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串行通信及其接口.pdf
《第五章串行通信及其接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串行通信及其接口.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五章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 第五章 串行通信及其接口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51 单片机通信的接口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主要内容有:串行通信的特点、数据传输方式,51 单片机的串口结构、控制方法,双机通信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多机通信的原理及软件设计,单片机与 PC 机通信方法等。教学安排 安排 6 学时的理论教学学时,2 学时的实验课时。以多媒体授课为主。知识点及其基本要求 1 了解串行通信的特点,理解三种数据传输方式的特点:全双工,半双工,单工。了解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的区别;2 了解 51 单片机串口的物理结构,理解该串口的工作方式、控制方法,掌握 SCON 的控制方法,
2、能够根据波特率设置串口的工作方式、计算 T1 的时间常数,正确进行串口初始化;3 了解双机通信的基本过程,掌握常用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如 RS-232、RS-485,并熟悉相关的器件如 MC1488、1489 等。要求能进行简单的双机通信程序设计及电路设计。掌握单片机与PC 机的软件编程方法;4 了解多机通信的工作原理,能进行多机通信的软件设计;重点和难点 重点:1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波特率的计算;2 51 单片机的串口操作及初始化;3 双机通信的硬件及软件设计;难点:1 波特率的计算 2 多机通信中 SM2 位的作用及其与 TB8、RB8 的关系。7.1 概述 本节知识点:本节知识点:1 串
3、行通信的分类 按数据传输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按传输的数据格式:异步、同步。2 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RS-232、RS422/485、USB、IEE1394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要求学生掌握串行通信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每种分类中的通信方式的特点;2 要求了解常有的几种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了解各种标准的物理特性及特点。1 基本概念?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 单工方式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甲只能向乙发送数据信息。半双工方式允许数据两个方向传输,但不能同时传输,只能交替进行。因此可利用一根传送线进行两个相反方向的数据传送。甲发时,乙收;或乙发时,甲收。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数据的传输方向进行协调
4、。全双工方式数据可以同时往两个相反的方向传输。需要两条独立的数据通路分别传输两个相反方向的数据流。?按数据传输格式分类 两个设备之间进行串行数据通信,对于接收方式来说,什么时候开始接收数据,什么时候数据接收完毕,需要有方法来通知和协调收发双方,也就是同步问题。因而串行通信有两种方式:异步通信方式和同步通信方式。异步方式:它用一个起始位表示字符的开始,用停止位表示字符的结束。数据位则在起始位之后,停止位之前,这样构成一帧。2 常用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232 RS-232 是 PC 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 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RS
5、-232 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0:+5+15V,1:在-5-15V 传送距离最大为约 15 米 最高速率为 20kb/s?RS-422/485 RS-422、RS-485 与 RS-232 不一样,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 A,另一线定义为 B。1:A、B 电压差在+2+6V 0:A、B 电压差在-26V 在 RS-485 中还有一“使能”端,而在 RS-422 中这是可用可不用的。RS-422 的最大传输距离为 4000 英尺(约 1219 米),最大传输速率为 10Mb/s。其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 100k
6、b/s 速率以下,才可能达到最大传输距离。一般 100 米长的双绞线上所能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仅为 1Mb/s。RS-485 比 RS-422 有改进,总线上可多 32 个设备。?USB 通用串行总线 USB 特点:速度快,USB2.0 速度达 480MbpsM 接口数量无限:一个设备上如果有 USB 接口,那其它 USB 设备接到此口上和接到主机的 USB 接口上是一样的。USB 可连接 127 个周边设备,所以说是“无限的”。提供外设电源 具有即插即用的功能 具有热插拔功能 USB 外设可以带电插拔功能。传输距离 5m?IEEE1394 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无需设置设备 ID 号
7、,从 Win98 SE 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始内置 IEEE1394 支持核心,无需驱动程序。数据传输速度快,IEEE1394a 高达 400Mbps,后续的 IEEE1394b 标准可将速度提升到800Mbps、1.6Gbps 甚至 3.2Gbps。自带供电线路,能提供 840V 可变电压,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也达到 1.5A 左右,因此它能为耗电量要求小的设备进行供电。真正点对点连接(peertopeer),设备间不分主从,可直接实现两台 DV 间的数据传输或是多台电脑共享一台 DV 机,而且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直接将 IEEE1394 接口 DV 机中的图像数据保存到 IEEE1394 接口的
8、硬盘中。7.2 MCS-51的串行口 本节知识点:本节知识点:1 串行口的结构 三个寄存器 SBUF、SCON、PCON 各自的作用。2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 方式 0、1、2、3 的各自特点,发送接收时序。3 由波特率公式计算 T1 的时间常数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 理解 SBUF 在通信过程中的作用;2 理解 SCON 中每一位的作用;理解 TI/RI 的作用,TB8/RB8 的两种作用;2 理解四种串行通信方式的各自特点以及应用场合;重点内容:重点内容:1 TI/RI 在通信过程中值的变化;2 通过 SCON 对串行通信的控制;3 通过波特率公式计算 T1 的时间常数。难点:难点:通过
9、波特率公式计算 T1 的时间常数。7.2.1 串行口的结构?串行口缓冲器串行口缓冲器 SBUF 单片机内部的串行口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缓冲器 SBUF,可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两个缓冲器占用同一个地址(99H)。?串行口控制寄存器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SCON 该寄存器的字节地址为 98H,可位寻址。SCON 格式如下图所示。D7 D6 D5 D4 D3 D2 D1 D0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SCON 位地址 9F 9E 9D 9C 9B 9A 99 98 图 5-2-1 SCON 格式 SM0、
10、SM1: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其功能详见串行口工作方式节。SM2:允许方式 2 和方式 3 进行多机通信控制位。REN:允许串行接收控制位。由软件置位时允许接收,由软件清零时禁止接收。TB8:是工作在方式 2 和方式 3 时要发送的第 9 位数据,根据需要由软件置位和复位。RB8:是工作在方式 2 和方式 3 时接收到的第 9 位数据。在方式 1,如果 SM2=0,RB8 是接收到的停止位。在方式 0,不使用 RB8。TI:发送中断标志位。由片内硬件在方式 0 串行发送第 8 位结束时置位,或在其他方式串行发送停止位的开始置位。必须由软件清零。RI:接收中断标志位。由片内硬件在方式 0 串行接
11、收到第 8 位结束时置位,或在其他方式串行接收到停止位的中间时置位。必须由软件清零。SCON 的所有位复位时都被清零。?特殊功能寄存器特殊功能寄存器 PCON 其字节地址为 87H,没有位寻址功能。PCON 的格式如图 7-2-2 所示,其中与串行接口有关的只有 D7 位:D7 D6 D5 D4 D3 D2 D1 D0 PCON SMOD 图 5-2-2 PCON 格式 SMOD:波特率倍增位。当 SMOD=1 时,波特率加倍;当 SMOD=0 时,波特率不加倍。7.2.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有四种,由 SCON 中的 SM0、SM1 定义。在这四种工作方式中,串行通信只使用
12、方式 1,方式 2,方式 3。方式 0 主要用于扩展并行口。1.方式 0 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用于扩展并行I/O接口。一帧8位,无起始位和停止位。RXD:数据输入/输出端。TXD:同步脉冲输出端,每个脉冲对应一个数据位。波特率B=fosc/12 如:fosc=12MHz,B=1MHz,每位数据占1s。发送过程:写入SBUF,启动发送,一帧发送结束,TI=1。接收过程:REN=1且RI=0,启动接收,一帧接收完毕,RI=1。2方式1 当 SCON 中的 SM0SM1=01 时,串行口以工作方式 1 工作,此时串行口为 8 位异步通信接口。一帧信息为 10 位:1 位起始位,8 位数据位(低位在先
13、)和一位停止位。TXD 为发送端,RXD 为接收端,波特率可变。一帧 10 位:8 位数据位,1 个起始位(0),1 个停止位(1)。RXD:接收数据端。TXD:发送数据端。波特率:用 T1 作为波特率发生器,B=(2SMOD/32)T1 溢出率。发送:写入 SBUF,同时启动发送,一帧发送结束,TI=1。接收:REN=1,允许接收。接收完一帧,若 RI=0 且停止位为 1(或 SM2=0),将接收数据装入 SBUF,停止位装入 RB8,并使 RI=1;否则丢弃接收数据,不置位 RI。3方式2、3 当 SM0SM1=10 时,串行口工作在方式 2,为 9 位异步通信口,发送和接收的一帧信息由1
14、1 位组成,即 1 位起始位、8 位数据位(低位在先)、1 位可编程位(第 9 位数据位)和 1 位停止位。发送时可编程位(TB8)根据需要设置为 0 或 1(TB8 既可作为多机通信中的地址数据标志位又可作为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接收时,可编程位被送入 SCON 中的 RB8。5.2.3 四种方式的波特率 方式 0 为固定波特率:BR=fosc/12 方式 2 可选两种波特率:BR=(2SMOD/64)fosc 方式 1、3 为可变波特率,用 T1 作波特率发生器。BR=(2SMOD/32)T1 溢出率 T1 溢出率=fosc/(12 (256-x))串行口方式 1、3,根据波特率选择 T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串行 通信 及其 接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