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WLLC谐振式模块化通信电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3kWLLC谐振式模块化通信电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kWLLC谐振式模块化通信电源.pdf(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 1 3 3 0 6洳:j、嘻硕士学位论文浙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负载的多样化,特别是负载功率的多变性,以及人们对设备成本投入的最低化和阶段化,需要适用面更广,稳定性更高,还需要具备冗余性和可扩容性的电源与之相适应。这些都对传统的集中式电源提出了挑战,随着模块化分布式电源的技术发展,模块电源系统已成为现在和未来电源的发展趋势。本文以2 2 0 V 交流输入,4 2 v 一5 8 v 直流输出的A C D C 型模块电源单元为研究对象选用P F C+L L C 谐振回路为主电路拓扑。首先介绍了P F C 主电路和控制芯片,给山主要参数的设计,并介绍P F C 电路的保护和延时电路;然后分析
2、L L C 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讨论L L C 谐振变换器的主要特性给出主要参数的设计,并介绍了L L C 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案和控制芯片,再次介绍了均流控制方法,重点研究分析了最人电流均流法和限流最人电流均流控制,提出了非选择性哭同控制模式和选择性控制模式两种均流控制方案。最后设计制作2 2 0 V 交流输入,输山功率3 k W 的模块电源,并进行了不同谐振频率(4 0 k H z 与1 0 0 k H z)以及不同电路布局下的对比试验研究,以谐振频率为1 0 0 k H z 的模块电源为例,进行了并机均流试验研究,给出了试验波形和结果。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
3、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可能的改进方向。关键词:模块电源,P F C,L L C 谐振,限流最大电流均流法浙江大学硕j j 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T h ep o w e rs u p p l yw i t hr e d u n d a n c y,w h i c hh a sl a r g e re a p a c i t yo fo u t p u t,m o r es t a b i l i t ya n dm o r ee x t e n s i v ea p p l i c a t i o n,s h o u l db es u i t a b l ef o rt h ed
4、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o f v a r i e dl o a d,a n dm i n i m u mc o s t I t sac h a l l e n g et oc l a s s i c a lc o n c e n t r a t e dp o w e rS O u r c e,i n g e a d,t e c h n o l o g i e so fd i s t r i b u t e dp o w e rS O u r c ea p p e a ra n dd e v e l o p,w h i c hb e c o m eat r e n
5、 do fp o w e rs u p p l yd e v e l o p i n gn O Wa n di nf u t u r e T h i sp a p e rf o c u s e so na2 2 0 Va ci n p u ta n d4 2 V-5 8 Vd co u t p u t-m o d u l a r i z ep o w e rs u p p l y,c h o o s i n gP F C+L L Cr e s o n a n tc i r c u i ta sm a i nt o p o l o g y P F Cm a i nc i r c u i ta n
6、 dc o n t r o l l i n gI Ca r ed i s c u s s e df i r s t l y,a l S O,g i v i n gm a j o rp a r a m e t e r s d e s i g n P r o t e c t i n gc i r c u i ta n dd e l a yr e c o v e rc i r c u i ta r ed i s c u s s e dt o o T h e n,o p e r a t i o np r i n c i p l eo f L L Cr e s o n a n tc i r c u i
7、ti si n t r o d u c e d,i n c l u d i n g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L L Cr e s o n a n t,m a j o rp a r a m e t e r s d e s i g n,c o n t r o l l i n gm e t h o da n dc o n t r o l l i n gI CA f t e r,t h i sp a p e ra l s od i s c u s s e sc u r r e n ts h a r i n gm e t h o d,e s p e c i
8、 a l l ym a x i m a lc u r r e n ts h a r i n ga n do u t p u tl i m i t e dm a x i m a lc u r r e n ts h a r i n g F i n a l l y,am o d u l a r i z ep o w e rs u p p l yw i t h2 2 0 Va ci n p u ta n d3 k Wo a t p u tp o w e ri sc o m p l e t e d,t w oc o m p a r e de x p e r i m e n t sw i t hd i f
9、 f e r e n tr e s o n a n tf r e q u e n c ya n dd i f f e r e n tl a y o u td e s i g nh a v eb e e nd o n e M o r e,t w om o d u l a r i z ep o w e rs u p p l i e sw i t hs a m ep a r a m e t e r sa n dl a y o u td e s i g na r ec o m p l e t e df o rp a r a l l e lo p e r a t i o ne x p e r i m e
10、 n t T h er e s u l to fe x p e r i m e n ts h o w e df e a s i b i l i t ya n dd e f i c i e n c yo fm o d u l a r i z ep o w e rs u p p l yd e s i g n,a n dp o s s i b l ei m p r o v i n gd i r e c t i o n K e yw o r d s:m o d u l a r i z ep o w e rs u p p l y,P F C,L L Cr e s o n a n t,L i m i t
11、e dm a x i m a lc u r r e n ts h a r i n g浙江人学硕: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从2 0 世纪6 0 年代开始,开关电源技术产生并不断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功率半导体器件、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开关电源系统的集成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己深入到国民生产的各个领域。电源系统也从原来的集中式电源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分布式电源系统,即模块电源。所谓模块电源是指大功率的开关电源,由于器件容量的限制和增加冗余提高可靠性方面的考虑,一般采用多个独立的模块单元并联工作,采用均流技术,所有模块共同分担负载电流,具有扩容性和系统可靠性较高等优点。按照输出不同,模块电源有直流模块电源和交流模
12、块电源之分,本文主要讨论直流模块电源,以下简称模块化电源。在通信领域中,这种模块化电源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交换、传输、接入、无线、数据等通信以及监控设备,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模块化电源还正向高质鼍、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方向发展。1 1 模块化电源的发展1 1 1 模块化电源的发展趋势在电源的性能要求方面,随着通信产品的小型化,用电器电压的下降使得模块化电源开始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压大电流、低噪音、良好的动态特性以及宽输入范同等方向发展。在电源的结构方面,薄型化、模块化、标准化并以积木的方式进行组合的拓扑结构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 1 2 模块化电源的热点问题”1为了适应
13、市场的需求,模块化电源有几个热点问题:1)散热。热性能是影响模块电源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电源的散热处理很重要。2)电磁兼容。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完善的电磁兼容标准与认证体系,C I S P R 2 2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和测量方法规定了信息技术设备在0 1 5 到1 0 0 0 M H z 频段内的电磁干扰限值。我国信息产业部根据国际标准制定了Y D T 9 8 3-1 9 9 8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3)电源可靠性。可靠性现已成为电源设计的关键课题,直接影响到系统制造的最低成本。模块电源在不同温度、气流、湿度、振动条什下的性能都是设计电源时必须考虑的。4)标准化。
14、标准对电源产业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标准化可以缩短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并降低成本,但目前多数国内企浙江大学碗l:学位论文业采用自己的企业标准生产,按照自己的测试规范测试,各个行业标准也存在着技术指标落后、测试方法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导致业界没有统一、完善的设计、生产与检测标准,为了推动模块电源的技术进步,提供国内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的依据,制定科学的国家标准迫在眉睫。1 2 模块化电源系统模块化通信电源产品按照输入输山电压有A c D c、D C D C、D c A c 三种产品,本文主要研究A c D c 模块化电源,下文出现的模块化电源都特指 C I)C 模块化电源。1 2 1 多模块电源供电系统相
15、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分布式电源系统(多模块电源系统)利_【j 多个中小功率的电源模块并联来组建积木式的人功率电源系统:在空间上各模块接近负载,供电质昔高,通过改变并联模块的数餐来满足不同功率的负载,设计灵活。每个模块承受较小电应力,开天频率比较高,从而系统的功率密度也比较高。图1 1 多模块电源供电系统结构图图1 1 是多模块电源供电系统结构,一般各个模块电源都是可热插拔式,并且为了保证整个电源系统的稳定性,会备有N+n 个模块电源,n 个模块电源作为后备模块,在一些模块中如果有出故5 亭退出L 作的模块电源时,后备模块就相应的自动代替故障模块,从而增加了电源系统的冗余性利可靠性。2浙江人学
16、硕I:学位论文1 2 2 单元模块电源的整机电路结构单元模块化电源的结构和普通的直流电源类似,主要有单级和两级两种结构方式。单级结构的模块化电源,由电网接入交流电,经不控整流送D e D e 功率级转换后,输出设定的稳定直流电压或稳定直流电流,如图1 2。交输交输-整流P F C滤波a)单级P F C 结构整流D C滤波D C-直流输出直流输出b)整流滤波D C D C 单级结构图1 2 模块化电源单级结构两级结构的模块化电源一般用丁-大功率电源系统,电网接入交流电,整流滤波经P F C级进行功率冈数校止后再送D C D C 功率级转换最后输出稳定直流电压或稳定直流电流,如陶1 3。交输直流输
17、出图1 3 模块化电源两级结构以上两种结构相比而言,在模块化电源中由于要适应扩容后的大功率要求以及小电压人电流的发展趋势,两级结构应用得更频繁,另一方面考虑要满足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对功率因数的要求,两级方案也是模块化电源更合适的选择。1 2 3 模块化通信电源的D C D c 变换器拓扑结构”-1”在确定|卜两级方案后,P F C 级的电路拓扑一般采刚比较通埘的B o o s t 拓扑结构,交流输入后,4 0 0 V 左右直流电厍稳压输出。而模块化通信电源的D C D C 功率级,比较常用的电路3浙江大学琐上学位论文拓扑结构有以F 几类:在低功率电源中,主要是单管正激和
18、单管反激拓扑结构等;在中高功率电源中,主要是推挽、半桥、全桥、双管止激以及半桥或全桥的谐振拓扑结构。r 文将针对这儿种电路拓扑结构进行讨论和I 比较。A 正激式变换电路结构L P F c:l。到;卜fJ dV o u t图1 4 单管止激式变换器原理图止激D C D C 变换电路有多种磁复位方法如R C D 复位、L C D 复位、舣开关管复伉、有源箝位等复位方法,按照不同的复位方法能衍生山多种不同的止激交换器电路。l 篁|1 4 中是基本单管正激变换器,它所应用的元什比较少,电路结构比较简单,有比较好的转换效率。但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一些缺点:(1)正激变换电路中的功率管是硬开关,在高频和小型化
19、方面有局限性,同时由丁输出功率的增加,会加人功率管的电流应力,硬开关的缺点也更加突出,因此对丁这种硬开关的单管正激变换电路只适合工作于低功率范围;(2)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比较高,一般是两倍的输入电压。有源箝位止激变换器能够实现Z V S,但电路比较复杂,成本提高,而且也不容易在输出大负载的时候保证Z V S。双管正激变换器是现时比较常用的正激式变换器拓扑中的一种(图1 5),其开关管上电压应力为一倍的输入电压,而且不需磁复位绕组,同时,与桥式变换器相比,双管正激变换器不存在桥臂直通的危险。双管正激变换器有以下的缺点:(1)它最大占空比为0 5,因此变压器副边输出的是半波信号,与
20、半桥变换器输出是全波信号相比,磁芯的利埘率低,所需的输出电感和输出电容值较大,体积也较大;(2)由于舣管正激变换器的开关器件为硬开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效麻,会给原边带来一个较高的电流尖峰,因为线路漏感的存在会对电路其他信号产生干扰。4浙江大学母I i:学位论文VB 反激式变换电路结构图1 5 双管正激式变换器原理图P F c 广卜J 蛩V o u tV o u t圈1 6 反激式变换器原理图反激式电路相对于止激式电路,其所用元什更少,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也比较低,冈此反激变换器能适合在多路输出场合中使用。图1 6 中为撮基本的反激变换器拓扑,它通过副边R C D 复位,元件利埘率较高,变换效率比
21、较高。反激电路结构的缺点在于:(1)由于能晕均需经过变压器储能再传输给副边,这使得反激变换器也只能适_ H j 于小功率场合;(2)由于副边二极管上电流是断续的,因此输出电容上会有较大的电流纹波,电容E S R上的损耗由此增加。C 推挽式变换电路结构推挽式变换器的工作频率可以比较高,因此变压器和输出滤波器的体积可以比较小,相对桥式变换器,推挽式变换器也不存在直通的危险。这种变换器的缺点主要在于:(1)存在直流偏磁,由丁:上下管交替开关,使变压器磁芯交替磁化与去磁,而电路的不完全对称会导致变压器原边的高频交流电压上叠加一个比较小的直流电压,如果作川时问浙江大学琐1 学位论文长,容易使变压器单方向
22、饱和,导致器件损坏;(2)开关管上最大电压鹿力为两倍的输出电压,使得开关管的选择和输入电压范围受到限制。JL lj:P F Cl:一JLJ!:k,“图1 7 推挽变换器原理图D 对称半桥式变换电路结构lJJr一日叫LJ jj图1 8 小桥变换器原理图与推挽式变换器的开关管上承受电压是两倍的输入电压相比,对称r 桥变换器的开关管上承受的电压是输入电压,因此用于较高的输入电压。对称半桥变换器的缺点主要在丁I:原边存在的漏感会带米复位电压和占空比丢失两个问题,复位电压的存在,使得在设计电路时要对最人占空比进行限制,以留出复位电压的时间。占空比的丢失则使得有效占空比减小,为了得到所要求的电压,必须提高
23、变压器的原副边匝比,从而导致原边的电流增加,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增加,通态损耗加大,以及副边整流桥的耐压值耍增加。在半桥拓扑结构中,还有不对称、F 桥拓扑。不对称、|,桥变换器可以利用变压器旃l;感和M O S 管结电容之间的谐振实现Z V S,但由于Z V S 的条件和负载有关,在轻载下不容易实现Z V S。E 全桥式变换电路结构6浙江人学觏士学位论文P F C:一J叠、_ J a。l厂一_ J 刍2扣;bV o 一L j。图1 9 全桥变换器原理图全桥变换器根据控制方式主要有3 种:双极性控制、有限双极性控制和移相控制。这3种控制方式都是P w M 控制。与对称半桥式变换器类似,其开关管上的电
24、压应力为输入电压,并且可以实现Z V S、Z C S、Z V Z C S 的P W M 控制,但是在低乐输入时峰值电流较高。F 谐振电路结构全桥和半桥谐振变换器在=作原理上类似,区别在丁谐振同路的输入端电压,全桥的谐振回路输入端平均电压为D C D C 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而半桥的谐振同路输入端平均电乐为其一半,因此在开犬管的电流应力上全桥谐振变换器要比学桥谐振变换器小,但全桥拓扑在开关管数量上要多一倍,成本较高,考虑剑功率等级和设计成本,根据不同廊川选择合适的拓扑。比较各种方案后及设计的参数范围,本文选择的是不对称、F 桥谐振拓扑,关于各种不对称半桥谐振回路的讨论将在第三章给出。1 3 本文的
25、主要研究内容本文所要研究的单元模块电源是中功率、可热插拔式模块电源,其性能参数主要如下:满载功率:3 0 0 0 W;输入电压:交流1 6 5 V-2 6 5 V;输出电压:直流4 3 V-5 8 V;功率因数:0 9 9;转换效率:9 0:电路拓扑结构采用两级式,P F C 级电路为B o o s t 结构,由U C 3 8 5 4 控制芯片P W M 控制;7浙江大学硕L 学位论文D c D c 级电路为不对称、F 桥L L C 谐振拓扑,采埘C 1)4 0 4 6 控制芯片调频控制。本文将对模块化电源的设计进行研究。介绍C C M 模式的B o o s t 型P F C 的控制电路设计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kWLLC 谐振 模块化 通信 电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