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_1.docx





《2022《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_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1页共 3737页20222022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许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保藏。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1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知道:在阳光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似乎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速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丽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尽情抒发了
2、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我在细致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学会 4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旧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第 2 2页共 3737页的思想感情上则犯难点。一、画面导入,激发学生学诗爱好。课的一起先,我通过深情地导入,让学生对李白充溢钦佩之情。师: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多数辉煌的诗篇。在诗歌的创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涌现了多数优秀的诗人,李白是当时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几首诗,谁情愿来背一背?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在
3、回忆中引出今日要学习的内容。接着让学生观赏庐山瀑布的图片,在学生惊异的赞美声中发觉孩子们已经被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景象吸引了。揭示课题就顺理成章。二、读诵诗句。1.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学生小组间相互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比较、组词让学生巩固生字。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洁,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2.理解古诗。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耀;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用简第 3 3页共 3737页笔画协作手势理解“生紫烟”;猜哪个字说明为河(川);“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
4、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方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宏伟壮丽。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概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三、拓展诗句,体会写作特点。李白的诗激情浪漫,多采纳夸张、比方、想象等写作方法奇妙地表达诗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比方、想象等,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中我用直观形象的数字举例让学生理解“三千尺”夸张写法,还通过讲解理解、图片演示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峰”的意思。还结合以前学过的诗句和拓展诗 秋浦歌体会李白夸张写法特点。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2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5、。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始终以读和图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图中感受。我在讲授望庐山瀑布一诗时,导入部分以投影诗中插图入手,让学生对庐山瀑布有一个直观印象,并使学生心灵得到震撼。在出示课题的时候,我利用图层关第 4 4页共 3737页系,将课题中须要学生学习的生字“庐”和“瀑”进行重点学习,以此来实现第一个目标。在“学文“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教学:其一,自主读文;其二,进行朗读指导;其三,进行会认字学习指导和古诗配画学习;其四,指导背诵。从目标上看,四个目标都已经达成,而且利用课文插图和课件,很好地解决了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从效果上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体现。图文结合,激发了学生朗读的趣
6、味性和主动性。另外,利用田字格,让学生将视察到的生字送回家,从而来指导学生的书写,这既让学生获得了一个实践参加的机会,又充分体现了交互、参加的新课程理念。同时,这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策略,为师生搭起了一个交互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授绝句伊始,我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视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然后依据图来出示古诗,让同学们在图文并茂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以图来协助理解“千秋雪”、“含”、“万里船”等词,效果良好。这样的教学也能很好地实现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然后再利用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背诵课文。总之这一节课的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达成,而且各学问点也得到了很好的落
7、实。另外,我还利第 5 5页共 3737页用现实环境帮同学们理解古诗“窗含西岭千秋雪”。我让同学们将教室的窗户当作一张白纸,然后看窗外的景色。同学们一看就知道了“含”的意思。总之,这一节课更让我明白,低年段不要过分注意课文字词的理解,而要让学生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自己去感悟,去理解,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作引导。这一节课也让我明白了,要利用好现实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文本,利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领悟。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3坐下来,梳理这节课,真的像诗句中描写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许多问题,在备课的时候,预想不到,只有上完这节课经过实践以后,问题才会暴露出来。老师的问题,学
8、生的问题,导学案的设计问题等等,只有经过这一节节的课堂实践才能去发觉,去解决。反思这节课,主要问题可以归纳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导学案的设计。其实这也是检验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实力。这节课,我想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一就是让学生会正确朗读这两首诗,A 组和 B 组能背诵其中一首。其次就是理解两首诗的大致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山第 6 6页共 3737页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可是一节课匆忙上下来,总是觉得时间不够,问题一展而过,处理不透彻。所以,我觉得导学案真的要提前下发,在上这节课之前,老师还应当抽查个别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状况,因为,
9、新的课堂模式,学生也在适应阶段,须要老师的指导,有时候仅仅利用课堂的 15 分钟学生很难完成一份导学案,而假如独学在课堂中占用太多时间,又会影响后面的教学流程。另外,在一篇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最好有一个可以让全员参加共同解决的核心问题,比如说这节课的古诗学习中,假如第四题能加上“创意大考验:我们小组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展示我们组最喜爱的一首古诗(读、写、背、演)”,我想学生不管选择哪一种方式小组都会同心同德,主动参加的,事实上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古诗的读和理解都已经达到了,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是,正是因为,导学案没有想到提前下发,觉得课堂时间不够,所以在设计
10、时省略了这一题,这也是导致这节课学习目标得不到完成的干脆缘由。其实,“学海拾贝”的第一题和其次题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外完成,不用占用课堂独学时间。所以,从最近的这几节课,可以第 7 7页共 3737页看出,导学案的运用和设计特别重要,老师要好好利用好这个课堂抓手,这样才能使“高效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其次,学生课堂的许多养成习惯亟待培育。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子。所以,这个“主子”就应当有主子的样子和气质。课堂展示的时候要大方,自然,声音嘹亮,要学会与台下同学的互动,台下的听展者也要学会仔细倾听,敬重别人,因为,课堂老师讲的少了,假如不会倾听学习伙伴的发言,就不会有课堂的点评质疑
11、和补充,而且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很难突破。而这一切的实现就要求,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机制要跟上。没有刚好、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的参加性就很难提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感谢校长耐性刚好的听课、评课,让我能够更加清楚的相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胜利不易,坚持更难,可是课改之路真的须要我们静下心来去钻研,付出更多的耐性去实践,坚持我们当下的选择,只有这样,“高效课堂”才能早一日实现真正的高效!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4在这堂课里我设定的目标有两个:第 8 8页共 3737页1、诗配乐的形式,增加古诗的感染力,提高幼儿诵读古诗的爱好。2、理解诗句,能完整朗诵古诗。我先让幼儿观看了瀑布
12、视频,带给幼儿充分的直观感,感受又高又大,气概宏大,景色特别漂亮壮丽的瀑布,让幼儿对瀑布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然后再告知幼儿“古代有位宏大的诗人叫做李白吗?有一次他外出时看到了瀑布,他觉得瀑布特别的漂亮,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关于瀑布的诗.“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其次个环节是老师配古典音乐渔舟唱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这个环节中我朗读了两次古诗,这两次的朗读主要是让幼儿能够熟识古诗名字、诗人、和古诗里的内容。接下去第三个环节:理解古诗内容,师逐句讲解古诗意思。在幼儿能熟识古诗的基础上让幼儿理解到这首古诗的意思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似乎一条大河
13、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速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在讲解时我边出示了图谱,让幼儿能够对理解古诗能更深化,也为下一个环节幼儿学习朗读古诗做打算。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我出示第 9 9页共 3737页图谱时犯了一个大错误,耽搁了不少时间:在此前我已经把图谱粘贴在了黑板的背面,但是在拿的过程中我从右边转过去拿却从左边出来。我还须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完善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之处。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5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一、由学生自由背诗,有学生背诵到这一首诗时引入新课许多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经会背许多古诗,我引导学生背诵自己会背的古诗,当有学生背到这一首时我让学生
14、尝试自己默写,我来朗诵,对于学生不会写的字,允许注拼音,这一过程大约须要 10 分钟。因学生写字速度、对句子的理解程度都有不同,所以默写出来的诗千差万别。我巡察中发觉大部分学生写完时,我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一一比照,让学生在修改时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这样写,同时结合挂图看美景。我认为在订正错别字中学生很简单理解诗意,如“望”就是看,望庐山瀑布就是看庐山的瀑布。李妍写的是“暴布”,她认为这个字是多音字,在订正这个字时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怎样记住这个字,有学生说:“水流的太暴了,就成了瀑布。”通过直观的看图启发学生:“流的暴的水就是瀑布吗?”细心、动脑的学生看出来了:“在高第 1010页共 3737页高
15、的山上流的暴的水就是瀑布。”高莹莹同学穿插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布剪不断?”多种形式的沟通让学生对瀑布不仅有直观的相识,更有自己独特意义的见解。二.在订正错别字过程中,学生理解了诗意,在直观感知的基础加上理性的分析和思索,学生背诵起来更简单,指名背、互背、接力背等多种形式记忆。三、你喜爱哪个词?哪个字?哪句诗?说说你自己的看法。许多学生喜爱“遥看瀑布挂前川”和“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说明是“遥”的意思是遥远,远远的看瀑布像白布挂在上面,而且在动,很美。有的学生说“飞”是速度很快,有三千尺,(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三千尺)很高很高,假如有机会,肯定去看看,用眼镜发觉美、观赏美,用耳朵去听一听瀑布飞
16、下来的壮丽。接着我打算让学生默写一遍古诗,加强记忆的同时想像漂亮的瀑布,边想像边默写,还支配了叶圣陶先生写的瀑布让学生观赏,但由于学生默写速度慢,后面的内容没有进行。在本节课中,我认为古诗教学可以分为四步:1、老师朗诵,学生默写。第 1111页共 3737页2、老师板书,学生订正错别字,再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反复诵读。3、再次默写,将诗、意结合,进行感情升华。4、拓展训练。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6庐山,我国江西省的一座名山,自古就以“奇秀甲天下”,唐朝大诗人李白在 50 多岁时来到这里,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耀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
17、间跌落下来,似乎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速地倾泻而下,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丽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人生识字忧患始。对于诗人来说,短短的十数个字中,包含了太多喜怒哀乐,情感纠葛。而我们这些后来人,只能在不断地研读中揣摩诗人或困难、或激扬的情感,走进诗人,走进诗歌盛行的时代。我在细致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第 1212页共 3737页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18、教学难点定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依据唐诗音韵和谐、用词精炼的特点,我采纳“分步朗读、渐渐深化”的方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一读、读准字音本诗生字不多,但应提示学生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准押韵的字。本诗押韵的字是“烟”“川”“天”,它们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读 Lu,“银河”的银读 yn。第三步就是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这样的支配,符合儿童好表现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爱好,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二读、理解词句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日积月累地背诵了很多古诗,关于诗意的理解却显得模糊而浅显。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让学生在想象中完成
19、对诗歌的理解此刻尤其重要。因此我激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第 1313页共 3737页激励其他学生赐予解答,当遇到困难时,再由我这个老师适时引导、指引,就这样,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很好地体会了“挂”字的妙不行言、“飞流直下”的气概磅礴,“银河落九天”的震天动地。在沟通中激活学生的联想,在质疑中绽开想象的翅膀,在互帮互助中想象画面,领会文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三读、体会情感在学生读懂了诗句的基础上,就要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自由读,在读中揣摩怎样处理好重音、速度和停顿,怎样表现诗句的情感;老师引导读,在理解中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沟通自己的感受。另外
20、多媒体课件的出示,使学生虽身在教室,却有如身临其境、观看瀑布的飞流直下壮丽场景,倾听瀑布所发出的隆隆巨响,真实地体会瀑布的宏伟气概,以致脱口而出“山河壮丽”的感叹!庐山,一座千年矗立的山峰,因为李白的到来而名垂千古;李白,一位视权贵如粪土的诗人,寄情山水而感叹:“疑是银河落九天”。但是,这份情,要通过诵读表达出来,对于二年级的小孩子是有难度的。如何引领孩子们入情入境的朗读,始终都困扰着我。第 1414页共 3737页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7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了解瀑布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宏伟壮美,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我在细
21、致研读了教材之后,将目标设定为:1、学会 4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积累古诗中的名句。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重点仍旧在识字、写字上,而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则犯难点。当课刚起先的时候,我想让孩子们观赏了很多不同地区的瀑布的画面,让学生说说,你看到这些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给你的感觉怎么样?(让学生说一说)很美、很壮丽、很好看等等,学生就体会到了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接着就是重点学习这首诗。让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用简笔画协作手势或图片理解“生紫烟”;“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方的方
22、法描绘庐山瀑布的宏伟壮丽。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的读,读出庐山瀑布气概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第 1515页共 3737页最终介绍作者。这么漂亮的诗歌是谁写的呢?你对李白了解多少?你还学过他的什么诗歌?结合以前学过的诗句和拓展诗 秋浦歌 体会李白夸张写法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李白。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8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我细致研读了教材,查阅了大量资料,把深化感受庐山瀑布的壮丽这条明线和初步感受诗人豪放、夸张、潇洒的诗风这条暗线相结合,让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节课上完,受益颇多,感慨颇多。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两点:1、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
23、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运用多媒体,可以创建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一起先教学古诗,我便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之后立刻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美丽的音乐,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忽然沉醉在美的意境之中。在老师启发的情感体验下谈谈: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必将争先发言。老师趁机激起学生课文的欲望:唐代大诗人李白游了庐山瀑布后诗性大发写下了千古名诗 望庐山瀑布,同学们想不想学?带领学生以饱满的心第 1616页共 3737页情,进入了学习古诗的最佳状态。这为整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也就是“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接下来是朗读和领悟诗情。2、观赏意境
24、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先紧扣词句品意境,让学生自由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生:先产生再升起,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紫烟:则可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悟出那是香炉峰上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太阳光映照下,显示出迷人的颜色。挂:瀑布本是流淌的,作者却奇妙地将动态定格,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的漂亮壮丽。飞、落: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喷涌而下。通过品尝,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正是通过写自己所看到的,所联想的,表现了瀑布磅礴的气概再反复诵读体会情感。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悟古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庐山瀑布 2022 庐山 瀑布 教学 反思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