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说明书.doc





《高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说明书.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说明书目 录第一部分 概 述3第一章 城市现状概况3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32.历史沿革33.自然条件34.自然资源45.文物古迹46.经济社会概况5第二章 几版总体规划回顾及实施评价51几版总体规划回顾52实施评价及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5第三章 规划编制背景与编制依据61.规划编制背景62.规划依据6第四章 规划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71.规划技术路线72.规划指导思想73.规划期限和范围74.规划原则7第二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8第五章 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现状与发展条件81.城镇体系现状特征82.城镇及经济发展条件分析93.城镇体系发展思路与相应策略9第六章 县域
2、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规划111.县域人口发展预测与规划112.人口城镇化发展预测与规划11第七章 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布局规划121.城镇职能结构规划122.县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133.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规划154.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体系发展规划165.区域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18第三部分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第八章 城市发展总体目标与规划编制要点191.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192.规划编制要点19第九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201.职能与城市性质202.城市人口规模213.城市用地规模21第十章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211.城市总体布局现状212.总体空间发展思路223.高唐城区空
3、间形态的演变234.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235.城市总体布局23第十一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41.城市对外交通规划24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24第十二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71.现状概况272.规划原则与目标273.用地规划27第十三章 居住用地规划301.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302.规划原则303.规划布局314.中小学配置31第十四章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311.工业用地规划312.仓储用地规划32第十五章 绿地系统规划331.现状概况及存在问题332.规划指导思想333.规划布局334实施建议34第十六章 城市景观规划341.规划原则和目标342.景观规划要点34第十七章 旧城更新规划361.
4、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62.更新策略363.用地布局调整36第十八章 城市建设控制规划361.规划目的362.土地兼容性控制363.开发强度控制37第四部分 中心城区工程规划38第十九章 给水工程规划381.现状概况382.用水量预测383.水源规划394.水源地保护规划395.水厂规划406.管网规划40第二十章 排水工程规划401.现状402.规划排水体制403.污水工程规划404.雨水工程规划41第二十一章 电力工程规划411.现状概况412.电力负荷预测413.电源规划424.城网规划42第二十二章 电信工程规划421.电信规划422.广播电视工程规划433.邮政规划43第二十三章 燃气工
5、程规划441.城区燃气现状442.存在问题443.城市气化率444.燃气工程发展规划44第二十四章 供热工程规划451.现状概况452、规划原则453.城区热化率454.热负荷预测455.热源规划466.供热系统467.管网布置468.换热站46第二十五章 环境保护规划461.现状概况462.存在问题473.环境趋势分析474.环保目标及环境分区475.改善环境质量的建议48第二十六章 环卫工程规划491.现状概况492.规划依据493.规划目标494.环卫工程规划49第二十七章 综合防灾规划501.防洪规划502.消防规划503.人防规划514.抗震防灾规划525.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52第五
6、部分 规划实施与部署53第二十八章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531.规划指导思想532.规划年限和规模533.城市建设发展方向534.近期建设项目53第二十九章 城市远景发展构想55第三十章 规划实施551.规划管理新的趋向552.规划实施措施5652高唐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说明书第一部分 概 述第一章 城市现状概况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高唐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600001163000,北纬363730370230之间。县域南北长42.4公里,东西宽40.75公里,面积948.86平方公里。东与禹城、齐河两县为邻,西与临清市、夏津县接壤,南靠茌平县,北邻平原县。县城居于县域中
7、部,位于北纬365100,东经1161300。东南距省会济南107公里,西南距聊城市城区56公里。东北至禹城市城区38公里,东至齐河县城48公里,南至茌平县城30公里,西至临清市城区58公里,西北至夏津县城26公里,北至平原县城43公里。高唐县隶属于山东省聊城市,下辖三个街道办事处、6镇、3乡,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71111人。2.历史沿革高唐县境在唐、虞、夏、商、周时为兖州之域,春秋时为齐国西界,战国时为齐之西邑,境接赵、卫。公元前221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高唐属东郡。公元前206年,汉新置高唐县,属青州部平原郡。隋唐,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596年(隋开皇
8、十六年)置博州,高唐改属博州。607年(隋大业三年),又改属冀州部清河郡。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分全国为十道,高唐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唐末属魏博节度使。宋朝,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高唐属河北道博州。994年(宋淳化五年)改道为路,高唐县属河北东路博州。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拆为23路,高唐县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1128年后黄河以北俱被金军占领,高唐为金所辖。元朝,高唐初属大名路,后属东平路。1266年(至元三年)改博州为东昌,高唐属东昌路。1270年(至元七年)于高唐县置高唐州,领县3:恩县、夏津、武城。高唐州直属中书省。明朝,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高唐省县入州,统
9、县3:恩县、夏津、武城。高唐州直属山东布政司。后改属东昌府,不领县。清初全国设18个行省(光绪年间增至23个行省),省下设府(直隶州)、县(州)两级。高唐州属东昌府。1730年(雍正八年),高唐州升为直隶州,割济南府之禹城、平原、临邑、陵县4县属之。1734年(雍正十二年)仍改隶东昌府,所领各县回归济南府。1912年(民国元年)改高唐州为县,属山东东临道。1928年(民国17年)废道,直隶山东省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县政权同时存在。国民党县政权,属国民党第四行政专员公署。共产党县机关,属中共鲁西北特委。1945年县城解放,高唐隶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南行署第二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0、,高唐改属平原省聊城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撤平原省,高唐随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专员专署。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高唐县属山东省聊城地区行政公署。3.自然条件3.1气候特征全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65.7%。冬季干冷,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为574.8毫米,最多年为975.9毫米(1961年),最少年为306.0毫米(1968年)。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平均年蒸发总量为2161.5毫米,1月份最小平均为56.0毫米,6月份最大,平均为374.2毫米。全年平均气温为13.1,极端最高气温41.2(1958年6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20.8
11、(1981年1月26日)。月平均气温最高在七月份为26.8,最低在1月份,为-3.1,年均相对湿度为6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63.3小时。平均年霜冻期为170天,平均年无霜期为195天。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24.6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压为1013.5毫帕,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月平均最大风速为4月份4.7米/秒,平均最小风速为8月份,平均2.5米/秒,全年主导风向偏南,偏东北风向次之。3.2地形地貌高唐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为主。地貌总趋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坡降为1/90001/7000。平均海拔27米,最高点海拔32.1米,最低点海拔22.6米,共有河淮高地、沙质河槽地、古河床高
12、地、缓形坡地、河间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池等六种地貌类型。3.3地质条件在大地构造的体系上,高唐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自中生代中期以来,随华北断块沉降,发育有深厚的新生代第三纪河湖型泥沙堆积。由于新生代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强烈和新华夏系沉降带的继续下降,长期河水泛滥,黄河堆积物层达300米左右,形成冲积平原,地层岩性为沙质粘土,粒质沙土和粉沙等。从地质构造形式看,高唐县处于鲁西断块与冀东至渤海断块交接部位的冀东渤海断块内。从地层分区看,高唐县属华北断块的坳陷区,基底构造以大中小型的断裂为主,有明显的向西收敛,向东撒开的趋势。高唐地震烈度7度。3.4水文特征县内大小河流17条。徒骇河,马颊河是县境内的
13、骨干河道,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全境,依其自然流势分为徒骇河和马颊河两个流域。徒骇河流经境内26公里,流域面积393.6平方公里, 马颊河流经境内28公里,流域面积432.3平方公里。人工河流有七里河、四新河、管氏河、官道河、唐公沟、辛铺沟、沙河沟、友谊沟、张官屯沟,总长147.5公里。这些河流都与徒骇河、马颊河相通,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水系。境内主要河流徒骇河、马颊河均属海河流域,水文特征相同,都为过境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形成平行水系,河道平直,河谷宽浅,属坡水性河流;同时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大,为季节性间歇河流。4.自然资源4.1水资源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两部分。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主要来源有大
14、气降水,灌溉回归水和渗透水,但开采量不足,由于近几年的无序开采,取水点已经出现漏斗。地表水又分当地产水和过境客水两种。过境客水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的径流及引用位山一、二干渠的黄河水。在有引黄条件下,两河在高唐县的年平均客水径流量为3.4977亿立方米,无引黄条件下容水量为2.3404亿立方米。同时河流径流量的年季变化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相差悬殊。在有引黄条件的正常年量下,全县水资源基本能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4.2土地资源高唐县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全县总面积94886公顷,耕地60697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4.0%,人均1.97亩,高于全省1.13亩/人的平均水平。5.文物古迹高唐县自
15、设立以来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为高唐县留下了无数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七处。高唐县境内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名胜: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a.固河汉墓群:东汉,位于高唐县固河镇固河村,于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b.兴国寺塔:宋代,位于高唐县梁村镇梁村村(省级对待)。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聊城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由聊城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九日公布:a.华歆墓:三国,位于高唐固河镇大华村。b.王懋德墓:元代,位于高唐县清平镇石门村。c.朱昌祚墓:清代,位于高唐县梁村镇朱楼村。d.高唐清平镇文庙
16、:明代,附属文物:景壁,清代。古树木17株。位于高唐县清平镇。e.* 加“*”的为县城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名胜。高唐文庙:清代,位于高唐县委招待所院内。f.水月庵石塔:清代,位于高唐县固河镇岳堂村。g.金谷兰墓:1938年,高唐县梁村镇。h.琉璃寺烈士陵园:1939年,高唐县琉璃寺镇徐庙村。i.*古井(李逵井):传说为宋代,高唐县城北湖东岸。j.*柴家花园:传说为宋代,高唐县城北湖东岸。3)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a.尹集邢家佛寺遗址:明代重修,高唐县尹集镇邢家佛寺村。b.*大觉寺遗址、高唐地宫:唐代,高唐县城内。c.报恩寺遗址:元代,高唐县赵寨子乡解庄村。d.减少回龙庙遗址:元代,高唐县尹集
17、镇四新村。e.*高唐古城墙遗址:明代,高唐县城内老城区四周。f.杨通墓 :金末元初,高唐县固河镇石杨庄。g.杜潜墓:明代,高唐镇西街新村村南。h.张曾墓 :清代,长郭庄。i.小李楼墓群:元代至清代,梁村小李楼村。j.清平迎旭门:清平镇。k.*高唐镇北关清真寺:清代,高唐镇北关。l.*高唐镇南关清真寺:清代,高唐镇南关。米.尹集石狮子:清代,高唐县尹集镇。n.孟庄古松树:高唐镇梁村孟庄。p.*高唐县城区三株古槐:两株县委招待所南,唐代;一株官道街南首路东,隋代。此外,高唐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是“全国书画之乡”。6.经济社会概况6.1经济总量大,地位突出2003年高唐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
18、7亿元,人均GDP近1.39万元,比聊城市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0以上。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值,均稳居全市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5.7:67.6:16.7,工业地位突出,工业总量占全市工业总量四分之一以上,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全省20强。2003年高唐县完成财政总收入5.9亿元。全县已经形成了以时风、泉林、蓝山三大集团为骨干的农用车制造业、造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工业经济体系,形成并稳固了高唐县作为全国农机城、区域性林浆纸及纸制品综合生产基地和畜产品加工基地的产业地位,为全县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2经济增长快,势头良好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7.2,三次产业增
19、加值中第一产业同比上一年降低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更加符合工业化阶段的特点。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36.4亿元,增长28.5;销售收入135.8亿元,增长40.9;实现利税10亿元,增长35.1;利润8亿元,增长47;工业投入23.1亿元,增长104。竣工投产项目41个,可新增销售收入49.6亿元,利税4.8亿元,利润3.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1万元,居全市领先、全省上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5元,
20、增长24.7;农民人均纯收入3020元,增加245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2.2亿元,增长23。6.3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在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的同时,高唐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大力发展。2003年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9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8。全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成效明显,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本科录取人数达到743人,同比增长21.8。被授予全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得到了扎实有效的落实,群众性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良好,被授予“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县”称号。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防病治病水平进一步提高。在
21、经济发展中,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县的新型发展思路得到初步贯彻。第二章 几版总体规划回顾及实施评价1几版总体规划回顾表21 前三版总体规划回顾1981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规划期限19812000年19962010年20002020年城市性质纺织工业为主,支农工业为辅的县镇区域性商贸中心,是以发展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园林化城市以加工工业为基础,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代园林城市。城市规模2000年城市人口5.5万人,用地5.2平方公里近期2000年人口7万,用地8.4平方公里;远期2010年人口10万,用地12平方公里。近期2005年人口15万,用地18.8平方公里
22、;中期2010年人口18万,用地20.9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人口22万,用地26.3平方公里。城市结构/两纵、两横、一环,一个城市主中心,九个小区级中心一个中心、两条轴线、三大分区、四个组团2实施评价及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2.1总体规划评述高唐1996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经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改版规划对于指导高唐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唐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都已经突破该规划的规模预测,因此迫切要求对原规划进行调整。高唐2000年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未经批准,该规划对高唐特殊性考虑不充分,没有把握好
23、长期平稳发展和一段时间内超常规发展的关系。2.2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经济仍属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其结构、体制、管理、技术上的问题是影响今后稳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其它工业都是传统中低档产品,产业规模小,经营粗放,布点零散,第三产业的投入偏低,第三产业不发达,发展不充分,制约了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2)环境容量小,城区内部自然村落众多,城镇建设空间过于分散,集约化发展程度低,使城市发展用地受到限制,环境受到污染。3)城市功能分区较散乱,中心不明确,公共服务设施不成规模,服务等级低。老城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4)城市路网初具规模,但主要道路功能混杂,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唐 城市 总体规划 纲要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