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相关名词解释.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相关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相关名词解释.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第十八章相关名词解释1、旧城改造区:指 2003 年 9 月 15 日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施行以前,已作为城市用地进行了建设的地区。2、新建区:指旧城改造区以外,新划为城市用地的地区。3、规划用地范围线:规划用地范围线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有关规定,划定的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用地封闭线。4、街坊: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围合成的城市用地。5、地块:被道路和不同用地性质界线所划分出的城市用地。6、地块面积:又称建筑基地面积,用地面积,由道路红线和地块界线围成多边形的水平投影面积。7、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是指规划用地范围线内建设项目的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不包括城市规
2、划道路红线内的道路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是计算核定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参数。其计算应精确到平方米。8、用地性质:城镇用地按照所担负的不同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用途类型,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绿地,道路广场用地等,称为用地性质。本规划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9、用地兼容性:即城镇用地与建筑的互适性,规划对每一具体地块规定某种用地性质。在某一用地性质下,一些性质的建筑允许建设,对用地及环境没有干扰和影响;而另一些性质的建筑在符合条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件下才被允许建设,称为用地兼容性。10、支道:在中心城区,指车行道为2 车道且规
3、划路幅宽度小于或等于 16 米的城市道路。11、次干道:在中心城区,指车行道为3 或 4 车道且规划路幅宽度大于 16 米,小于或等于 30 米的城市道路。12、主干道:在中心城区,指车行道为4 车道及以上且规划路幅宽度大于 30 米的城市道路。13、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14、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15、建筑容积率(FAR):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的比值。本区域指某一地块地面以上的建筑面积总和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可以直观地反映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计算公式为:FARSa/SFAR容积率Sa 地块上的建筑面积总和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相关 名词解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