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12(1).pdf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1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12(1).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移动通信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 B 1 5 8 4 2 一 1 9 9 5 Mo b i l e r a d i o e q u i p me n tS a f e t y r e q u i r e me n t s a n d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s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设备的防有害损伤、电击、辐射等安全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防触电保护类别(见G B/T 1 2 5 0 1 电工电子设备按触电保护分类)的移动业务用的天线通信设备,以及设备正常工作
2、所必需的任何辅助设备。包括组合单元和匹配网络,天线系统及馈线,也包括遥控装置以及专用或公用电话的转接装置。但不包括与移动台或固定台外接的电源设备和电池充电器。保证在操作和进行正常调整时以及在查找故障和维修设备过程中,对人员的安全。保证当设备在正常工作和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某一特定故障条件下工作时,对人员的安全。所有要求,不保证当设备在非正常使用时,对其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是用以检验其在正常条件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工作时,设备是否满足本标准的安全要求应以具有代表性的设备进行这类试验,以确定是否满足本标准的安全要求。本标准的使用不仅限于定型试验,它也适用于设备安装之后的验收试验、设备部件更
3、改之后的试验以及为了保证设备在整个寿命期间的持续安全性以适当的时间间隔所进行的试验2 引用标准G B 2 4 2 3 电 工电 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 B 2 8 9 4 安全标志G B 4 2 0 7 固 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 漏电 起痕指数和耐漏电 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G B 4 7 9 3 电 子测量设备安全要求G B 5 1 6 9 电 工电 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G B 5 4 6 5.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 B 8 8 9 8 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 B/T 1 2 5 0 1 电 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的分类3 术语3.1 电气安全 e l
4、e c t r ic a l l y s a f e 如果部件不会引起有害电击或射频皮肤烧伤,则该部件在电气方面是安全的。部件的电气安全条件是: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5 一 1 2 一 1 3 批准1 9 9 6 一 0 6 一 0 1 实施G B 1 5 8 4 2 一 1 9 9 5 当用内阻不小于1 0 k C 1/V的仪表测量时,在该部件与地之间或者该部件与其他任何可触及部件之间的峰值电压,不超过7 2 V,b 当峰值电压超过 7 2 V时,对电流和电容两项参数的限制分别按表 1 和表2 规定 表 1 电流极限最大值频率 电流(峰值)k Hz mA 直流 2 1 0 0 7 0 注
5、:f表示频率,以k H:为单位。表中电 流是在该部件与地或者其他任何可触 及部件之间申 接一 个 2 k A 无感电阻测 得的 表 2 电容极限最大值电压范围(峰值)电容 V I S 7 2-4 5 0 0.1 4 5 0 1 5 0 0 0 4 5/U 1 5 0 0 0 6 7 5 0 0 0/Ua 注:U表示峰值电压,以 V为单位 表中电 容极限最大值 是该部件与地或者 其他任 何可触 及部 件之间的电容,峰值电压 是用内阻不小于 1 0 k a/V的仪表测得的3.2 爬电距离 c r e e p a g e d is t a n c e i n a i r 沿两导电部件之间的绝缘体表面
6、在空气中测得的最短距离3.3 间隙c l e a r a n c e in a i r 两导电部件之间在空气中测得的最短距离。3.4 手动 b y h a n d 不需要用工具、硬币或任何其他物品进行的操作。3.5 可触及部件 a c c e s s i b l e p a r t 用G B 8 8 9 8 所述的标准指形试验杆,沿任意方向以不超过 5 0 N的力擂入时能触及的,或与标准 指形试验杆间的间隙小于附录A(补充件)规定的部位。3.6 机壳e n c l o s u r e 放置可能有危险设备的隔离装置,除经该装置的门 或可拆卸的盖板等专门提供的通道之外,不能 进入其内部。3.7 安
7、全装置 s a f e t y d e v i c e 用于保护人员免受可能伤害的任何部件或元件。3.8 带电部件 l i v e p a r t 是指与其接触或接近可能引起明显触电的部件。3.9 电网电 源 s u p p l y m a in s 工 作电 庄高 于3 4 V(峰 值)且不 仅 用于 对一 种设 备 供电 的 任 何电 源。3.1 0 额定电 源电 E r a t e d s u p p l y v o l t a g e 制造方设计设备时规定采用的电网电源电压或电网电源电压范围(三相电源是指线间电 压)。3.1 1 与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部件 p a r t c o n d
8、 u c t i v e l y c o n n e c t e d t o t h e s u p p l y m a in s 设备中与电网电 源电 气连接的部件。设备不接地,该部件通过2 k d l 电阻器与电网电源的某一极G B 1 5 8 4 2 一 1 9 9 53.1 23.1 33.1 43.1 53.1 63.1 73.1 83.1 93.2 03.2 13.2 23.2 33.2 43.2 53.2 63.2 73.2 8接通时,在电阻器上产生的电流大于0.7 m A(峰值)。电 源 设备 p o w e r s u p p l y从电网电源吸取电能的设备,该电源系对一个或
9、多个其他设备供电。电 源 变换 器 b a t t e r y p o w e r a d a p t e r用于代替移动无线设备供电电池的电源设备移动 通信 设 备 m o b i l e r a d i o e q u i p m e n t在移动通信业务中使用的无线发射或接收设备及系统。移动 通 信设 备的 类型 t y p e f o r t h e m o b i l e r a d i o e q u ip m e n t移动业务用的通信设备按其用途可分为A,B,C三类:A类:基地设备;B类:移动设备;C 类:便携设备。不同类型的移动无线设备适用不同的安全要求见附录B(补充件)。基
10、地设备(A类)b a s e e q u i p m e n t(T y p e A)用于固定或非固定基地台的发射机或接收机,或发射机和接收机二者组合的设备。移动设备(B类)m o b i l e e q u ip m e n t(T y p e B)移动电台中的一种发射机、接收机或收发信机,还包括双工器。便携式载体设备(B 类或C类)p o r t a b l e v e h i c l e e q u ip m e n t(T y p e B a n d C)是一种临时安装在载体上,能够利用载体上的电源和天线进行工作,而当手持或个人携带时也能够利用自含电源和天线进行工作的移动设备。便携设备
11、(C类)p o r t a b l e e q u i p m e n t(T y p e C)利用自含电源和天线进行工作的手持或个人携带的移动设备。接线 装置 t e r m i n a l d e v ic e用于与外部导线或其他设备进行连接的部件,可含有几个接点。安全 接地 端子 s a f e t y e a r t h t e r m i n a l为了安全原因,供必须接地部件连接用的端子。连续工作。o n t i n u o u s o p e r a t io n在制造方推荐的额定负载条件下,发射机以额定射频输出功率和接收机以额定音频输出功率状态下工作。M,隔s作 i n t e
12、 r m i t t e n t o p e r a t i o n发射和接收以一定的工作时间间隔交替的工作状态,在此间隔中设备尚未达到设计所允许的最终温度注:所有单工设备均 按这种模式工作,时间间隔可用所占 全部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表示,如“1 0-1 0-3 0 ,意指 1 0%发射,1 0 接收,8 0 守候。基 本绝 缘 b a s i c in s u l a t i o n对带电部件的防触电提供基本防护而加的绝缘。附加绝缘 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 i n s u l a t i o n对基本绝缘所增加的独立绝缘,以便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时仍能防触电。双重绝缘
13、 d o u b l e i n s u l a t i o n包括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加强绝缘 r e i n f o r c e d i n s u l a t io n对带电部件所加的单独绝缘系统。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其防触电作用相当于双重绝缘。相比 漏电 起 痕指 数 c o m p a r a t i v e t r a c k i n g in d e xG B 1 5 8 4 2 一 1 9 9 5材料能承受5 0 滴液滴不出现漏电起痕的最高电压值。4 正常使用条件和故障条件4.1 概述 在 设备 规定 的所 有 环境 条件 下,或 如经 受单 独 规范的 考 核而 处在
14、更严 格的 条件 范围内,均 应满 足 本标准的下述安全要求。本章提出了设备可以工作而对人员无危险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故障条件范围,当设备在 4.2 条给出的正常使用条件下工作和发生4.3 条列出的初始故障时,应满足本标准的安全要求。4.2 正常使用条件 a 设备的环境大气条件如下:温度:1 5 -3 5,相对 湿度:4 5 一 7 5 0 o;气压:8 6-1 0 6 k P a,上述条件经制造方与使用方协商,可以制定更为严格的范围。b 电源电压和频率应在设备的设计范围之内。c 对于交流供电的设备,电 源电 压波形应是基本正弦波(见G B 4 7 9 3 中的2.3.7 条)d 对于交直流两用的
15、设备,两种电源要分别单独供电。e:如果有安全接地端子或接点,应与地可靠连接。其他接地端子也均应可靠接地。f 如果有出入的门和盖板或其他防护罩,均应关闭 或固定在其位置上。9 设备工作于设计所规定的任何位置上。h 设备控制器在任何工作位置上均可触及。.l 设备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任何输入和输出信号条件下工作。k 凡设备正常工作不使用的连接器均应加以防护(例如塑料罩)。4.3 故障条件 工作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设备,当出现下列。至e中的一个故障和伴随发生的任何相关故障,即为工作在故障条件下。诸初始故障可按任何适当次序依次发生。a 当爬电距离小于附录A(补充件)的规定时,通过爬电距离短路。除非绝缘符合6
16、.4 条规定 b 当间隙小于附录A(补充件)规定时,通过间隙短路。c 通过检查设备和分析电路图,认为有潜在危险的任何元器件失效。除非已 知该元器件经与其在设备中使用条件相适应的试验验证符合安全要求。d 射频输出端失配超过规定值,包括开路和短路任何功率输出连接器短路。e 任何冷却系统失效。5 元器件和结构5.1 概述 本章的目 的是保证设计和制造的 设备在整个寿命期间确保人员的安全。如本标准中未给出试验方法则应采用外观检验,也可采用功能试验。5 2 元器件5.2.1 一般要求 元器件的负荷在正常条件下不应超过其额定值,在故障条件下也尽量不超过其额定值。已知经过与元器件在设备中使用条件相适应的试验
17、验证符合安全要求的元器件,可不必进行试验。凡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元器件,则必须在设备内部或设备外部(与元器件在设备内部使用条件相当的条件下)经受试验,受试元器件的数量应由 制造方与 使用方协商G B 1 5 8 4 2 一 1 9 9 55.2.2 连接器 a 连接器应设计得不会因误接而造成危害 例如,非电源用的电路连接器不能被用作电网电源连接器,而电网电源连接器也不能被用作任何其他用途,如用于低电源或信号电路。b 连接器的结构应能防止接入其内的裸线和任何其他部分相接触。c 连接器和内部辅助接点(如监测点)与其他电路之间的间隙和爬电距离应至少是附录A(补充件)规定值的两倍。d 带有不可拆卸的软线和
18、电 缆的连接器应符合G B 8 8 9 8 的 要求。5.2.3 开关 每台移动无线设备应具有单独的电源开关 电源开关的通断位置指示应清晰可见。容许设备的一些部件如存贮器((P R O M,R O M等)和微处理机的部件,在电源开关处于断位时仍可供电。5.2.4 熔断器 熔断器中的熔断元件应封装,熔断器的型号和额定值应标在其固定部件上或标在熔断器附近。装在移动无线设备电网电源线内的导线熔断器的型号和额定值应标在供电电缆进入外壳的附近5.2.5 易受腐蚀部件 设备的结构应保证任何部件由于腐蚀失效不会引起对人员的危害。部件的受腐蚀试验,由制造方与使用方商定。5.3 结构5.3.1 一般要求 a 设
19、备应尽量采用非易燃材料,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安全。b 在由于电气连接松动可造成危害的地方,其固定程度不应依赖于绝缘材料所受的压力。兼作电气和机械连接的螺钉,应充分锁定。c 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的运动部件,应加以充分的防护。此要求也适用于载体内安装移动设备所需的辅助机械设备。d 由遥控启动的部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可能的伤害。e 设备的机械设计应减少对人员造成的可能伤害,如锐利毛边、突出的棱角、散热器以及由于弹簧和便携设备、便携式载体设备的天线释放势能等所引起的伤害。应在适当的地方标有警告标志。此要求也适用于设备的任何辅助部件。如电台支架、话筒和其支架以及扬声器等。关于汽车内部设备的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设备 安全 要求 试验 方法 pdf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