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和GPRS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
《基于ARM和GPRS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RM和GPRS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ARM和GPRS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姓名:袁丽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路与系统指导教师:陈永泰20080301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国内电力市场的开放给电力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各家电力公司都在寻求提高公司效率,增加客户、改善服务的方案。在此竞争的舞台上,采用先进技术的自动抄表和负荷管理系统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对电网负载能力的控制。集软硬件于一体的一整套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就成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顺应国家电力改革的解决方案。论文是基于A R M 和G P R S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主要工作是研制应用于电力负荷管
2、理系统的G P R S 终端,包括终端的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自主开发了P P P 协议,成功地将P P P 协议应用于G P R S 终端,所以此终端具有很强的后续扩展性和移植性。论文首先介绍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结合国内外发展情况,指出了现有系统的不足,伴随G P R S、C D M A 等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其进行改进。其次对G P R S 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研究,了解G P R S 终端数据传输协议_ T C P I P、P P P 协议的基本原理。并对电力负荷系统的整体架构和通信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再次是对G P R S 终端硬件的设计,主要包括A R M
3、微处理器硬件系统的设计、串行扩展电路以及G P R S 模块的电路的设计。最后本文着重对P P P 协议做重点研究和设计。按照自身状态机机制,从P P P的协议结构、运行机制、协商分析过程来展开,对P P P 协议的实现进行详细设计说明。同样也对G P R S 终端拨号上网程序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经测试,G P R S 终端能够顺利地进行拨号,并发送数据。证明了G P R S 终端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设计要求,有利于配电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管理,对加强用电管理和提高电网供电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键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G P R S,P P P,N U C L E U S 操作
4、系统,M C 3 5 I,E P 7 3 1 2A b s t r a c tD e r e g u l a t i o no fe l e c t r i c i t ym a r k e t sa r o u n dC h i n ai sp u s h i n gp l a y e rt of a c ec o m p e t i t i o n P o w e rC o m p a n i e sa r et h u sl o o k i n gf o rw a y st oi m p r o v et h e i re f f i c i e n c ya n dt og a i n
5、C l i e n t Sp r e f e r e n c ea n dc o n f i d e n c e T a k i n ga d v a n t a g eo ft h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A u t o m a t i cM e t e rR e a d i n g(A M R)a n dE n e r g y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s(E M S)c a nb eav i t a lt o o li ns u c hac o m p e t i t i v es c
6、e n a r i o T h i st o o lc a nm a k et h eP o w e rC o r p o r a t i o nt oe n f o r c et h ep o w e rl o a dc o n t r o la n dt h ec o m p a n y Sm a r i a g e m e n t T h es o l u t i o nf o rt h ep o w e rl o a dc o n t r o lw h i c ht o g e t h e rw i t hs o f t w a r ea n dh a r d w a r eb a s
7、 e do nA R Ma n dG P R Sm e e t st h ed e m a n do ft h ec u r r e n tm a r k e ti nt h ep o w e rl o a dm a n a g e m e n t T h i st h e s i si sa b o u t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d e s i g no fu s i n gG P R Si nP o w e rL 0 a d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T h ew o r km a i n l yd e v e l o p sG
8、P R St e r m i n a lu s e di nP o w e rL o a d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T h et h e s i sd e s c r i b e st h ed e s i g na n dd e b u g g i n go ft h eh a r d w a r ea n ds o f t w a r es y s t e m P o s s e s si t sO W nP P Pp r o t o c o li st h eo u t s t a n d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9、 co ft h i sp a p e ra n dt h ep r o t o c o li ss u c c e s s f u l l ya p p l i e dt oG P R St e r m i n a l S ot h ec l i e n ts o f t w a r eh a v es t r o n ge x p a n s i b i l i t ya n df o l l o w i n gr e p l a n t a t i o ni nt h ef u t u r e F i r s t l y,t h et h e s i si n t r o d u c e
10、 st h eb a c kg r o u n d,p u r p o s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so fE l e c t r i cP o w e rL o a d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a n dp o i n t so u tt h ed i s a d v a n t a g eo fc u r r e n ts y s t e m0 fo u rc o u n t r yb yc o n t r a s tt h eo v e r s e a s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11、fw i r e l e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o fG P R Sa n dC D M A,i tw i l lh o p et oi m p r o v et h ed e f a u l t s S e c o n d l y,t h et h e s i si n t r o d u c e st h eG P R Sw i r e l e s s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u n d e r s t a n dt h eG P R Sd a
12、t at r a n s f e rp r o t o c o lp r i n c i p l et h a tt h eT C P H Pa n dP P PD r o t o c o l s A n da l s oi n t r o d u c et h eo v e r a l lf r a m e w o r k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a y so ft h eE l e c t r i cP o w e rL o a d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T h i r d l y,t h et h e s i s
13、c a r e f u l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d e s i g no fh a r d w a r ea b o u tt h eG P R St e r m i n a l T h ed e s i g no fh a r d w a r ei n c l u d e st h eA R Mm i c r o p r o c e s s o rh a r d w a r es y s t e md e s i g n、S e r i a lP o r tE x p a n s i o nC i r c u i tD e s i g na n dG P R S
14、m o d u l ec i r c u i td e s i g n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 nt h ee n d,t h et h e s i sc a r e f u l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N e t w o r kP r o t o c o li nG P R S,t h em a i ni sP P Pp r o t o c 0 1 I td e t a i l e d l yi n t r o d u c et h eP P Pa g r e e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o p e r a t i n gm e c h
15、 a n i s ma n dc o n s u l t a t i o np r o c e s s,a n dt h e nc a r e f u l l yd e s c r i b e st h es o f t w a r ed e s i g no fP P Pp r o t o c 0 1 I na d d i t i o n,t h ep a p e ra l s oi n t r o d u c e dt h ed e s i g no fd i a lu pi n t e r n e ta c c e s si nG P R S I np r a c t i c e,t h
16、 ee l e c t r i cp o w e rl o a dm a n a g e m e n tt e r m i n a lb a s e do nG P R Sr u n sr e l i a b l yt oi m p r o v i n gm e e t st h ed e m a n d so fu s e r s I ti so f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s a f e t ya n de c o n o m i c a lo p e r a t i n gl e v e lo fd i s t r i b u t i o nn e
17、t w o r ka n de n h a n c i n gt h ee n e r g ym a n a g e m e n ta n dp o w e rs u p p l yq u a l i t y K e y W o r d s:P o w e rL o a d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G P R S,P P P,N U C L E U S,M C 3 5 I,E P 7 3 1 2I I I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18、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毒陋导师签名:陋日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章绪论1 1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电力负荷进行控制的想法,是伴随着电力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同时出现的。早期的供电,用电量最多的是照明
19、负荷,除晚上高峰以外,其它时间负荷很少。很多人想了多种方案来鼓励用户白天多用电,以便电站和电网设备能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对用电负荷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的改善负荷曲线形状,使负荷曲线趋于平坦,减少峰谷差,实现电力负荷在一定时空的最佳分布。提高用户和电网的负荷率,从而提高发、供、用电设备的利用率,达到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提高投资效益,对发电、供电和用电以及整个社会都有很大好处。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负荷快速增长,对用电负荷的管理和控制在电网调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设计开发出能保证其顺利实施的软件系统也日显重要。用电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l,主要承担电能销售和社会应用管理工作,是
20、电力生产供销的最后环节,也是电力工业生产和经营成果最终得到体现。用电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自身形象,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企业从规范经营、面向市场、集约经营、提供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加快用电管理的信息化、一体化进程,及时地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建立起自己的用电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运行、管理、使用中信息交互的需要。这不仅能够高效地完成用电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而且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实时化,辅助领导优化决策,从而显著地提高本企业的用电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由于政策性、地方性等因素的影响,用电管理系统一直缺乏规范、系统平台、前端和后端
21、开发工具以及软件实现的功能参差不齐,不利于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1 2 电力负荷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负荷管理的发展情况电力负荷控制技术首先是在欧洲得到广泛的应用。英国从2 0 世纪3 0 年代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开始音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音频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在法国、瑞士等国家得到大量的使用。日本从6 0 年代开始研究电力负荷控制技术,从欧洲引进制造技术,到7 0 年代已广泛安装使用了音频脉冲控制装置。美国从7 0 年代开始重视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不仅从西欧引进了音频电力负荷控制系统设备的制造技术,而且着手研究和发展无线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目前世界上已经有
22、许多国家使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3 1。发达国家使用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是在不缺电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目前国际上已有几十个国家采用了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安装使用的终端己有几千万台,控制的总负荷约占世界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 0 以上。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已成为一项具有大量使用经验的成熟的实用技术。发达国家使用这项技术主要目的是改善电网负荷曲线,削峰填谷,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发电设备投资的效益,推迟电力设施的建设投资。国外正把注意力从一般的负荷控制转向配电自动化、需求侧管理和对电力市场的技术支持。2)国内负荷管理的发展情况我国从1 9 7 7 年底开始了电
23、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第1 阶段:负荷控制系统,仅限于满足负荷限电不拉路的基本要求,它独立于电力企业内部的其他系统,信息的一致性和共享能力差。第2 阶段:负荷管理系统,除满足基本的控制功能外,信息的采集功能进一步加强,如远方抄表、小电厂上下网及发电信息采集、催缴电费、购电等,系统的使用仅限于负荷管理部门内部。第3 阶段:负荷综合管理系统,系统的负荷控制仅作为一项基本的功能要求,信息采集的而更广,通信方式多样。随着电力供需矛盾趋向缓和,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作用逐步转向了建立正常的供电秩序、保障电网安全、营配管理等方面。系统增加了用电管理的功能,包括用电信息管理、远程抄
24、表、用电信息服务等功能。这些扩展的功能,提高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经济价值和生命力。在系统的数据处理方面也打破了以前的局限性,扩展了网络功能。为了更确切地表述这个系统,电力负荷控制系统遂更名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目前,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桥与不同的系统网络联结,将负荷管理系统的大量数据信息送到电力系统的管理网、调度网、营业网等,对于电网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政策性、地方性等因素的影响,用电管理系统一直缺乏规范、系统平2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前端和后端开发工具以及软件实现的功能参差不齐,不利于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鉴于目前国内负控系统和抄表系统的现状,并且伴
25、随着A D S L、C S D N 等新一代有线通信技术和G P R S、C D M A 等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以及C M N E T、A P N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应用这些新技术的新一代负荷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良好的发展。本文所研究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G P R S 终端,结合N U C L E U S 操作系统,采用G P R S 技术实现无线方式的接入,使终端能进行自动登录等功能,为电力负荷管理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因此,如何将G P R 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应用到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课题,值得研究。1 3 本文主要工作本文是关于A R M 和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RM GPRS 电力 负荷 管理 系统 研究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