sr e
5、 l i a b i l i t yi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t ok e e p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o p e r a t i n gs t e a d i l y I no r d e rt oe n h a n c et h cr e l i a b i l i t yo f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i t Sv e r yi m p o r t a n tt om o n i t o r i n gt h eo p e r a t i o no fp o w
6、e rs y s t e mb e s i d e so fi m p r o v i n gt h e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N o wt h ep o w e rs u p p l ym o n i t o r i n gs y s t e mi sd i v i d e di n t o3l e v e l s:t h ef i e l dl e v e l,t h ea r e al e v e la n dt h ec i t yl e v e l T h u st h em a i n t a i ne f f i c i e n c yi
7、sh i g h e r I nf i e l dl e v e l,t h em o n i t o r i n gs y s t e mu s em o n i t o r i n gn o d e st om o n i t o rt h e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v a r i a b l e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t h em o n i t o r i n gc e n t e rc a l ls e n dc o n t r o li n f o r m a t
8、i o nt oe v e r yn o d et oc o n t r o lp o w e rs u p p l ys y s t e m So p e r a t i o nt o o N o w,m o n i t o r i n gn o d e su s u a l l ya d o p tR S 4 8 5s e r i a lb u st oc o m m u n i c a t ew i t hc o m p u t e r si nf i e l d B u tR S 4 8 5b u sh a ss o m ep r o b l e m s I t sb a u dr a
9、 t ei sl o w I t Sd i f f i c u l tt or e a l i z ef r e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a m o n ga l ln o d e sa n dt h en e t w o r k Si n s t a l l a t i o ni sc o m p l e x O t h e r w i s e,R S 4 8 5b u sC a n tc o n n e c t、i t hc o m p u t e rd i r e c t l ye x c e p tf o rt r a n s f e r r i n g
10、t h ep r o t o c 0 1 I nt h i st h e s i s,a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o w e rs u p p l ym o n i t o r i n gs y s t e mb a s e so nE t h e m e ti sp r o p o s e d E t h e m e tb u sh a sh i g hb a u dr a t e,s u c ha sl O M b p sa n d1 0 0 M b p s I th a sl o n g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d i s t a n
11、c ef o re x a m p l et h em a x i m u md i s t a n c eb e t w e e ne v e r yn o d ea n dh u bo rs w i t c h i n gi s1 0 0 m T h em o n i t o r i n gn o d eC a l lc o m m u n i c a t ew i t he o m p u l e rw i t h o u tt r a n s f e r r i n gt h ep r o t o c 0 1 T h ei n s t a l l a t i o ni sv e r y
12、s i m p l et o ow i t ht h es p e c i a lc o n n e c t o LT h i st h e s i sa n a l y s e sh o wt or e a l i z el o wc o s tE t h e r n e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h a r d w a r ei n t e r f a c ec i r c u i ti sd e s c r i b e d T h eu C O S-I Ie m b e d d e dr e a lt i m ek e r n e li st r a
13、 n s p l a n t e da n dt w os o f t w a r em e t h o d sa b o u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r ea l s og i v e ni nt h et h e s i s A tt h ee n do ft h i st h e s i s,a na c t u a ls y s t e mm a d el l po f w i t h8 0 3 1s i n g l e-c h i pm i c r o p r o c e s s o ra n dR T L 9 0 1 9 A Sn e t w o r
14、 ki n t e r f a c eI Ci sb u i l t T h ct e s tr e a l i z e st h eh i g h s p e e dd a t ac o l l e c t i o n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u c c e s s f u l l y I tp r o v e st h a tt h es y s t e mb a s e dO i lE t h e r n e tb u si sf e a s i b l e K e y w o r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o w e
15、 rs u p p l ys y s t e m,m o n i t o r i n gs y s t e m,R s 4 9 5s e r i a lb u s,E t h e r n e tb u s,n C O S-I I,e m b e d d e dr e a lt i m ek e r n e l,d a t at r a n s f e rl l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16、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效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舭日期:工口p 毕年5 月7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幅值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日。(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忆色日期:2 口口牛年j 月7 日指导教师签名:劫狒日期:&缈乒年广月7 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绪言1 1
17、 通信电源系统的发展状况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通信网络日益庞大。而通信电源系统是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通信电源向通信设备提供交、直流电能源,在通信网中的位置极其重要,被喻为通信网和通信设备的“心脏”。如果一个电话局的供电系统发生故障而中断供电,就会使整个电话局瘫痪,造成地区政治、经济的损失;如果一个长途干线通信站或通信枢纽局因供电故障而瘫痪,就会造成更广泛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政治影响。由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电源的发展经历了从线性电源、相控电源到开关电源的发展历程,由于开关电源具有功率转换效率高、稳压范围宽、功率密度比大、重量轻等优点,从而取代了相控电源,成为通信电源的主体,并向着高
18、频小型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柜、整流柜、直流配电柜组成,如图1 1 所示。实际系统中可将交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和整流柜放在不同楼层,实现分散供电。交流配电柜主要完成市电输入或油机输入切换和交流输出分配功能,并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交流配电柜一般具有三级防雷措施、单面操作维护、实时状态显示和告警等功能:直流配电柜主要完成直流输出路数分配、电池接入和负载边接等功能,一般要求可自由出线,可出面操作维护,可实现柜内并机和柜外并机,具有状态显示和告警功能,能检测每一路熔断器的通断状态;整流
19、柜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交流电转换输出为满足通信要求的直流电源,它一般由多台整流模块并联组成,共同分担负载,并能良好地均分负载,单模块故障不应影响系统工作。另外,为确保机房计算机系统供电,还配备有U P S 系统,通过对交流配电柜输入的电能整流、逆变获得干净的交流供给计算机系统使用。除此之外,电信机房还配有精密空调,烟尘和湿度传感器以及门禁系统。1 2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发展状况由于可能存在停电、设备故障等情况,为了保证整个通信电源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除了采取备用措施,如设备的冗余,使用蓄电池和备用发电机组等,能够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故障设备的维修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这就要求使用电源监控系统,对整个
20、电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记录监控数据,一旦发现故障或者故障趋势,立刻发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警报,通知维修人员采取措施。图1 1 通信电源系统的基本框图1 2 1 电源监控系统的早期发展早期进行的电源监控,只能反映少量电源设备运行状况的开关量。电源设备与环境参数的信息混在传输设备或交换设备的监控系统中进行传送和处理。一般由传输设备或交换设备的监控系统提供1 至2 个字节供电源与环境监控使用。这种第一代的电源监控系统,形式和功能都较为简单,所能提供的信息仅为少量开关量信号。在实施了这种监控后,维护人员虽然能够更快地掌握系统在哪出现了故障,但知道故障时,系统供电也出现了问题。这种维护方式仍就
21、是被动的,不能真正大幅度减低电源维护的工作量和提高电源维护质量。1 2 2 第=代电源监控系统”“”。第二代的监控管理系统具有较全面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可以通过记录模拟量信息来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1 9 8 8 年,原邮电部设计院与广州市电信局合作承担了原邮电部科技司下达的对通信电源、空调及环境做集中监控管理的科研项目,并且在广州市电信局长途枢纽楼进行了实施。这是我国在通信电源领域第一次建设的以一定理论为基础,经过开发研制,最终实施的第二代集中监控管理系统。近几年来,我国通信电源系统现有的分散看管式的I E l 维护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式,使得电源监控系统向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性能的
22、少人、无人值守和系统的集中维护管理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电源技术的发展,各电源设备的可靠性与智能化不断2负戴1丑嬲最f 鐾丑恻疆l_|蟊一孽圆H l到卤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提高,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都给实现集中监控,少人、无人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国内电源厂家和监控厂家纷纷推出自己的监控产品,像洲际、艾默生、中达、大诚、中兴等约二三十家公司都在集中监控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移动通讯建设电源监控系统的步骤相对较慢,但对于移动通讯站点众多又分散的情况,集中监控更显得迫切需要“。图1 2 是艾默生P S M S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示意图“。,整个系统可以监控低压配电柜、开关
23、电源、电池组、智能空调、智能油机、环境变量及智能门禁等。图中I D A 为集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输出、电池采集及协议转换、通信接口转换、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监控节点。这些监控节点的实质是采集模拟量(如电压、电流等)和开关量(如继电器、断路器通断状态),然后进行通信协议转换(如R S 2 3 2 转换到R S 4 2 2或R S 4 8 5),并按规定的通信协议将数据发送到现场的前端计算机,同时可以接收前端计算机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传递给被控设备。前端监控主机除了可以接收并且存储监控节点采集的数据以外,还可以在分析以后将设备运行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给上级监控中心。所有的采集及通信设备统
24、一由U P S 及组合电源供电。图1 2 艾默生P S M S 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系统示意图1 2 3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测内容目前监控系统监测内容主要有5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i 高压配电设备遥测:三相电压或三相电流、高压操作电源电压。遥信:变压器温度过高、瓦斯告警等。2 低压配电设备遥测:进线柜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可选)、功率因数(可选)、重要部位的温度(可选)。遥信:主要开关状态,缺相、过压、低压告警。遥控:重要配电开关分合闸(可选)。3 攘流配电设备遥测:交流输入电压、电流,直流输出电压、电流(总)、主要熔断器温度,各台整流器输出电流。遥信:整流器工作状
25、态,浮充、均充状态,整流故障、直流输出过压、欠压、熔丝断等告警。遥控:相控整流器的复位、开关机(可选)。4 蓄电池遥测:总电压、充放电安时数,各电池端电压。5 自动化柴油发电机组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转速)、燃油油位、启动电池电压等。遥信:工作状态(运行停机)、工作方式(自动手动)、机油压力低、水温高、启动失败、启动电池电压低、燃油油位低、电压异常、过电流、频率(转速)异常等告警。遥控:开关机。6 交流稳压器遥测:原边电压、副边电压。遥信:稳压器工作、市电直通,稳压器故障告警等。7 U P S(I O K V A 以上)遥测:交流输入电压、直流电压、标示电池端电压,交流出电压、电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以太网 通信 电源 监控 系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