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改造设计——以来安城南交叉口为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改造设计——以来安城南交叉口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改造设计——以来安城南交叉口为例.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形交叉 国交通信号控制改造设计 技 术与方法 环形交叉 口交通信号控制改造设计 以来安城 南交叉 口为例 周 广,王建军,陈永茂,过 秀成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 1 0 0 9 6 摘要:结合安徽省来安县城 南环 形 交叉 口的改造 工程 实践,分析 比较 几种 改造 设计 方案,提 出环 形 交叉 口改信号控制 交叉 口具体 方案,并利 用微观 交通仿 真软 件进 行效 果评价。改造设 计 显著提 高了交叉 口的通行效 率。关键词:环形 交叉 口;改造设计;交通组 织;仿 真 安徽省来安县城南环形 交叉 口位 于来 安城 区,是 原省道与城市出入 口道路 的交汇点,为5路交叉 口。随
2、着城区范围的不 断扩大、省 道 3 1 2的南 迁,南北 向的 建 阳路 已成 为来安 中心城 区重 要的对 外道路,承担 来 安县主要的出入城交通 需求,加之来 安城 区南北 向交 通干道偏少,导致 南北 向 的交通压 力集 中于此,造 成 近年来交通流量持 续 增长。此外,其周 边 多为居住 生 活区,每日出行高峰 时段各 类非机 动 车、行 人交通 混 行于交叉 口内部,带来 了更 大 的通 行压 力。在缺 乏有 效的交通控制设施 与交通管理 措施 下,该 环形 交叉 口 已成 为来安南大 门的交通瓶 颈,极 大地 制约 了城 市经 济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出行质量,改造迫在眉睫。1
3、现状概况及 问题分析 1 1 现状交叉 口及周边环境 城南环形交叉 口现状渠化 图及相交道 路现状 分别 见 图 1 和表 1。交叉 口东、南、西 3侧道 路均 为双 向 4车道,仅 北进 口道 为双 向 2车 道道路,呈现“3宽 1窄”的形 态。环交东南进 口为单 车道 的小岔路,路 口并 未进行 任何渠化措施,与主路相 交时路权不 明。环交北 进 口 与东南进 口现状 图分 别见 图 2、图 3。由于交叉 口周边建 筑密集,相交 道路 临街 均布置 重要的管线 及 配 电设施,道路拓宽难度和成本均较大。且周边建筑物 出入 口数 目较 多,对道 路通行 能力和秩 序都造成较大影响。图 1 环
4、 交现状 渠化 图 收稿 日期:2 0 0 96 9 作者简介:周广(1 9 8 3 一),汀苏宜兴人,主要研究方向:交通安全、交通信息控 制。E m a il:2 1 1 0 2 3 2 1 1 6 3 C O I n 3 0 道路 交通与安全 第 卷第 3潮 2 1)i)9年 周 表 1 城南环形交叉 口相交道路现状 行车道 道路红 进 口道 道路名称 宽度 线宽度 断面形式(m)(m)一块板(机非 隔离 东进 口 永阳东路 2 4 5 3 6 护栏)西进口 永阳谣路 2 4 5 3 6 一块板 北进 口 建阳中路 1 2 2 0 一块板 一块板(机 非隔离 南进 口 建阳南路 2 4 3
5、 6 护栏)东南进 口 小岔路 6 5 1 0 5 一块板 图 2环形交叉口北进 口现状图 图 3 环形交叉 口东南进 口现状图 1 2进 口道交通流量 根据观测现场流量并按照弹 性系数法预 测,得到 设计年限各进 口道机动车高峰 J t 1-流量表(表 2)。表 2 各进 口道机动车高峰小时流 量表 进口 道 自然车 h p c u h 东 进口 8 0 0 9 2 0 西 进口 1 2 0 0 1 3 8 0 北 进口 6 0 0 6 9 0 南 进口 1 2 0 0 1 3 8 0 东南进 13 较小 较小 1 3 交通 问题分析 该环形交叉 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形交
6、叉 13通行能力较小,研 究表明 2条 4车 道相交形 成 的环形 交 叉 口通 行 能力 为 2 7 0 0 p c u h 300 0 p cu h 。因而此环形交叉 口不能对高峰期交通 流量起到有效的疏导作用。2)交 叉 13:I I:N道路相对较窄,与其他方 向道路在 进 出口车道数及通行能力上不能 匹配,形成 交通拥堵 的瓶颈,且北进 口与西进 口距离较近,导致 环道在 此 处交织能力降低,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 了交叉 口的通 行 效率。3)交又 口东南进 13道路开 口较大,与南侧 的建 阳 南路冲突 区过大,且 延伸 至环交 内部,导致 南进 Ig l 车 辆通行不畅,延误增大。4
7、)高峰 时段,机动车、非机 动车、人流在此处 集 聚,由于缺乏必 要 交通管 理设施,路权分 配 不清 晰,导致非机动车和行人 秩序 混乱,严重阻碍机 动车 的有 效通行,造成安全隐患。2环形交叉 口改造设计 2 1 环交改造设计 方案 对于此环形交叉 口的改造,可考虑 以下 4种综 合 设计方案。1)拆除环岛进行平交路 13渠化。此 方案的具体措 施包括:拓宽道路进 口道;通过施 划标志标 线增加进 口车道数,分离左直右方向车流;实施多相位信号控 制,非机 动车按机动车相位放 行,左转非机 动车采 用 直接过街方式 组织。由于此交 叉 口高峰期非机 动车流 量较大,若采 用非机动车直接左转
8、方式可相对 减少非 机动车过街 延误,但 由于环形 改造 交叉 E l 进 出 13面积 较大,在渠化 时提前停车线容 易导 致非机动 车停车线 过长,使 非机动车进 出E l 道过宽,在 左转通过 交叉 13 时会使 非机动车车流行驶范 围和宽度过大,极 易与左 转机 动车发生相互干扰,存在 交通安全 隐患。该方 案 设计如 图 4所 示。2)拆 除环 岛并 在 交叉 口内部 区域 设 置实体 交 通 岛。此 方案具体措施包括:按 照交叉 13设计 车速、车 环孵交叉 口交通信号控制改造设计 技术与方 法 型、行车轨 迹设置交通岛;辟 出右转 专用车道;实施 多相位信号控制,左转非机 动车仍
9、 采用按机 动车相 位 组织放行。采用该方案时,非机动 车 由于 需要上 交通 岛才能实现 直行 和 左 转,因 此在 一 定 程 度 上规 范 了 交 叉 口非机 动车 的 行驶 轨 迹,大大 减 小 了非 机 动 车 对机 动车 的干扰。同 时,由 于采 用 非 机 动车 左 转 与 机动 车 同时放 行 的 方 法,对 非机 动 车 的延误 也 降至 最小,在非机动车流量较大 时效 率得 以体 现。该 方案 设计如 图 5所示。图 4 交叉 口改造方案 1 图 5 交叉 口改造方案 2 3)环 岛加信号控制。该方 案通过 进 口道 的渠化设 计实现 直、左、右车辆 的分道 行驶,并结合
10、信号 控制 对进入环 道的左 转车辆 进行二次 停车控 制,能提 高环 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据研究表明,只有在大型环 形交 叉 口即岛的直径或长轴大于 1 0 0 m 的条件 下,由 于 存在较 长的交织段,可利用 交织段进行 左转车辆 的 停 车排 队,使 用环 岛二 次停 车 的信 控方 法才 适宜 _ 2 J。由于此 交叉 口的 中心 环 岛直径仅 为 4 0 m,只 宜采 取 2 相 位的放行方式,这样 才 能缓 解 环 岛交 通秩 序 问题,但对 于通 行能力的提高效果不大。4)跨线桥方案。该方 案仍然选 择保 留环 岛,南北(或 东西)向采用跨 线桥高架方案,可使高架线路通 行
11、能 力显著 增大,但 工程 造价大、占地 多,且容 易使 交 通压 力转移 至地 面道路。虽然可 以显著提 高交叉 口的 通 行能力、减少车辆延误,但 工程造价 过高,且 由于 道 路红线宽度不足,临街建筑 密集,改造 立交拆 迁量 过 大,对 于小城 市整体 景观 的影响也较 大,因此可 行 性较小。2 2设计方案比选 设计 方案比较情况见表 3。表 3 设计方案比较 设计 方案 方案 1 方案 2 方案 3 方案 4 占地 少 由 由 多 造价 低 中 最低 高 工程量 由 由 小 很大 适 用 4路 适 用 4路 适 用 多 适 用 多 交通 组织 以 下交 通 汇 以 下 交通 汇 路
12、 交 通 汇 路 交 通 汇 集路 口 集路 口 集路 口 集路 口 一 通行能力 较高 局 由 最 高 综合分析各项 因素,考虑 此交叉 口的突 出矛盾 为 机动车道通行能 力不足 以及非机动 车任意横 穿过街带 来 的干扰,因此 选用方案 2作为改造方案。3 交通组织及优化设计 3 1 交通组织 为使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能够高效运作,需要对 东 南进 口的小岔路进行改造。采 用将原有 道路改成 与 南 进 口建阳南路 正交 的形 式,形 成正 交 T型交 叉 口,以此减小;中 突区面积,规范车流进 出岔路 的角度 和流 线,并在人 1:3 处设置减速让行标 志标线,提 示驾驶 员 3 1 3
13、 2 道路交通与安全+第 9卷 辩 期 0 年 同 汇入干路时注意行车安全。通过利用环 岛拆除后的交叉 口面积设 置实体 导流 交通岛,规范交叉 口内部的车流运 行,拓宽机动 车的 进 出口车道。利用交通岛内部的通道进行 非机动车 和 行人的交通组织,在三角形交通 岛顶部设 置非机 动车 停车线,对左转非机动车采用与左转机动 车 同时放 行 的方式组织,减少非机动车在高峰 期间的 延误,减少 交通违规 行为 的发 生。图 6为南 进 口道 交通 流 线 示 意图 图 6 南进 口道机动车、非机动车组织流线示意图 3 2 渠化设计 对于此环岛改造而成 的信号 交叉 口,渠化设 计主 要包括 以下
14、几个 方面。1)对交叉 口进行拓宽,尽量利用环 岛拆除后的空 间增设进 口车道,增强进 口道 的储 车能 力。同时也需 进行进 口道和相向道路 出 口道 车道数 的匹配,避 免通 行 时在交叉 口内部发 生合 流现象,减少相 互干扰,提 高车辆利用绿 灯时间通过交叉 口的效率。2)利用交叉 口自身的线形,将 东、西进 口道 中心 线尽量 向南偏 移,使北进 口道停 车线尽量 前移,并设 置于人行横道之后 1 m 的位置,垂直于 车流方 向,以 此提高北进 口道的排 队储车 能力,减少交叉 口总的绿 灯损失时间,充分利用时空资源。3)利用进 口道转 弯半径大 的几何条件,设 置专用 右转车道,提
15、高右转车的通行能力。4)进 口道 渠化后须保证直行车道与相 向道路 进 口 道基 本对齐,使直行 车流 能够 顺 畅地驶 入前 方车 道,提 高交叉 口的安全性能。5)在交叉 口范围 内施划 左转导流线,规范左转车 的行驶轨迹和行车半径,减少其与左转非机动车的冲突。3 3 非机 动车及行人 的处理 非机 动车和行人均属于慢行 系统,并且相对 机动 车流来讲,有其自身的特点。应 用在此交 叉 口的手段 主要有 以下几个 方面。1)慢行系统一体 化处理。在车道宽度 有限的条件 下,需在交叉 口范 围内通过设 置路缘边坡,使 非机动 车与人行道共板,利用原有 的非机 动车道宽度设 置成 机动车道,提
16、 高交 叉 口范 围内机动车的通行能力。2)对永阳东路、永阳西路、建 阳南路 3条较宽路 段利用护栏进行机非隔离,规范非机动车和道路两侧 进 出建筑物的车流、人流的随意横 穿,同时引导非机 动车 由路 缘边 坡 进入 交 叉 口范 围,减 少违 规 行 为 的 发生。3)建 阳中路路段 由于 车道 宽度 仅 为 1 2 m,并且 承担相对较大的交通量,在两侧 设置护栏将使 车道更 为狭窄,不利于车流的高效 通过。因此考虑 在路 中设 置隔离护栏,分 隔对 向 车流,并 且合 理 设 置 中央 开 口,适 当增大开 口的间距,减小 非机动车 穿越带来 的 通行能力损失。3 4 信号控制设计 1)
17、相序设计。该 交叉 口采用 4相位信号控制,先 放直行后放左转,非机动车左转 和机动车 左转一起放 行。信号相位方案见 图 7。、i 二 、l 图 7 信号相位方案图 环 形交叉嗣交避信号控 制改避设计 技术与方法 2)配 时设计。根据各 流向交通流量 的需求,采 用 H C M2 0 0 0的方法进 行信 号配 时参 数 的计 算 引,改造 后 的交叉 13 信号配 时方案如图 8所示。南北向直行 南北向左转 东西 向直行 东西向左转-红口黄口绿 图 8 信 号配时优化方案 4 改善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交通改善的效果,运用微观交通仿真软 件 V i s s i m,对此环形交 叉 E l 的交
18、通改善结 果进行 交通 运行状态的评价。对于该 环 形 交 叉 口,由于 其北 进 口道 较 窄,是 整个 交叉 口的 瓶 颈 段,结 合 V i s s i m 中 的评 价 指 标,选取 南、北进 1:3 道 的车 辆 延误、排 队 长度 作 为评 价 指标。4 1 仿真输入 仿真试验主要用来 比较 改造 前和 改造 后 的交通运 行状态,即原环形交叉 口和信号 渠化交 叉 13的交通运 行状态。交通流量 的输入采 用通 过预测得 到 的设计年 限交通流量,用来评 价设 计 年 限 内交通 运行 的效 果。仿真 时长取 1 h,以保证 交通运行 的稳定 性。4 2 仿 真结果 仿 真试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形 交叉口 交通信号 控制 改造 设计 以来 城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