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实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光纤通信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实验.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一 基础实验实验一 光发送模块的分类识别一、目的与内容1、 了解光发送模块的分类2、 正确使用光发送模块3、 熟习HFBR1414的光发模块的光学性能参数二、工作原理光发送模块是在光发送组件基础上出现的具有实用化的多功能组件。模块和组件在英文(module)的词意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然而,业内人士为了对单管、组件和模块能够清晰划分,故把单管、组件和模块注以量和质的概念。单管器件好理解,而组件和模块难以区分,按照权威机构Bell core的划分,把组件和模块的含义加以区分,区分的依据是在一个相对紧密的结构中包含了多少元器件或电路块,即相对紧密结
2、构的集成单元数量,小的集成单元数称之为组件,大的集成单元数称之为模块。分为LED模块和LD模块Agilent(安捷伦)公司提供的LED模块,实物图片如图1所示。其性价比较好,在中国拥有众多的用户。广泛应用 于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等领域。图1 HFBR1414的实物图 以太网和令牌环要要求 低价格的LED ST, SMA, SC or FC封装 波长820/1300 nm 速率达 160 MBit/s 链路长度 2.7 km 光纤: 50/125 mm, 62.5/125 mm, 100/140 mm, and 200 mm HCS Fiber ST连接损耗典型值 0.2 dB 独特的光口设计耦合
3、效率高 无特殊安装要求 工作温度: -40C to +85C AlGaAs 材料 高可靠性 应用特点:三、实验内容4、 光发送模块接口的操作5、 正确连接光发送模块与光纤跳线6、 测试HFBR1414的光发模块的光学性能参数四、实验步骤 1、光发模块与光纤跳线的正确操作光发模块上有卡口,与ST头光纤跳线连接时要注意方向。2、熟习模块管脚分布HFBR1414T和HFBR2416T是一对高性能的数据光纤通信传输模块,采用多模光纤传输。其应用电路及管脚分布如下。图2 典型应用图模块的管脚分布如图3所示。管脚功能HFBR-1414T备注:双列直插器件,防止静电干扰,其中4、5、7、8固定作用1N.C2
4、A3D4N.C5N.C6A7N.C8N.C图3 模块的管脚分布3、性能参数测试(注:测试所需的主要仪表是光功率计)发射光功率测试、光功率计的正确使用见说明书。光功率的正常值如上表所示。1、 打开位于实验箱右侧的220V电源开关 2、 将光发送与接收模块上电源开关向左拔动,给模块加电 3、 取下模块上光发XS101的保护塑料套,用光纤跳线将XS101与光功率计连接,按下、抬起KS101按键开关,分别测量模块HFBR141T的发光功率P。五、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模块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2.根据测试的实验数据,写出光功率的测试结果。3.写出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二
5、 光接收模块的分类识别一、实验目的与内容1、了解光发送模块的分类2、正确使用光接收模块3、熟习HFBR2416的光发模块的光学性能参数二、工作原理光接收机组件的功能是将经光纤传送的光信号经组件内的光电二极管还原成电信号。因此光接收机组件的核心是光电二极管和放大光电二极管输出的前置放大器。一个最简单的光接收组件就是将光电二极管和前置放大器组装在一个密封容器所形成的组件。为了输入和输出有良好的阻抗匹配,组件内还需配置阻抗匹配网络。为了光电二极管工作,还需配置直流偏置电路。为避免光返回光纤,在组件内还采取防反射措施。与半导体激光器组件不同的是光电二极管一般都不需要致冷器。图1是光接收组件的框图。图1
6、 光接收组件框图组件中的光电二极管可以是PIN也可以是APD,究竟采用PIN还是APD,要视应用场合而定。一般来说,PIN光电二极管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线性度、不需要高的工作电压、响应速度快等优点。APD最大的优点是它具有载流子倍增效应,其探测灵敏度特别高,但需要较高的偏置电压和温度补偿电路。从简化光接收机电路考虑,一般情况下多喜欢采用PIN光电二极管作光探测器。前置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探测的电信号不失真的放大和保证噪声最小,一般采用场效应晶体管(FET)。Agilent(安捷伦)公司提供的LED模块,实物图片如图2所示。其性价比较好,在中国拥有众多的用户。广泛应用 于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等领域
7、。图2 HFBR2416的实物图 以太网和令牌环要要求 低价格的LED ST, SMA, SC or FC封装 波长820/1300 nm 速率达 160 MBit/s 链路长度 2.7 km 光纤: 50/125 mm, 62.5/125 mm, 100/140 mm, and 200 mm HCS Fiber ST连接损耗典型值 0.2 dB 独特的光口设计耦合效率高 无特殊安装要求 工作温度: -40C to +85C AlGaAs 材料 高可靠性 应用特点:三、实验内容1、光接收模块接口的操作2、正确连接光接收模块与光纤跳线3、测试HFBR2416的光收模块的性能参数四、实验步骤 1、
8、光接收模块与光纤跳线的正确操作光收模块上有卡口,与ST头光纤跳线连接时要注意方向。2、熟习模块管脚分布HFBR1414T和HFBR2416T是一对高性能的数据光纤通信传输模块,采用多模光纤传输。其应用电路及管脚分布如下。HFBR2416T管脚分布图(底视图)1、 NC(空)2、 VCC(正电源)3、 COMMON(接地或负电源)4、 NC(空)5、 NC(空)6、 Data(信号输出)7、 COMMON(接地或负电源)8、 NC(空)3、模块偏置电压与输出信号测试1、打开位于实验箱右侧的220V电源开关 2、将光发送与接收模块上电源开关向左拔动,给模块加电 3、取下模块上光发XS101的保护塑
9、料套,用光纤跳线将XS101(HFBR1414T模块)与XS102(HFBR2416模块)相连,用万用表测试2416的工作电压VCC(对应于2416的6脚),其位于RP103的右侧白线上的一测试孔,其信号输出VOUT,位于测试孔TP103。VCC:工作电压;VEE为GND;VOUT:为输出信号。五、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模块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2.根据测试的实验数据,写出偏置电压及输出电压的测试结果。3.写出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三 光收发一体模块的分类识别一、实验目的与内容1、了解光发送模块的分类2、正确使用光接收模块3、熟习光发一体模块的光学性能参数二、工
10、作原理TX系列收发一体的光模块,主要应用于各种数据传输,其外形及性能参数如下。分为二种封装结构即窄条和宽体。图1 光收发一体模块的实物图 应用特点:适用于 SDH及 PDH光纤通信系统622Mb/s及其以下传输速率具有APC功能采用无致冷多量子阱激光器,功耗小,可靠性高标准 DIP20金属管壳封装单模尾纤耦合及陶瓷FC/PC连接器可与AT&T同类产品兼容TX3S31-为 PECL/ECL兼容,+5V或5V电源 TX3S30-为 PECL电平,+5V电源三、实验内容1、光收发模块接口的操作2、正确连接光收发模块与光纤跳线3、测试模块的光发模块的光学性能参数1、打开位于实验箱右侧的220V电源开关
11、 2、将数字光发送与光接收模块上电源开关向左拔动,给模块加电 3、取下模块上光发XS201的保护塑料套,用光纤跳线将XS201的TX与光功率计连接,测量收发一体模块的发光功率P。四、实验步骤1、光接收模块与光纤跳线的正确操作光收发一体模块上有卡口,与SC头光纤跳线连接时要注意突出与缺口方向。1、 接收信号地2、 接收数据输出(同相)3、 接收数据输出(反相)4、 收到信号有无检测输出5、 接收侧正电源6、 发送侧正电源7、 发送数据(反相)8、 发送数据(同相)9、 发送信号地2、熟习模块管脚分布3、光收发模块的性能参数测试:光功率测试光收发模块的输出光功率一般大于光发送模块。所用的光纤跳线接
12、头为SC头。五、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模块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2.根据测试的实验数据,写出光功率的测试结果。3.写出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四 光纤跳线、光纤类型、光缆的识别一、实验目的与内容1、了解光纤跳线的的分类2、正确使用光纤跳线与光缆3、熟习ST-ST、FC-FC、SC-SC等常用光纤跳线的光学性能参数二、工作原理由光纤的结构可知,光纤由高折射率的纤芯和低折射率的包层组成,这样的光纤常称为裸光纤。为了防止受外界的温度、外力等对光纤的光学特性的影响实际的光纤常常被涂覆,同时为了好区分还着色。这样的光纤被称为涂覆光纤,一般盘绕在一个圆的绕线盘如下图1所示,这
13、就是我们通常能看到的光纤。图1 成品光纤经过一次涂覆或二次套塑的光纤,虽然已是单独的成品,其抗拉强度还是经不起实用场合的弯曲、扭曲和侧压力的影响。为此欲使成品光纤达到工程应用的要求,光纤单根或多根光纤必须经过像电缆那样的成缆工艺,制成光缆适应不同工程应用的要求。光纤跳线一般是单元芯成品光纤经松套塑成缆,通常也称单芯光缆。主要应用于用实验室内、机房内,其长度通常为1米、3米、5米不等。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跳线。其光学参数如下表1和表2所示。表1 单模光纤跳线 光学特性 典型衰减,1310nm 0.34 dB/km 典型衰减,1550nm 0.20 dB/km 零色散波长 1300-1324nm 零
14、色散斜率 0.092ps/(nm2km) 模场直径(MFD) 1310nm 9.20.4m 偏振模色散(PMD) 单根光纤最大值 0.2ps/km 链路最大值 0.12ps/km 截止波长cc 1260nm 有效群折射率(Neff) 1310nm 1.4675 有效群折射率(Neff) 1550nm 1.4680 宏弯损耗(60mm直径,100圈)1550nm 0.1dB 表2 多模光纤跳线光学特性 光纤等级 A B C衰减(dB/km) 850nm波长 2.40 2.50 2.80 1300nm波长 0.55 0.70 0.90 带宽(MHz.km) 850nm波长 500 400 200
15、1300nm波长 1000 800 400 数值孔径 0.200.02 三、实验内容1、光发送模块接口的操作2、正确连接光发送模块与光纤跳线3、测试HFBR1414的光发模块的光学性能参数四、实验步骤1、光纤跳线的识别 区别单模或多模光纤跳线:黄色、或有SMF字样、5-10m/125 字样一般为单模,橘红色、或有MMF、50m/62.5m为多模跳线。2、正确操作(a)弯曲的弧度不得小于90度,否则会因弯曲损耗加大影响正常测试值。 (b) 将光纤跳线的两头的连接头最好用洒精擦洗使用。 (c)连接头与被测器件连接时注意方向、动作要轻。1、打开位于实验箱右侧的220V电源开关 2、将数字光发送与光接
16、收模块上电源开关向左拔动,给模块加电 3、取下模块上光发XS201的保护塑料套,用光纤跳线将XS201的TX与光功率计连接,测量收发一体模块的发光功率P。将光纤盘成圆形状,不断缩小圈的半径,观察光功率的变化,体会光纤跳线弯曲损耗的概念。注:切记弯曲半径不易小于10。五、实验报告要求1.列出光纤跳线的种类及各自应用的场合。2.说出光纤跳线接头的种类及特征。3.写出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五 光纤连接器FC/ST/SC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与内容1、了解光纤活动连接的分类2、正确使用常见的FC/ST/SC连接发器3、熟习FC/ST/SC的光学性能参数二、工作原理在光纤通信、数
17、据通信、多媒体通信等以光纤光缆为传输媒介的系统中,光纤与光纤或光缆与光缆之间,光纤与发射端机、光纤与接收端机之间,总需要连接。这种连接技术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光纤接续技术。目前实际应用的光纤传输网络中应用光纤接续技术分为两大类:一是永久性连接,二是可拆卸活动连接。对于永久性连接又可分为机械接续和熔接接续两种,这两种方法都可进行单纤或多纤光纤接续。目前长途干线网中的光纤光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这两种方法。在光纤传输线路中,发射端机、接收端机同光纤线路的连接为了使用方便,采用的接续方式为可拆卸连接,即要用到各种活动连接方式。光纤连接器的规格种类很多,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874系列标准已公布
18、的类型就有:F-SMA型、CF03型、CF04型、BAM型、LSA型、FC型、D型、OF型、ST型、SC型、OCCA-PC型、OCCA-BU型、CF08型、DS型、MT型。随着数据及多媒体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又有FSD型、FSD-MC型、RSD型、Mini-BNC型、DNP型以及LP型等。在数字通信领域用途最广泛的应是FC、SC、ST和D型系列光纤光缆连接器,若不考虑特殊的设计,它们都有下面的几个基本部件:插针体、闭锁装置、后壳、压接套管和保护套,如图1所示。图1 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典型结构三、实验内容1、掌握光纤连接器的清洗2、光纤连接器的正确操作3、了解光纤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参数四、实验步骤1、
19、光纤连接器的识别2、正确操作(a) 将光纤跳线的两头的连接头最好用洒精擦洗使用。 (b) )连接头与被测器件连接时注意方向、动作要轻 3、连接器的光学参数测试(注:测试所需的主要仪表是光功率计)(a)插入损耗测试注意到插针体是由陶瓷做成,因而既硬又易碎,所以大家应小心使用。插入损耗是由制造商以如下两个数值给出:平均值和最大值。1、打开位于实验箱右侧的220V电源开关 2、将数字光发送与光接收模块上电源开关向左拔动,给模块加电 3、取下模块上光发XS201的保护塑料套,用光纤跳线将XS201的TX与光功率计连接,测量收发一体模块的发光功率P。松开光纤连接器与光发送模块的连接。慢慢移动光纤连接器,
20、观察光功率的变化,体会插入损耗的概念。(b)回波损耗测试回射发生在纤芯空气的交界面,安装人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将两个连接器通过物理接触(PC)来减小它们之间的空气缝隙。五、实验报告要求1.列出光纤连接器的种类及各自应用的场合。2.说出光纤连接器的种类及特征3.写出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的改进意见。实验六 22光纤星型耦合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内容1、了解光纤星型号耦合的分类2、正确使用的常见的22光纤星型耦合器3、熟习光纤星型耦合器的光学性能参数测试二、工作原理为了实现光功率的分路和合路,常采用的器件称为光纤耦合器。它是一种在两根光纤或多根光纤之间实现信号光功率传输的一种没有波长
21、选择性的无源器件。光纤耦合器制作方法有:全光纤制造技术、微镜片制造技术和波导制造技术等。目前主要应用的无源器件是全光纤拉锥方法制作的,也有少量的是平面波导制作的,前者适用于分支比16的应用场合。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其分合路形状来划分。X型及Y型耦合器是两种最基本的光纤耦合器,如图1(c)、(a)所示。图1(a)中所示有两个入口、一个出口的光方向耦合器,称为Y型耦合器,如果把入光与出光端反过来用,则构成分支器,图1 (c)所示的有两个入口、两个出口的称X型耦合器。其它类型的耦合器,如在光纤局域网络和光纤CATV中用到的星型耦合器和树型耦合器都是在这两种类型上再次合成制作的,它们都可由多个X型或Y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纤通信 实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