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改造的可行性研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改造的可行性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改造的可行性研究.pdf(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姓名:周富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核能和核科学技术指导教师:匡波;黄海飞20090501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第 I 页 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 岭澳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设计额定功率为 990MW,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其汽轮机高压缸隔板设计通流面积偏大 57,保守估计导致机组少发电 7.5WM。为解决此问题,需进行汽轮机高压缸通流改造,把原隔板更换为通流面积减小的新隔板,使汽轮发电机机组出力至少提高5.5MW。由于电站系统设备的设计冗余,机组 1的功率提升对一般系统设备影响有限。而自电站投产以
2、来,发电机就存在温度偏高的问题,因此发电机是限制机组出力提升关键因素。本文对机组功率提升后,影响发电机安全运行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汽轮机高压缸通流减小后,汽轮机高压缸一级前进汽压力会升高,从而影响相关的机组运行控制系统:反应堆棒控系统(RGL)和汽轮机调节系统(GRE),本文对此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对于电站投资较大的改造,利用动态收益的原则,本文对机组提高出力改造进行了成本利益分析,通过改造投资,维修成本,仓储成本,发电收益等多方面的分析比较,得出了改造的经济可行性结论。本文通过对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改造的综合性分析,提出此改造对发电机安全运行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对运行控制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修改刻度控制曲线予以解决;经过改造的经济利益分析,改造的 收益大于成本,从经济的因素考虑也是可行的。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第 II 页 关键词:关键词: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可行性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第 III 页 FEASIBILITY STUDY ON TURBINE POWER OUTPUT INCREASE OF LING AO NUCLEAR POWER STATION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turbine with the rated
4、 output of 990MW in Ling Ao nuclear power station,it is found that diaphragm in the HP cylinder of turbine has 5%-7%higher designed flux area,which,conservatively,will cause the generators output drop by at least 7.5MW.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defect,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turbine high cylin
5、der flux area by replacing diaphragms,which would increase the turbine output by at least 5.5MW.Because of the redundant design of equipments in nuclear power plant,the one percent of turbine output increase will have limited influence on common equipments,but do have obvious impact towards generato
6、rs output.In this thesis,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impacts towards the generator after output increase has been carried out.Meanwhile,the decrease of turbine HP cylinder flow flux will cause increase of the 1st stage inlet pressure of turbine that would further influence the rel
7、evant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unit,including Full Length Rod Control(RGL)and Turbine Governing(GRE).The thesis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nd puts forward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For modification projects with high investment,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ynamic benefit,the thesis makes detailed
8、benefit-cost analysis on the modification project of turbine output increase and receives the conclusion of economical feasibility of the modification project by comparing and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第 IV 页 analyzing such many aspects as modification investment,maintenance cost,warehouse cost,genera
9、ting benefit and so on.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turbine output increase modification of Ling Ao nuclear power station,the thesis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odification influence on the generator is acceptable and the influence on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may be eliminated by correct
10、ing the calibration curve,and the result of benefit-cost analysis with benefit exceeding cost shows that the modification project is also economically feasible.Key words:Ling Ao Nuclear Power Station,Steam Turbine,Output Increase,Feasibility Study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
11、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周富涛 日期: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12、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周富涛 指导教师签名:匡波 日期:年 月 日 日期: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1 页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需求,在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昂的情况下,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仍然是能源需求的主要提供者,因此我国已经把节约能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 2008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其把推动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指出,“能源资源问题是
13、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节约能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快建立能源资源技术支持体系,加大国家对能源资源技术开发资金的投入,加紧研究开发影响未来能源资源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源”。为适应我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14、,国家对核电发展的战略规划由“适度发展核电”调整为“积极发展核电”。在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中,国家确定了“核电装机容量要在2020 年达到 4000 万千瓦的目标,并要求统一发展技术路线,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努力形成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再建核电机组 12 台(岭澳二期,阳江一期,宁德一期,红沿河一期,秦山二期扩建),在建装机容量超过 1000 万千瓦,已成为世界在建核电站最多的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建核电站所使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相对于新建核电站,在运核电站在成本压力逐渐增大,竞价上网逐渐推广的情况下,发电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在运核电站设
15、备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其机组出力,已成为在运电站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普遍采用的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发电厂竞价上网的压力随之而来,核电站运营者不得不面对发电成本的压力。世界核电复苏在即,国际铀价从现货价每磅八氧化三铀 10 多美元涨到最高 2007 年每磅八氧化三铀 136 美元,目前其期货价稳定在每磅八氧化三铀 70 美元的水平。1一般情况下,核燃料成本在核电站发电成本中占有的比例约 27左右。对于核电站,其换料周期和换料数量是固定的,如果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机组的出力,则在燃料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发电量,就降低了单位电价的发电成本。根据功率提升幅度
16、和方法,美国核管会(NRC)将提升功率分为 3 类2:第一类是测量精度改进(MU),该类主要是通过提高给水流量的测量精度来提升额定功率,提升幅度一般小于 2%。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2 页 一般是安装西屋公司设计的精度为 0.6%的超声波给水流量计 CROSSFLOW UFM,据此就可以将堆功率提升 1.4%;第二类是设计余量利用改进(SPU),该类主要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系统和设备的设计余量来提升功率,其提升幅度就取决于这些设计余量,但一般小于 7%。其涉及的改进主要是设定值的修改(比如一回路稳压器和蒸汽发生器高低压或水位定值等),并没有重大系统和设备的改进或更换。第三
17、类是大幅度功率提升改进(EPU),幅度大于前面的 SPU,现 NRC 已批准的最大的提升幅度为 20%。该类可能涉及重大设备的更换或改造,比如蒸发器 SG、汽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等。对于我国的在运核电站,机组运行时间相对美国核电站较短,系统设备相对较新,核岛系统在短时间内花费较低成本进行改造,以提高机组出力的可能性及必要性较小。而常规岛汽轮机由于设计时计算的误差,往往存在较大的裕度,随着汽轮机设计及计算水平的提高,目前已经可以较为精确的进行汽轮机通流计算。通过修改汽轮机通流的设计,可以较大的提高机组的出力,增加发电量。同时,汽轮机通流改造不涉及核安全的因素,评估及审批流程较为简单,方案确定后
18、,可以很快在现场实施,机组提高出力的收益可以在短时间内予以显现。1.2 课题研究的工程需求和现实意义 岭澳核电站汽轮机组额定电功率 990MW,以大亚湾核电站汽轮机(额定电功率 984MW)为参考机组设计,并利用先进技术对汽轮机转子和冷凝器进行了局部改进。岭澳汽轮机高压转子采用 R24 叶型整体自带围带预扭叶片代替原来大亚湾的铆接围带叶片,其动叶顶部是平滑的斜面,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叶片蒸汽弯应力,消除了围带连接片出现裂纹的隐患,增强了设备可靠性;另一方面新叶型使流道光顺,提高了叶片效率,机组效率由 33.9%增加到 34.1%。对应的机组出力提高了 6MW。同时岭澳核电站冷凝器也进行了优化,钛管
19、布置由大亚湾的椭圆形改为了手掌型,传热效果更好,在额定热功率的情况提高了冷凝器的效率。相对大亚湾机组,经过优化后的岭澳核电站冷凝器,在夏季可以给机组带来 7-9MW 的电功率优势,在冬季时大约有 1-3MW 的电功率优势。可以看出,ALSTOM 在设计岭澳核电站机组时留有较大的裕度,按照上述值计算,岭澳核电站的设计功率最大应该能够达到 997999MW。而在岭澳核电站投产后,其实际电功率只能达到 990MW 的保守设计值。究其原因,是由于岭澳核电站汽轮机高压缸通流面积偏大 5-7%。核电汽轮机具有容积流量大、等熵焓降相对较少的特点,等熵焓降损失对汽轮机出力影响很大,由于汽轮机高压缸通流面积设计
20、偏大,高压缸一级前的进汽压力比设计值降低,为保证进入汽轮机的热功率不变,汽轮机高压调节阀将关小(否则流量变大,热功率变大),造成主调节门节流损失增大,汽轮机高压缸级效率降低,最终影响机组出力,导致岭澳核电站机组电功率只达到 990MW,偏离了预期目标。对于岭澳核电站系统设备本身,都是按照百万千瓦机组进行设计的,这些系统设备的设计冗余具备把机组功率向上提升的空间。对于外部电力市场,由于核电机组功率大,运行稳定,基本处于机组满发状态,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机组出力,即使是几个兆瓦,也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3 页 岭澳核电站汽轮机高压缸通流面积偏大,从而影
21、响机组出力的原因已比较清楚,解决此问题仅需更换汽轮机高压缸隔板,减小通流面积即可。其结果是在燃料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投入较少的改造成本,就可以有效提高机组出力,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岭澳核电站汽轮机提高出力改造的可行性研究,据是必要而有现实意义的。1.3 国内外现状 1)提高汽轮机出力改造的目的 核电站一回路的水经核反应堆加热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对二回路中的水进行加热变成水蒸汽进入主汽轮机,经过主汽轮机静叶降压加速的蒸汽汽流冲击汽轮机转子动叶,使汽轮机转子带动发电机转子一起旋转,从而在主汽轮机中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4 汽轮机通流部分是指由汽轮机隔板静叶片和转子
22、动叶片组成的蒸汽通流做功的通道,对通流部件进行改造将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的做功能力。一般来说,汽轮机的通流设计每隔 20 年就会有一次比较明显的技术进步,如汽轮机的末级叶片长度从最初的四十几厘米发展到现在的近一米,导致汽轮机的排汽余速损失更小;汽轮机的叶型从最初的直叶片到简单弯扭叶片再到联合弯扭成型后加载叶片,导致叶片两端的根部损失更小;汽轮机的轴封从最初的齿型密封到蜂窝密封再到刷式密封,导致汽轮机的轴向漏汽损失更小。提高汽轮机出力改造的常用方法是保留汽缸及转子,更换隔板、动叶、汽封等蒸汽通流部件。目前国内核电站的 3000rpm/min 全速汽轮机大多为 80年代末的成熟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23、?低压缸末级叶片太短,导致余速损失太大,如果将末级叶片换成稍长的叶片,末级通流面积将大大增大,余速损失将大幅减小。另外,还可以通过对低压缸末级扩散器进行优化设计,减小排汽损失。如果对低压缸末级叶片和扩散器进行改造,可以提高机组出力510MWe。?国内全速汽轮机高压缸采用的是传统二元流设计技术,而实际叶片级中的流体流动呈强烈的三元特征,这导致采用二元流设计技术的汽轮机高压缸与采用三元流设计技术的汽轮机高压缸效率有一定的差距,100 万千瓦级汽轮机高压缸采用二元流设计技术比采用三元流设计技术出力差别可以达到 1015MWe。?低压缸末级叶片由于是汽轮机中最长的叶片,全速汽轮机与半速汽轮机相比较,高
24、转速对低压缸末级叶片的影响最大,汽轮机长期运行可能造成叶片根部发生裂纹,影响汽轮机的安全性。在不改变核电站核岛热功率输出的情况下,通过汽轮机通流部件的升级改造能够在投资不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汽轮机的出力水平,降低单位发电量的热耗,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2)改造的主要原理和技术途径 汽轮机技术的重点是通流部分设计,在汽轮机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机组容量很小,叶片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 4 页 一般是短叶片、直叶片,叶型也较简单,缸效率一般只有 40%50%左右;随着机组容量和参数不断提高,叶型采用流线型,汽缸效率提高到 70%左右;在三四十年前汽轮机技术发展到三元流动
25、理论,叶型采用流线型变截面叶片、扭叶片、长叶片等。采用三元流场设计技术应用于高压缸、采用较长的末级叶片应用于低压缸、采用新型扩散器应用于排汽口是提高汽轮机出力改造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外主要有以下几种三元流场设计技术:?弯扭联合成型技术 传统的叶片采用单纯扭转成型技术,不能减少汽道两端壁的附面层,而采用弯扭联合成型技术的叶片,能够通过叶片的弯曲,使蒸汽在叶片两端通流少,在叶片中间通流增多,这样就能够有效减薄端壁附面层从而降低二次流损失。?斜置静叶技术 斜置静叶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减少静叶根部的二次流动及相应的损失。正倾斜的静叶在其根部产生一个径向负梯度,在负梯度的作用下,壁面附面层被吸入主流导致其减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电站 汽轮机 提高 出力 改造 可行性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