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起动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起动系统.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起动系统起动系统作用:作用:供给发动机曲轴足够的起动转矩,以便使发动机的曲轴达到必需的起动转速,使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的状态,当发动机进入自行运转的状态后,便结束任务立即停止工作组成:组成:由起动机、电磁开关、控制电路、起动机继电器、点火开关(起动开关)、蓄电池、起动机电路组成。起动系统起动机起动机作用作用:是由直流电动机产生动力,经传动机构带动发动机曲轴转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的起动。也就是利用起动机小齿轮与发动机啮合,以摇转发动机使其能发动:发动机发动后,小齿轮与飞轮必须立刻分离,以免起动机受损。组成组成:起动机在起动系统主要由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离合机构和控制装置三个部分组成详细如下:详细如下:
2、(1)直流串励电动机直流串励电动机:作用是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电磁转矩。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电枢、磁极、换向器等主要部件构成1.电枢电枢:电枢是直流电动机的旋转部分,包括换向器、电枢铁芯、电枢绕阻、电枢轴2.磁极磁极:磁极一般个 4 个,两对磁极相对交错安装在电动机定子内壳上,低碳钢板制成的机壳也是磁路的一部分。也有用 6 个磁极的起动机3.电刷与电刷架:电刷与电刷架:电刷架一般为框式结构,其中正极电刷架与端盖绝缘地固装,负极电刷架直搭铁。电刷置于电刷架中,电刷架上装有弹性较好的盘形弹簧。(2)离合机构离合机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传递给发动机使其起动,同时又能在发动机起动后自
3、动打滑,保护起动机不致飞散损坏。目前起动机常用的离合机构有滚柱式、摩擦片式和弹簧式.1 摩擦片式离合器摩擦片式离合器:可以传递较大转矩,并能在超载时自动打滑,但由于摩擦片易磨损,需经常检查调整,其结构也较复杂,所以多用于柴油发动机使用的功率较大的起动机上。(3)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又称起动开关,其作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同时还能接人和切断点火线圈的附加电阻。不同类型的汽车上使用的起动机尽管型式不同,但其直流电动机部分基本相似,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各有差异。起动方式起动方式:人力起动人力起动:起动最为简单,只须将起动手摇柄端头的横销嵌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起动爪内,
4、以人力转动曲轴。电动机起动电动机起动:电动机起动是用电动机作为机械动力,当将电动机轴上的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的齿圈啮合时,动力就传到飞轮和曲轴,使之旋转。电动机本身又用蓄电池作为电源。分类:分类:(1)按控制装置分类按控制装置分类1.机械控制式起动机机械控制式起动机:由脚踏或手拉杠杆联动机构直接控制起动机的主电路开关来接通或切断主电路,也称机械式起动机。虽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由于要求起动机、蓄电池靠近驾驶室,而受安装布局的限制,而且操作不便,已很少采用;2.电磁控制式起动机:电磁控制式起动机:由按钮或点火开关控制继电器,再由继电器控制起动机的主开关来接通或切断主电路,也称电磁控制式起动机。
5、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工作方便,在现代汽车上广泛采用。(2)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类按传动机构的啮合方式分类:1.惯性啮合式起动机:惯性啮合式起动机:起动机旋转时,其啮合小齿轮靠惯性力自动啮入飞轮齿环。起动后,小齿轮又借惯性力自动与飞轮齿环脱离。啮合机构结构简单,但不能传递较大的转矩,而且可靠性较差,已很少采用;2.强制啮合式起动机强制啮合式起动机:靠人力或电磁力拉动杠杆强制小齿轮啮入飞轮齿环。啮合机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操作方便,仍被现代汽车所采用;3.电枢移动式起动机:电枢移动式起动机:靠起动机磁极磁通的吸力,使电枢沿轴向移动而使小齿轮啮人飞轮啮环的,起动后由回位弹簧使电枢回位,让驱动齿轮退出飞轮齿环。多用于大功率的柴油汽车上4.齿轮移动式起动机:齿轮移动式起动机:是电磁开关推动安装在电枢轴孔内的啮合杆,而使小齿轮啮入飞轮啮环的;5.减速式起动机减速式起动机:靠电磁吸力推动单向离合器,使小齿轮啮人飞轮齿环的。起动系统电磁开关电磁开关作用作用:电磁开关安装在启动机的上部,用来控制启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的啮合与分离,以及电动机电路的接通和关断。对于汽油发动机用启动机、电磁开关内还有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短路触点,通过电磁开关外壳上的接线柱与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相连。组成:组成:电磁开关主要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活动铁芯、接触盘、触点等组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