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 初涛、路安华、王咏 摘要:摘要:城市规划需体现以人为本根源在于我们规划工作所指向的服务对象。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好的在工作中体现人性化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偏离正确的方向。就要损害我们所要服务的大众的公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失去了最广泛的支持,失去了支撑,无法彻底进行和实施下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城市规划是为人而服务的,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在设计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就规划设计的
2、本质来说,以人性化为主应看作是首要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正是规划设计中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人性化在城市规划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与领域。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体系上,这个问题最初就体现在城市总体的定位上,同时体现在各种用地的布局上,包括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居民一个更舒适、和谐的城市。在城市规划的具体详细规划中,人性化的概念得到更具体的体现。更多的体现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规划知识与经验来源于人们的要求,检验我们的工作与研究成果的高低与对错的标准不是任何书本上的理论,而是群众的认可程度。城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使每一个规划工作者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就,而为城市的建设与
3、协调发展作出最有意义的贡献。关键词: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设施 我们总是在谈论城市规划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包括我们一直提出的和谐社会。个人觉得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有一定强制性,同时又是服务性很强的学科。这种性质决定人性化的体现是我们每一个规划工作者必须去深入研究的问题。只有在最大程度的体现出人性化才能保证工作的合理性和长效型。城市规划需体现以人为本根源在于我们规划工作所指向的服务对象。表面上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面貌,但实质上作为城市的主体居民才是我们最终的服务对象。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为前提的,也是我们
4、工作的根本意义所在。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好的在工作中体现人性化就会使自己的工作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就会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受其左右和影响。即使在经济社会,规划设计成果所带来的效益也不应该单是经济上的,更多应该是是社会上的。对委托方的服务意识应该加强,但作为一个城市的策划者,我们最终服务的对象不是他们,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我们如果不用人性化的规划信念武装自已我们就要损害我们所要服务的大众的公众利益,使我们4060的工作失去了最广泛的支持,失去了支撑,无法彻底进行和实施下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人性化设计的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
5、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 40 多年的历史。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意思,不单单指的是某一领域。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性化设计是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
6、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人性化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人性化很大程度上和可用性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人性化设计就是可用性设计的一个思路和原则。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更是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是设计本源的回归。人性化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设计中引入人性化的概念是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求,提升人们生存价值的设计观。城市规划是为人而服务的,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在设计过程中,任
7、何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设计师对物与物的关系过分重视?而忽略了物与人的关系,则设计可能就会迷失方向,而与一般设计就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就规划设计的本质来说,以人性化为主应看作是首要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正是规划设计中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即为人类造就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了,而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个性化价值等,一句话,人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从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人
8、性化在城市规划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与领域。4061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体系上,这个问题最初就体现在城市总体的定位上,宜居城市才应该是规划人员最高的追求。而不是盲目的做大,或是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城市如果片面的向这个方向发展,就反而丧失了城市潜在的最大利益点,得不偿失。同时体现在各种用地的布局上,包括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居民一个更舒适、和谐的城市。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段,是否能摆脱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尽可能为居民预留出更大的休闲场所,对于我们这个山水城市来说提高居民的亲水性扩展城市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很人性化的概念体现。所谓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
9、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随着我国城市急剧扩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建设传统和特色在丧失,绿地空间在减少,城市的建设和公共空间越来越让人感到是为了供他人观赏,而不是用来为公众所使用,大规模的景观广场和世纪大道却比比皆是,大型绿地蔓延成风,很少考虑从人性的尺度、人性的功能出发,离大众的情感距离也越来越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正在使城市空间环境走向人性化的反面。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正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仍然存在目的不够明确的根本问题,以设计者主观的形式美
10、标准作为公共空间的评价准绳,过分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形态设计,而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终极目的人类的生活质量。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与其他的艺术没有分别。但是,作为一种人类生活的承载者,城市公共空间从来也不应该服从于某种先验的美学观点,它因人的行为、心理需要而存在。需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所谓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如何通过构成城市空间的诸要素、空间表现特征、空间美学意义等几个层面体现人类的内在生活、精神需求问题。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的理解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方面,是物理层次的关怀,这是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的基石。人性化设计是以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为前提条件
11、的,离开了科学结构的理性化和合理的功能性,人性化将走向极端,最终将违背人性。公共空间在考虑到日照、遮阳、通风等因素,使场所在保持人们心理、生理上的舒适的同时,还应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复杂活动需求。程式设计如果以汽车交通作为规划的尺度,却忽视了完整合适的步行系统。人们就几乎很难轻松地步行游览并穿越街区,时时处处需要乘车流动。这种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的结果,就难免使城市缺少活力,不能完善人的需要,特别是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因素,4062对公共空间也缺少关注。第二方面,是心理层次的关怀。设计如果仅仅追求一种功能至上的原则,想以此向人性化靠拢,是行不通的。一旦理性压倒人的个性,也就
12、偏离了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物理层次关怀的同时,也关心人的心理、关怀人的情感。例如那些日光充足的室内“街道”就为身居办公室的白领和生产工人邂逅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沟通。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筑、构筑物的适度围合,形成积极空间,增强使用者的安全感、领域感,从而使公共空间增强场所感、领域感而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当空间规模过大时,可利用植物、地面高差、铺地、色彩、设施等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可见,注重心理关怀的人性化设计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第三方面,是社会层次的关怀,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在我国的一些学者看来,开放空间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公共
13、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以至整个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改善人类的聚居环境。加强策划与规划,从城市整体结构方面作好战略性公共空间规划,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尽可能少地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第四方面,对人群细分的关怀。弱势人群因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和整个社会环境系统缺乏针对他们的考虑,而使他们的自由行为受到限制。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身体不便带来的障碍,即无障碍设计,且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需要,同
14、时也鼓励其他群体的使用,并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让儿童、老人、残疾人都可能享受户外公共生活的乐趣,特别是针对母婴、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时也理应给予体贴关怀,使他们也能共享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只有顾及了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并在城市空间诸要素、空间表现特征、空间美学意义等多个层面上加以设计的互动与经营,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达到与人类需求同构的形态特征和美学意境。对公共空间的酝酿、策划、营造、设计、使用、维护和改造都应以人为本,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性化的关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性化设计完全是设计本质的要求,是设计本源的回归。在城市规划的具体详细规划中,人性化的
15、概念得到更具体的体现。我们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总是把重心放在了容积率的限制上,其实我个人认为更能体现开发地块最终成果的人性化效应的指标应该是建筑密度和绿地率,但往往被我们忽视。例如于居住建筑的设计我们有着相应的规范要求,采光、日照、消防,但是不能以此为唯一的标准,两栋住宅之4063间按规范要求也许 20 米就可以,但是实际居住的时候这个距离私密性和舒适度就是很差,这就是一个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尺度把握。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使用,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我们设计者摆脱开发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提供更大的绿化开敞空间,人性化的满足使用者的最大的利益,这才是规划工作者的义务。人性化概念在这
16、一层面更多的应该体现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克莱尔认为:“公共设施就是指城市内开放的用于室外活动的、人们可以感知的设施,它具有几何特征和美学质量,包括公共的、半公共的供内部使用的设施”。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公共设施包括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设施等等。综合分析以上相关概念的要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设施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在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以前,公共设施在设计时很少考虑到人的特殊需要,也没有从人文关怀的深度去考虑。有的公共设施仅仅考虑了实用和经济,有的只是彰显了对王权和神权的崇拜,它们很少关注人,更谈不上人性
17、化设计了。当 20 世纪 50 60 年代在美国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心里学派兴起以后,人们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设施设计应该以人为核心,为人而设计。城市公共设施是体现城市功能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提高其整体的水平,还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艺术底蕴。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布局合理、设计周到的系列公共设施能使生活和来到这个城市里的人切身体会到来自城市各个方面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合成石作为一个大家庭的温馨,从而赋予该城市以与众不同的都市形象和魅力。适宜的公共设施形象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更具人性化
18、的设计可城市经营者比以前更依恋和热爱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带给城市更大的发展动力,让人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使用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以及载体环境的因素。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为人性化的表现因素众多,所以公共设施的人性化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一、自然环境
19、因素 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所服务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4064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通过具有人性化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设施材料应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木材,色彩要鲜艳醒目,避免高光的石材,在安全前提下,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这些能使人们在漫漫寒冬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使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二、使用环境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化差异,不研究民众心理与人类社会学、就不能在设计出符合人文环境的人性化公共设施。不同的使用群体应对应不同的公共
20、设施配比层次,高档的未必就是好的,抵挡的更不是没有意义的。相当一部分居民要求的就是一些最基本的健身设施和可以用来交流的一块儿小广场,而不是必须是什么网球场,高档会馆。三、文化环境因素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蕴涵在历史的发展中,融汇在人们的思想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公共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公共设施的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要处处体现其文化的内涵,让人们时常受到文化的熏陶。公共设施在造型和色彩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这样才能使公共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
21、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四、载体环境因素 公共设施是以人为载体的,所以设计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设计师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但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水平,对设施的耐用性和实用性做最大程度的考虑。
22、如何更好的进行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关注设计师这一重要因素。人性化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能够自觉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其次,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具有审美的眼光,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4065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我们规划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真正的把自己作为了一个服务者而去工作,我不认为规划学科有绝对意义上的权威。我们的知识与经验来源于人们的要求,检验我们的工作与研究成果的高低与对错的标准不是任何书本上的理论,而是群众的认可程度。最后城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不仅
23、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而且也满足了人们的社会尊重需求,更让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到一种舒适自在,并从体味生活的愉悦中转化为对美的永恒追求。也使每一个规划工作者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就,而为城市的建设与协调发展作出最有意义的贡献。参考文献:1、吕长卓 张清著趋向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2、论公共设施与人性化设计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张东初著从工业设计看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城市问题2003 年第 3 期。4、张凯华著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中外建筑2003 年第三期。5、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探析 6、钟旭东,屈云东著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思考,美术大观2006 年 第 04 期 7、钱达著 浅论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第 19 卷 第 01 期 作者简介:初涛(1977),男,大学本科,吉林省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路安华(1976),男,大学本科,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王咏(1979),女,大学本科。毕业院校: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406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