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doc
《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案二OO八年一月目 录1、总则11.1工作目标和内容11.2工作基础21.3研究的基本原则31.4研究的主要依据32、技术路线与方法52.1技术路线52.2技术方法体系93、工作程序与内容123.1农用地分等数据整理和设计资料收集方案123.2编制资料调查方案143.3开发农用地产能核算数据处理系统163.4建立基础数据库173.5分层次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模型183.6县域产能核算工作193.7省域产能核算工作234、成果编绘与整理254.1县级成果254.2省级成果275、附录30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案为贯
2、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土资发200679号)、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一五”规划(国土资发20063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64号)和关于部署开展2007年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43号)等文件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江苏省农用地产能状况,以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开展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要求,为确定江苏省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技术路线和方法,明确产能核算工作技术程序和工作内容,特制定本技术方案。341、总则1.1工作目标和内容1.1.1工作目标根据国土资
3、源部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工作的开展,应当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农用地产能核算,摸清我省从乡镇到全省农用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二是通过区域间农用地产能对比分析,全面掌握全省区域性产能的分异状况,为区域性土地资源宏观调控与调整提供依据。三是通过同一区域内不同类型产能比较分析,正确评价各行政区内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为合理制定农业科技、开发利用、增产增效目标及针对性措施提供技术支撑。1.1.2工作对象及内容工作对象: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工作对象是全省范围内现有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林地、
4、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 对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整理。 (2) 组织农用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实际产能及相关农用地利用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收集与调查。(3) 建立产能核算分等单元数据库。(4) 构建各二级指标区产能核算数学模型。(5) 指导各县(市、区)的产能核算和技术报告编制工作。(6) 编制省级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成果图,形成完整的项目成果。1.2工作基础200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农用地分等工作。按照国家农用地分等规程,根据江苏农用地利用特点,在全省划分了太湖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沿海平原区、沿江平原区、宁镇扬丘陵区和徐淮平原区等六个二级指标区,共划
5、分了12025个农用地分等单元;根据农用地资源调查和研究成果,划分了7个农用地自然等别、8个农用地利用等别和7个农用地经济等别,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农用地等别体系。本次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就是以江苏省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并利用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完成对全省的农用地产能核算、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评价等工作。由于我省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于2002年就已经完成,成果的现势性要求决定了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地区主要是乡(镇)域行政区划调整,使部分行政区域的土地面积和分等单元数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全面展开,
6、部分地区农用地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变化。考虑到这些因素,在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进行产能核算时,应在局部地区对原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适度调整。1.3研究的基本原则1、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的原则农用地分等工作评价并确定了农用地土地质量的相对差异,构建了全省农用地系统内部相对差异的梯级体系,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则要进一步把每个梯级的绝对值水平精确地核算出来,因此,农用地产能核算要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以保证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现实性和可比性。2、综合分析原则农用地产能是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用地产能核算要综合分析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产能的影响与作用。3、定量分析与定性
7、分析相结合原则农用地产能核算应以定量分析为主,对现阶段难以定量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必要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结果可用于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的调整和确定工作中,以提高成果的精度。4、客观反映农用地产能区域差异性原则农用地产能是土地质量和利用水平的客观体现,质量越好的土地,产能越高,反之亦然。农用地分等工作分别对农用地的自然质量、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客观地反映了农用地质量的区域差异,因此产能核算要充分体现出农用地产能的自然差异、利用差异及其区域差异。1.4研究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规范(国土资源大调查专用稿),2007年12月3、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8、1004-2001,2003-04-08发布,2003-08-01实施)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2007年8月10日发布)5、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6、江苏省农用地分等研究成果7、江苏省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技术路线与方法2.1技术路线全省统一采用基于农用地分等的方法,即在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首先对农用地分等资料进行整理,并补充调查所需资料后,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数据库,采用一定的数理分析方法,分别核算农用地不同层次(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和不同区域(乡镇、县域、省域)的产能。为保持成果精度和现势性,我省农用地产能核算基期年统一为2007年。我省农用地
9、产能核算工作流程图如下:成果形成汇总与验收通过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流程图,可以把全省的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总结为三级协同、三个阶段。即: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础,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协作单位密切配合、三级协同,通过先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三个主要工作阶段完成全省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 三个主要工作阶段分别为:省级准备工作和县级资料调查、建立数学分析模型并进行产能核算、产能核算成果汇总与验收。2.1.1省级准备工作和县级资料调查(1) 整理农用地分等成果首先进行农用地分等资料整理,更新分等单元面积,确定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编绘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系列调查表格,制定补充调查详细工
10、作方案。(2) 收集资料与外业补充调查根据技术规范要求,以县为单位,由各县农用地产能核算项目实施组对选定的样点实地调查,必要情况下宜采用专家咨询法调查。分别调查农用地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实际单产和实际总产。(3) 整理与检验调查资料,建立基础数据库省级部门对各县上报的调查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和检验,对不符合统计学要求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二级指标区为单位建立补充调查资料数据库,并对所有外业调查的表格及文字整理成册,汇编存档。2.1.2建立数学分析模型、进行产能核算(1) 建立数学模型以二级指标区为单位,通过对上述全部样点单元数据与相应等指数的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农用地标准粮理论单产和相应的农用地自然质
11、量等指数的函数关系、建立抽样单元的可实现单产和相应的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经初步确定以后,应该进一步通过在不同等别内选取部分单元进行验证,以最终确定农用地自然等指数转换因子和利用等转换因子,为全省通过分等单元指数分别核算理论产能和可实现产能建立可靠的数学模型。(2) 利用数学模型分区域汇总产能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并通过审查以后,由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将模型分别下发给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将本区域所有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和利用等指数代入公式,即可获得各单元的年均标准粮理论单产和可实现单产;结合农业统计数据进行实际单产的换算。在此基础上,可以分别核算出乡(镇)域、县域及省域的理论
12、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形成了不同区域三个层次的产能核算结果,然后可以进行区域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评价。2.1.3产能核算成果汇总与验收在核算出三个层次产能结果以后,应分别形成县级成果和省级成果,成果内容包括图件成果、文字成果、数据表格成果和数据库成果,并进行基础资料的汇编。在全面完成产能核算任务并经逐级检验合格以后,应对县级提交的成果和省级提交的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办法,分别组织验收。验收内容以部定规范中各项规定为准,包括产能核算工作程序、方法、成果、档案等方面。重点检查农用地产能核算结果、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数据表、成果图件和基础资料汇编及相应的电子成果。验收方法采取全面检查与抽样
13、核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2.2技术方法体系 农用地产能核算工作是一项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覆盖全省、现势性强,资料要求精度较高。根据工作需要,采用的技术方法有几下几种: 1、特尔斐法:特尔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它是一种客观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管判断的技巧,故又称专家打分法,可用于各种领域的决策和判断过程。该法之所以在系统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在于它能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要素作出概率估算,使分散的评估意见逐次收敛,最后集中在协调一致的结果上。因此,其结果的可信度较高,是系统工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测定方法。特尔斐法有专家单独表示意见、多次反馈和统计汇总等特点。在进行农用地
14、指定作物理论单产样本值调查过程中,对于无法直接获取试验田产量数据或者试验田样本数量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采用专家咨询调查的方法补充调查结果。 2、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又称选样调查法,范例调查法,样本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其特点是比普遍调查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也较易做到比普遍调查更细致和深入。与传统的调查方式相比,由于它是以数据统计原理和概率论作为基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科学性,比典
15、型调查更能保证其全体代表性,因为按随机的原则抽选调查样本,不存在人的主观意图的影响。抽样调查的关键是选好调查对象和样本数的确定,所选对象必须带有代表性,否则,调查所得结论就会同实际情况发生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在农用地理论产能与可实现产能核算工作中,由于要求取所有分等单元的农用地产能数据,涉及到江苏省内12025个农用地分等单元,不可能实地调查每一个分等单元的产能,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点,建立相关模型的方法是适用的。3、计量经济模型方法:本研究将利用数据库技术和SPSS计量经济分析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农用地等指数和农用地单产的函数关系,将所有分等单元的农用地等指数代入函数方程后,即可求
16、取相应区域的农用地理论产能和可实现产能。4、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指按照调查内容和具体要求深入实地,直接收集相关的第一手数据,其结果相对真实可靠。在本农用地实际产能核算中,由于无法直接应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农用地实际产能核算,所以实际产能核算的数据基础是各行政单位的实际农用统计数据。5、归纳法与演绎法:这是两种不同的推理和认识现实的逻辑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之一。归纳是从特殊的或个别的事实出发,概括出一般性的知识或者规律;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根据某些逻辑规则,推导出特殊性或个别性的知识和数据。归纳和演绎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在本项工作中,主要技术思路正是先
17、通过调查样本单元农用地单产数据,建立起农用地单产和农用地等指数的系列数学模型,然后依此模型,将区域内全部分等单元的等指数分别代入已经建立的相应模型,计算得出所有分等单元的农用地单产。3、工作程序与内容依据前述农用地产能核算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实施中分为以下几个工作程序与内容:3.1农用地分等数据整理和设计资料收集方案3.1.1农用地分等成果整理(1) 根据已有农用地分等工作成果,依据基期年上报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对分等单元面积进行平差,并以此作为产能核算的分等单元耕地面积。(2) 整理出全部分等单元的农用地自然等指数和利用等指数数据。(3) 更新部分地区农用地等别我省农用地分等成果
18、以2002年为基期年,在全省共划分了12025个农用地分等单元,平均每个分等单元的面积约为6000亩。自2003年至2007年间,随着各地不同规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竣工验收,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状态发生了改变,相应的土地等别需要更新。由于部分规模较小(几十亩至几百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某一分等单元等别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整理农用地分等资料时,只考虑已竣工验收的大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分等单元的影响。通过分析2003年以来已经通过验收的项目库项目和省以上投资项目,初步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模丘陵地区大于1000亩,平原地区大于3000亩时,应重新评定该项目所在分等单元的等别。对于开发项目中新增加的农
19、用地,评定其等别时采取相邻就低原则,对于农用地整理项目中涉及的农用地重新评定等别时采取相邻就高原则。对于实施大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明显改善农用地质量的,可以参照上述办法对涉及的农用地分等单元进行等别调整。(4) 编绘产能核算工作底图以江苏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为基础,收集2007年江苏省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各县(市)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和对比,对原分等成果图进行更新,更新村级以上行政区划界线,重要的线状地物或明显地物点,保持原指标区、等别和分等单元界线不变,编制本次产能核算工作底图。但因大型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对分等单元土地性状有明显影响的,可以对分等单元进
20、行适当调整。3.1.2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的确定根据农业统计,江苏省农用地资源分等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确定结果如下表:江苏省农用地资源分等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确定结果分等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指定作物复种类型作物组成太湖平原区一年两熟小麦水稻水稻小麦、水稻、玉米里下河平原区一年两熟小麦水稻水稻小麦、水稻、玉米沿海平原区一年两熟小麦水稻水稻小麦、水稻、玉米沿江平原区一年两熟小麦水稻水稻小麦、水稻、玉米宁镇扬丘陵区一年两熟小麦水稻水稻小麦、水稻、玉米徐淮平原区一年两熟小麦水稻水稻小麦、水稻、玉米选取水稻、小麦、玉米作为指定作物,其主要依据有:三种作物皆为江苏的传统作物,经
21、过当地长期选择,特性与当地土地自然特性有较好的匹配性,能够较为恰当准确地反映出当地农用地的属性。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江苏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为稳定。3.2编制资料调查方案3.2.1样点单元要求 (1) 调查样点的数量要求指定作物理论单产样本调查:以农用地分等二级指标区为单位,每种指定作物理论单产样本调查的数量不少于50个,样点空间和等间分布要相对均匀。指定作物可实现单产样本调查:样点数量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以每个二级指标区为单位,根据分等单元的数量和分布抽样,具体到每个县(市、区)各利用等别内所需调查的样点数量均应不少于10个,同时应兼顾农用地地类,优先将指标区内国家级和省级标准样地作为调查
22、点。具体样本调查的数量,在试点工作结束以后,按照统计学要求在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2) 调查样点的空间设置要求a.样点所在分等单元面积适中,具有代表性,面积较小的分等单元不宜布设样点;b.样点设置应兼顾等指数区间;c.样点在等别间分布要相对均匀;d.对于已经有通过验收的、大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丘陵地区面积在1千亩以上、平原地区面积在3000亩以上)所在的分等单元,不宜设置调查样点。3.2.2调查内容选定样点单元以后,分别进行农用地指定作物理论单产样本值的调查、可实现单产样本值的调查。同时进行县、乡指定作物实际单产和实际总产的调查。同时应当收集其它相关资料如下:县(市、区)各乡镇2007年耕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农用 地产 核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