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惠州市“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州市“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 本 目 录第一章总 则1第二章建设目标与发展规模1第三章用地布局与规划管制2第四章产业布局规划8第五章住房建设规划8第六章旧区改造规划9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9第八章公共设施规划10第九章市政设施规划11第十章生态保护规划12第十一章历史保护规划13第十二章年度计划与实施措施14第十三章附则15附表一:“十二五”建设项目一览表16附表二:2011年年度建设项目一览表38I惠州市“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深化落实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珠江三
2、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核心目标,为促进惠州市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科学发展,实现惠州市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编制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4.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6. 惠州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7.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8
3、.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上报审批稿)9. 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0. 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11. 规划范围内已编制完成的分区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12. 国家、省及惠州市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13. 惠州市各部门、区(管委会)的相关政策文件第三条 规划年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同时制定2011年年度实施计划。第四条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国务院正在审批的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惠城组团(市中心区、惠城外围组团)、惠阳大亚湾组团、陈江仲恺组团。其中惠城组团包括桥东、桥西、龙丰
4、、江南、江北、河南岸、小金口、水口街道办,汝湖(不含原仍图镇部分)、马安、三栋镇;陈江仲恺组团包括惠环、陈江街道办、潼侨、镇隆镇;惠阳大亚湾组团包括淡水、秋长、澳头、霞涌、西区街道办、沙田镇和永湖镇,总规划面积约1703平方公里。第五条 适用范围本规划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规划期限内,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与工程项目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其中,文本中标注有“ ”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第二章 建设目标与发展规模第六条 城市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南进北拓、东西伸延”的空间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夯实“一城三组团”的空间主体架构,以建设“三条轴线”为空间导向,以建设“八大基地”为切入点,集聚提升城
5、市中心服务功能,夯实壮大优质产业规模效益,优化美化城市环境空间品质,统筹协调区域城乡发展,塑造宜居宜业、绿色和谐的文明城市。具体包括:1. 完善夯实“惠城中心区惠阳副中心区陈江仲恺地区”的“一城三组团”空间架构,拓展建设新城区,注重优化组团功能联系,促进“三组团”融合整体提升,塑造城市综合竞争力。2. 以“三旧”改造为契机,优化建成区用地结构,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至“十二五”期末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在298平方公里(不含大亚湾石化工业基地和惠州市荃湾港区用地28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18.07平方米,新增建设用地88.62平方公里。3. 八大基地中的“六大”基地主战场职能进一步夯实壮大,先进
6、制造业空间格局更加集约壮大,现代服务业空间体系初步构建,培育形成结构优化、“双轮并进”的现代产业空间布局格局。4. 贯彻“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大各类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环境生态设施完善达标、道路市政设施支撑有力的山水生态优质、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城市格局。5. 区域一体化深入开展,初步形成跨界设施一体衔接、产业功能互补对接、边界地区联合开发、协调机制更加完善的深莞惠一体化格局。城市近期建设发展目标体系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现状值2015年目标值经济发展1GDP亿元173027302人均生产总值元/人434001万美元3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
7、.25%以上1.25%以上4万元GDP能耗吨标煤0.9560.9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7以上45以上6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36以上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8.5以上社会事业8城镇化水平%61.6659城镇登记失业率%2.23以内1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890以上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235653795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887214288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m231.5935城市建设14建成区绿化覆盖%38.8850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12.61516环境保护综合指数分1001001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0018近岸海域
8、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9019环保投资占GDP比例%2.463.52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85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2.3802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80.149023港口吞吐量万吨10000注:港口吞吐量为海港与河运的总计。第七条 建设重点1. 集约建设产业园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落实打造“八大基地”要求,以“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为核心,集约建设产业园区,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发展有利于培育产业创新的生产性服务职能,打造集聚现代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园区平台。2. 优化城市空间质量,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在“一城三组团”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优化
9、和完善各组团的生活配套和生产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繁荣城市商业氛围,培育综合创新技术服务,塑造宜居宜业的优质城市环境。3. 加快外联设施建设,推动关联地区开发:积极响应区域一体加速、深莞惠深化融合的趋势要求,加快重大外联性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惠州融入深、莞珠江东岸核心区的联通效率,通过构建深莞惠半小时生活圈,进一步提升外联设施沿线土地的区位优势,增强关联地区的开发动力。4.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均等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共享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创新公共服务投融资机
10、制,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覆盖。5. 强化宜居城市建设,实现和谐绿色发展:以保育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完善提升城市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水平为着力点,建设“都市风景”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宜居宜业”进而“乐居乐业”相得益彰的生态文明、和谐绿色的现代城市,要求着力改善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土地供给和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数;严格执行城市绿线、蓝线管制要求,切合区域生态保育要求开展粤港澳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引导区域绿道贯通城市、走入社区,加强江河湖泊和跨界河流的生态环境治理,使惠州山水生态城市更加秀美、绿色和谐处处可及;保护
11、与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凸显城镇特色与魅力。第八条 发展规模规划总人口312万人,设施人口252.4万人(外来人口按0.7进行折算);城市建设用地298平方公里,大亚湾石化基地和荃湾港区用地28平方公里,总用地规模326平方公里(大亚湾石化基地和荃湾港区用地不计入用地平衡中)。第三章 用地布局与规划管制第九条 土地供应规划2015年区内建设用地298平方公里(不计石化工业基地和惠州市荃湾港区用地),新增建设用地88.62平方公里,其中利用存量用地54.97平方公里。至2015年底,人均用地分别调整至118.07m2/人。各组团及分年度土地供应安排详见下列两表。各组团土地供应安排(单位:平方公里)惠
12、城仲恺惠阳-大亚湾合计惠阳大亚湾现状用地83.4537.6658.2929.98209.38规划新增用地36.5518.3416.7117.0288.62其中新增用地16.375.838.92.5533.65存量用地20.1812.517.8114.4754.97总用地120567547298注:表中用地供应不含大亚湾石化工业基地和惠州市荃湾港区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时序安排一览表(单位:平方公里)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年度人口规模(万人)191206.8222.3237.5252.4-年度人均用地(m2/人)119.35119.05118.63118.3311
13、8.07-用地规模(km2)228246.2263.7281298-年度建设用地供应量(km2)18.6 18.217.517.317.0 88.6 注:表中用地供应不含大亚湾石化工业基地和惠州市荃湾港区用地。第十条 用地布局规划建设用地29802公顷,占总用地17.50%,人均用地118.07平方米。其中,惠城组团、仲恺组团、惠阳大亚湾组团建设用地分别为12023公顷、5604公顷、12175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的40.43%、18.80%、40.85%。规划区及各组团的各类用地布局安排详见下列两表。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码建设用地(公顷)占规划区建设用地比例()人均建设用地(
14、)1居住用地R944731.6937.432公共设施用地C412513.8416.343工业用地M756625.3829.984仓储用地W2590.871.035对外交通用地T12214.104.846道路广场用地S334611.2213.26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8412.823.338绿地G27799.3211.019特殊用地D2180.730.86城市建设用地29802100118.07注:上述用地平衡中不含大亚湾石化基地和荃湾港区用地(该部分用地约28平方公里)。分组团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惠城仲恺惠阳-大亚湾惠阳大亚湾建设用地(公顷)占本区建设用地比例()建设用地(公顷)占
15、本区建设用地比例()建设用地(公顷)占本区建设用地比例()建设用地(公顷)占本区建设用地比例()R居住用地4212 32.41 1308 23.26 2509 33.44 1418 30.34 C公共设施用地2051 15.78 821 14.60 882 11.76 371 7.94 M工业用地1978 15.22 2092 37.20 2203 29.37 1293 27.67 W仓储用地137 1.05 35 0.62 34 0.45 53 1.13 T对外交通用地551 4.24 205 3.65 310 4.13 155 3.32 S道路广场用地1360 10.47 606 10.7
16、8 795 10.60 585 12.52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69 2.84 102 1.81 257 3.43 113 2.42 G绿地1208 9.30 383 6.81 503 6.70 685 14.66 D特殊用地157 1.21 52 0.92 9 0.12 合计12023 1005604 1007502 1004673 100注:上述用地平衡中不含大亚湾石化基地和荃湾港区用地(该部分用地约28平方公里)第十一条 四区管制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敏感程度,划定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实施相应的开发建设管制:1. 已建区:现状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有一定规模的的城市地区,总面积25
17、7.18平方公里。要求严格保护旧城地区历史文化城区、街区和历史建筑,维护城市肌理与历史文脉;控制城市新区居住比例失衡增长的状况,加快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完善支路网络,加强绿化环境建设。2. 适建区:近期适于城市建设所需用地的规划控制范围,是规划期内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建设地区,总面积159.78平方公里。要求严格按照规划所安排的性质、规模进行用地使用和建设,严禁随意改变用地使用性质和规划安排;规划安排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公园绿地等配套设施应同步建设,严禁滞后建设或不建。3. 限建区:为城市远期(2020年)的建设发展储备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和通过用地条件判别的可建设区域,总面积153.28平方公里
18、。限建区作为远期城市发展建设的预留用地,规划期内不能随意使用;如出现不可预测的发展情况,需要对本区域能用地进行开发使用需进行必要的论证,并对区域内用地进行整体平衡调整,在保证总体建设量不变的基础上,方可使用。4. 禁建区:区内长远发展必须控制的城市基本生态保护区域,主要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自然灾害防护绿地及绿廊等,总面积1280.98平方公里。禁建区内的土地是维护城市形态和保护生态空间的基本保证,必须得到妥善保护;严格保护禁建区内的土地,不得任意开发利用,用地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规要求,不得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第十二条 四线管制1. 黄线:将区内城市市政公用、交通
19、广场、避震疏散场地、气象预警中心等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划入黄线管制范围,管制范围42.2平方公里。黄线范围内不得进行与之不相关的其它建设,以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2. 绿线:将区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名胜区等绿地划入绿线管制范围,管制范围776平方公里。管制范围内要求严格控制建设行为,防止侵占绿地。3. 蓝线:将区内江、河、湖、海、库、渠、湿地等城市地表水和岸线自然生态环境划入蓝线管制范围,管制范围9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作为饮用水源水库的最高水位线向陆域纵深约100米、其他水库库区范围;东江两岸约100米、西枝江两岸约8
20、0米、淡水河两岸约50米、其他规划保留河道两岸约5米范围。管制范围内严格控制建设,非经原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在区内进行建设项目开发。4. 紫线:包括金带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五一路历史性街区、古城墙历史性街区、水东街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县城历史性街区、铁炉湖东坡故居历史性街区区、桃子园历史性街区等7个街区,以及各市县级以上历史性建筑。规划区紫线管制范围约1.93平方公里,要求严格实行城市紫线管理制度,避免占用历史建筑用地,破坏历史风貌。第十三条 重点建设地区规划各组团的重点建设地区是:惠城组团重点建设“五大新城”(包括江北新城、东部新城、南部新城、惠博新城、中职新城)、惠南科技产业园、火
21、车站地区;仲恺组团重点建设仲恺新中心区、液晶产业园、LED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和新能源产业园;惠阳大亚湾组团中,惠阳片区重点建设惠州副中心和“一区两城四园”地区(包括惠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玉东方珠宝城、伯恩光学城、洋纳工业园、良湖工业园(鸿海精细化工基地)、万兴工业园、行诚工业园);惠阳大亚湾组团中,大亚湾片区重点建设高技术创新产业区、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港口物流产业基地、滨海旅游休闲产业区和中心北片区。各重点建设地区按照下表指引要求实施建设:44重点发展地区建设指引组团重点发展地区范围建设指引惠城江北新城东江以北,火车站以南区域。n 结合城市轨道建设,设置市级的商务、办公、文化体育、休闲娱
22、乐、居住服务等服务设施,打造惠州市的新核心。n 进行现代城市环境建设,营造与地区定位协调的城市环境氛围。东部新城惠州水口东部、东江南岸、广惠高速西侧地区。n 依托惠州高新技术工业园(东兴片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园区建设。n 拓展新城大道北部地区至东江,打造数码电子和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南部新城金山湖南部,体育中心周边地区n 结合金山湖公园建设进行南部新城滨水岸线公园绿地和休闲设施的建设,打造南部地区城市内部优美的滨水环境。n 结合滨水环境的建设完善中北部公共设施,与体育中心共同形成服务中心带动新城建设,打造南部综合性新城。n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内部村庄改造,为地区建设打好基础。惠博新城以白石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惠州市 十二 城市建设 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