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中间件的研究与改进.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中间件的研究与改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中间件的研究与改进.pdf(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中间件的研究与改进姓名:任化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指导教师:王芙蓉2008060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摘 要要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和竞争机制的逐步引入,电力市场对电力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电力企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快速、充分处理海量数据的一体化信息平台、有效的信息集成技术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有效的知识管理,即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集成平台。然而,电力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根据各业务部门的特定需求,分别安装和开发了实现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由于这些应用系统开发的时期、功能、和应用提供商不同,
2、同时各应用子系统关注电力对象的不同方面、对电力对象有自己专门的建模方法,使得各个应用系统在信息上成为相对孤立的“信息孤岛”,不能与其它应用系统交换数据或在企业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成,导致了诸如: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信息缺乏规划,存在多信息源和信息流失;信息提取率低下,知识获取不足等问题。论文以上述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中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当前主流电力企业信息集成解决方案的优缺点,给出了遵循 IEC61970 标准,基于中间件实现集成总线的集成方案,此方案既能以标准方式集成原有子系统,保护用户投资,又可使新子系统方便加入。各
3、子系统以松耦合的方式接入到集成总线中,可做到软件的“即插即用”。论文重点分析了集成总线所用中间件 Ice 对象定位功能的不足,结合电力系统特点引进 DHT 技术,给出了一个基于 DHT 架构的分布式对象定位模型,该模型继承了 DHT 本身强大的可扩展性及容错性,它将所有对象定位信息完全分布在整个系统中,克服了 Ice 的集中式对象定位机制中注册服务器节点瓶颈缺点,并给出了一种改进的DHT算法,基于改进的算法给出了分布式对象定位机制中对象定位信息的发布、查询以及维护算法,并对算法的合理性作出了分析;针对电力系统中受计算限制和受 I/O 限制两类业务同时存在的特点,分析了 Ice 线程池管理策略的
4、不足,并提出了一种旨在缓解网络 I/O 压力的多线程-多线程线程池管理策略,并对改进前后的性能做了对比测试。关键词关键词:信息集成;集成总线;中间件;对象定位;线程池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With further reform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 introduction of competition mechanism,higher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agility is required by power market,which makes electrical power
5、 enterprises have a information platform that can deal with amount of sea data effectively,quickly and adequately,knowledge of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is platform.However,electrical power enterprises installed and developed different subsystem according to particular demand of each bus
6、iness se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 to carry out function respectively.Because of different function,supply company and development period,these subsystems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t aspect of electric power object and build mold using exclusive method,which makes these subsystems form a“information i
7、solated island”.This island prevents them exchanging data or sharing information in enterprise scope,and causes too many problems such as:repeat the construction,waste of resources,leak of information and data source,inefficacy information gathing and shortage of knowledge obtain.This paper research
8、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electrical powe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o solve problems described above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ique.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current project,then gives a way according to IEC61970 standard,which not only can intergrate o
9、riginal subsystem in standard way,protecting customer investment but also could make the new subsystem join it in a convenient way.Each subsystem injects itself into the integrated bus in a loose coupling way,which can attain“pluy and play”of the softwa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bject location func
10、tion shortage of Ice used in integrated bus,and fetchs in DHT according to pow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then puts forward a kind of distributed object loc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DHT.This mechanism inherits the expansibility and fault toleration of DHT,it shares all workload to each node in system,w
11、hich can discard the bottleneck flaw in I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improved DHT arithmetic,and gives some arithmetics about location information release,query and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intenance based on this improved DHT,then analyzes their rationalit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co
12、mpute-bound and I/O-bound business both exist at the same time in power syste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Ices thread-pool strategy,and puts forward a kind of multithread-mulithread strategy to depress the pressure of network I/O,and do the perfoamance test comparison.Keyw
13、ords:information integration;integration bus;middleware;object location;thread poo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
14、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论文属于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 月 日 日期: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企业信息化1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传播信息资源的过程”。实现企业信息化2,就是企业充分运用通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现代
15、信息技术与装备,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和贮存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企业能否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决定着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整体素质的优劣和竞争优势的强弱。随着信息科学的崛起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与电力企业也逐渐被信息化3。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电力企业陆续开始计算机的单机应用,80 年代中期,相继进行单一业务范围的联机(网)专业应用和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在 90 年代,主要着手建设覆盖范围较大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调度自动化实用化、电能计量计费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用电营销管理自动化、客户服务中心和配电自动化等多种应用系统,出现了如故障信
16、息采集、电力交易、负荷控制、气象、雷电监测、运行方式等信息系统4。这些信息系统正在为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提供服务。然而现有电力企业信息化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5,主要表现在:1.缺乏有效的信息整合平台,信息集成度差。目前,电力企业中各业务部门为满足特定需求,已安装和开发了不同的应用子系统,如实现电网实时监控和运行调度自动化的 SCADA/EMS/DMS 系统6,实现自动绘图存储电力系统结构进行电力设备管理的 AM/FM/GIS 系统,实现电能自动计量计费系统(TMR)7,辅助资源管理和经营管理决策 ERP 系统8等。然而,这些应用系统各自关注电力对象的不同方面、对电力对象有自己专门的建模方法,相互
17、之间很少设计成能够进行自由的数据交换,使得各个应用系统在信息上成为相对孤立的“信息孤岛”9,不易与其它功能区域交换数据或在企业范围内实现集成。2.信息缺乏整体规划,存在多信息源及信息缺失问题。现有应用子系统在传统MIS 下已经进行了数据简单汇总,由于开发厂商和开发时间的不同,又多是在没有整体规划下分系统各自开发建设,使用了不同的软硬件系统平台、应用系统平台、开发工具、数据结构等,因而存在同一信息或数据对象来自不同的应用系统;另外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自动化和保护设备的高可靠性要求,电力系统中很多地方的自动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化和保护设备,以及数据测控设备都采用了冗
18、余配置,因而存在多传感器、多数据源和多信息源的问题。信息不唯一,给电力系统的监控、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混乱和麻烦。3.数据多信息少,缺乏基于统一信息平台的知识管理。随着各类计算机监控设备、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日益发展,电力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呈爆炸性增长。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电力企业的信息不能共享或不能方便充分共享,网络资源和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复投资、管理成本过高,管理系统不能或不便跨应用系统的生产业务流程管理,不能构造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不能或不便于管理层和决策层的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支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地从全局一体化这个角度去研究,全局范围内的信息充分
19、共享与唯一性、资源最大程度的公用、灵活方便的综合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企业生产业务流程的管理与控制、系统维护的方便性等,都是现代化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电力系统作为国家的支柱企业10,承担着国家的电力生产、电力管理任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使得电力企业更加需要一个既集成优化原有各应用系统,又能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应用集成系统,以获取实时的市场信息。如何将历史遗留应用与现有应用集成优化运行,以交换共享数据和资源,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如何保证开发的应用系统的开放性,即可移植性、可扩展性、易获得性和互操作性,以便与外系统实现互连互操作,是企业当前急待解决的
20、问题。1.2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信息集成系统需要整合不同专业的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因此必须考虑信息集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集成标准来规范信息接入、信息转换、信息存储、信息编码、信息访问等环节。国际电工委员会推出的IEC61970规范11-14是电力企业集成标准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此标准提供了电力系统模型框架,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化有了统一的标准。当前主流的信息集成解决方案15是:遵循IEC61970标准,以集成总线方式构架其集成系统。信息集成平台通过适配器与集成总线(也称消息总线或软总线)的配合,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传递。该解决方案以集成已有系统同时便于新系统接入为目的。企
21、业集成总线(Utility Integration Bus,UIB)16主要是实现基于CIM模型17-19的信息数据交换,解决各种采用不同语言和软件技术实现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UIB使得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一个系统(如设备管理系统)与另一个系统(如SCADA系统)在统一的信息模型表达方式(CIM)下通过标准的数据交换平台进行信息交换成为可能。UIB 遵循IEC61970标准,为电力企业提供先进的基于总线结构的数据集成架构,使不同平台的、异构应用系统信息能够集成和共享,有效地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企业集成总线分为UIB Application Server 和
22、UIBWrapper两个部分。UIB 应用服务器是一个统一的信息交互提供者和管理者,负责对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子系统进行消息数据转换,权限管理等。子系统所要做的是提供自己的特征描述(包括数据模式描述和消息接口描述),即可快速接入总线。UIB 封装器(UIB Wrapper)是提供各子系统同UIB 应用服务器通讯的方式以及和原有应用系统的连接方。由于采用标准化的“封装器”技术和基于CIM的数据转换,UIB支持电力企业已经存在的应用系统的集成,保护了用户的投资,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向国际标准平稳过渡的基础。数据模型上,采用 IEC 61070 所定义的 CIM 模型来传输。各个系统的数据交换采用服务
23、机制体现,即各系统通过访问服务来对其它系统的数据进行使用,实现了各个子系统的松散耦合。子系统和集成总线之间遵循标准接口 CIS20,从而使子系统和网络集成总线都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的数据调用方法都被封装成服务注册在 UIB 总线上,并且这些服务是根据电力企业信息集成的需要按照调用的权限进行管理和分配。因此,它可以屏蔽具体的网络细节,使得服务的提供者在提供服务时不需要知道谁是服务的使用者。同样,服务的使用者也不需要知道服务提供者的位置信息和运行信息。这种位置透明特性是电力企业集成总线 UIB 部署灵活的技术基础。具体情况如图 1-1 所示。CIM/UIB电力负荷数据管理系
24、统UIB Wrapper杠变负荷自动采集系统SCADA系统UIB WrapperUIB WrapperUIB WrapperUIB WrapperUIB Wrapper负荷控制系统应用分析系统用电营销系统 图 1-1 基于 CIM/UIB 的集成示意图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UIB 负责服务注册、对象定位、权限分配等,各个应用系统之间是松散的耦合关系,便于应用系统的动态增减,可扩展于不同的异构环境。当增加新的应用系统时,在做好该应用系统接入 UIB 总线的封装器后,只需向 UIB 中注册,即可完成新老应用系统之间以服务调用进行的信息交换。如图 1-2 所示.Net
25、 WindowsJ2EEunixUIB应用系统1应用系统2注册注册 图 1-2 应用系统接入的可扩展性 遵循 IEC61970 标准采用 UIB 技术的集成方案满足了电力企业保护客户已有的、正在运行的应用系统上的投资;减少在新的集成环境中增加新的应用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使得各个应用系统在一个集成环境下运行,实现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等需求,解决了目前电力行业许多问题,比如信息孤岛;单个系统某个功能无法被其它系统使用;数据格式不一致等。这种集成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内如上海、绍兴等信息化建设较早、较先进的电力企业,这种集成方案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企业信息 集成 中间件 研究 改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