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必修12020010403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必修12020010403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必修120200104032.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综合题共44分。)固本训练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2若乙、丙、丁分别表示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则要在甲处修建铁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A火山喷发 B断层下陷C地下溶洞塌陷 D地下冻土融化3若乙岩层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岩浆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岩浆岩为花岗岩B此火山和日本的富士山成因相同C该处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D该处岩石是岩浆沿地壳线状裂隙流出冷
2、却凝固形成的答案1.C2.C3.B解析该题组考查学生对地质构造及其形成过程和构造地貌的分析能力。第1题,岩层发生弯曲变形说明受水平挤压力;顶部岩层缺失,说明岩层上升遭受侵蚀。第2题,甲处为可溶性石灰岩,且为向斜盆地,容易受地下水溶蚀而形成溶洞。第3题,岩浆易在地壳薄弱处喷涌,沿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可形成火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玄武岩。沿线状裂隙流出一般形成熔岩高原,如东非高原,而此处的岩浆岩是岩浆沿中央管道喷出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右图为某山地景观图。读图回答45题。4该山地为()A褶皱山B断块山C火山D背斜山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山地有火山口,可以判断其为火山。5该山地一般分布在()
3、A大陆边缘 B地壳坚固地区C板块边缘 D大洋内部答案C解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最易出现火山。6读“地质剖面图”,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A BC D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处为断层,地下水容易出露。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米),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它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回答78题。7、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几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A气井、水井、油井 B水井、气井、油井C气井、油井、水井 D水井、油井、气井答案B解析井埋藏最深,井最浅。由于水的比重最大,
4、气的比重最小,所以,气在最上层,水在最下层,可知为B。8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是()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同一岩层在E处埋藏浅,在F处埋藏深;河流经过处岩层断裂错位,即出现了两个断层,由此可判断B正确。9读“地质构造剖面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_处,属于向斜的是_处,判断的理由是_。(8分)(2)图中A处地形是_,B处地形的成因是_。(6分)(3)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处。(4分)(4)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按地质构造与图中字母_相同。(2分)答案(1)ABA处岩层中老翼新,B处岩层中新翼老(2)山谷或谷地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二 自然环境 中的 物质 运动 能量 交换 2.2 内力 作用 地表 形态 课后 课时 精练 湘教版 必修 12020010403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671322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