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畜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doc
《2022畜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畜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畜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畜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畜草产业是渭源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长期以来农民群众养殖积极性不高,产业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不好。面对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围绕做大做强畜草产业,去年以来,县上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意见、规划方案、优惠政策、扶持办法和保障措施,做出了建设路园、莲峰、北寨 3 个千亩综合养殖园区、10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的重大部署。今年,县上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先推进,作为双联行动和扶贫攻坚的主要内容重点开展,向各乡镇下达畜牧业任务的同时,也向县上各双联单位下达了畜牧业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部署下,在各乡镇、各部门的帮助扶持、合力推动下,在外
2、地客商、致富能人的积极参与、示范引领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赶着牛羊奔小康”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畜草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到 10.4 头、28.8 万只、20.1 万头、260 万只,预计 1-6 月份完成总产值 4.8 亿元。一、发展现状一是产业开发水平加快提升。坚持招商引资与激活民资并举,先后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高远牧业公司等畜牧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企业 27 家,投资总规模 3 亿元。引导和扶持养殖大户、致富能人兴办养殖企业、领办养殖小区,上半年新发展养殖企业和养殖小区 128 家,累计达到 186 家,实现“翻倍增长”。新注册养殖专业合作社 38 个,累
3、计达到 194 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 1707 户,累计达到 7656 户;建成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养殖点 43 个、孵化场 3 个。二是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着力打造标准化精品养殖园区,引领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3 个综合养殖园区共计完成土地流转 2000 亩,新引进入驻养殖企业 10 家,累计达到 38 家。启动建设 10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投资 3000 万元新建“渭宝”良种猪养殖场 3 个,累计达到 6 个,基地养殖能力达到 6 万头。三是屠宰加工实现历史突破。今年引进金宁科技养殖公司规划投资 1500 万元,在路园镇锹家铺村建设生猪屠宰加工厂 1家,年屠宰加工能力 10 万头;引进神农现
4、代农业科技公司规划投资 2000 万元,在上湾乡水家窑村建设肉羊屠宰加工厂 1 个,年屠宰加工能力 10 万只。这两个屠宰加工厂的建成将填补我县畜产品加工领域的空白。四是品牌打造实现新的突破。继我县南山放养虫草鸡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a 级绿色食品认证”,“秀峰牌”商标被评为“XX 省著名商标”之后,“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在 2012 年 XX 省农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金奖农产品“、在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2012 年畅销产品”,渭源畜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品牌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五是资金保障力度加大。狠抓项目工作,组织申报畜牧项目 45 项,总投资 9440
5、万元;争取实施畜牧项目 5 项,总投资2527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977 万元。强化金融信贷支持,累计发放双联惠农、妇女小额等贴息贷款 2.4 亿元,其中用于畜牧养殖业资金占到 70%以上。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今年又列支 500 万元奖补和贴息资金,全力支持畜牧业发展。六是指导服务力度加大。进一步强化行政推动措施,把畜牧业发展与双联行动紧密结合,将目标任务分解靠实到县上双联领导、双联部门、各乡镇及双联干部身上,形成了全县上下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通过组建畜牧技术服小分队,采取包乡镇、包村社、包企业、包小区等办法,大力推广应用科学养殖技术,全方位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控等保障服务。
6、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发展意识不够强。虽然全县上下大力宣传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积极发展规模养殖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影响较深,部分群众缺乏投资创业激情,对发展养殖业存在畏难情绪,担心市场风险。二是产业规模不够大。当前大部分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合作组织刚刚起步发展,规模还不大、实力还不强,对周边农户还未形成有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较落后,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仍然是养殖业的主体,尚未形成批量大宗商品输出的畜禽规模养殖基地,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三是产业链条不完善。全县畜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以养殖型为主,带动力弱,屠宰加工、分割包装等环节严重滞后,主要以活畜禽外销,
7、畜草产业链条没有真正形成,制约着畜草产业向纵深发展。四是市场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县尚无一家比较规范、大型的畜禽专业批发交易市场,营销流通体系不完善,产品转化为商品存在断档,价格波动较大,降低了畜草产业的发展质量。五是基础条件不够好。全县标准化暖棚圈舍普及程度只占总农户的 50%左右,有的缺乏维修,老化严重;饲草加工企业缺乏,青贮氨化窖池建设不足,饲草青贮氨化应用不广,全县秸秆转化利用率仅为 30%,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工作推进层面看: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全县 217 个行政村中,目前仍有 124 个村未建立养殖企业或小区,占到 57%;78个双联重点村中,目前建立企业或小区 87 个,
8、仅占总社数 480个的 18%。分乡镇来看,田家河、会川、北寨、秦祁、五竹、大安、上湾等 7 个乡镇平均每个村建立 1 个以上企业或小区,其它乡镇均进展缓慢;路园、莲峰、五竹、上湾等乡镇养殖企业和小区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其它各乡镇规模较小,大部分养殖企业和小区建成后“空置”,还未及时投产。同时,由于建设单位重视不够,加上受禽流感影响,南山放养虫草鸡产业受到严重影响,仍有 205 个规模养殖点尚未落实,占任务的82.7%。六是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财政困难,我县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主要靠争取国家项目,投入非常有限。同时,金融机构贷款门槛又高,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健全、能力不足,养殖企业、养
9、殖农户仍然存在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致使项目补贴和金融扶持的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制约了畜草产业的快速发展。七是建设用地流转困难。随着全县畜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养殖业用地需求明显增大,今年预计流转养殖业用地3800 亩以上。由于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占地面积较大,涉及农户较多,流转资金较高,加上养殖场选址受疫病防控等相关要求限制,致使养殖业用地流转难度越来越大;个别养殖企业和小区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需要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整,致使无法及时落实建设用地,对畜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八是服务体系有待加强。现代化科学养殖方式普及率不高,农民群众仍然以传统饲养方式为主,存在“重规模、
10、轻技术”、“重生产、轻防疫”的问题;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疫病检测防治手段落后,随着畜牧养殖量的迅速增加,口蹄疫、禽流感等疫情暴发的可能性增大,技术指导、疫病防控等任务更加繁重,管理防疫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三、对策建议一要围绕促进集群发展,着力扩充养殖总量。要按照“在养殖大户发展上扩面、在养殖小区建设上串线、在养殖企业培育上布点”的要求,努力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格局,大幅度提升畜牧业养殖规模,完善养殖业布局结构。一是要在基础母畜扩群上求突破。借助能繁母畜补贴等扶持政策,通过养殖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千家万户,采取外引与自繁相结合的办法,快速扩大基础母畜总量,引进基础母牛 3000 头
11、、基础母羊 5000 只。要重点抓好已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红火、正旺、渭水长 3 个良种牛、羊繁育场的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要加强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建成黄牛冻配点 24 个、肉羊改良点 78 个、猪改良点 54 个,授配黄牛 1.2 万头,改良肉羊 3 万只、猪 1 万头,全县畜禽良种自给率达到 50%以上。二是要在扩大规模养殖上求突破。把发展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等规模化养殖作为畜牧养殖的主攻方向,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拉动、金融推动、宣传鼓动等措施,全面加强招商引资、激活民资工作,重点吸引和支持外地客商、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大中专毕业生、当地致富能人和有志青年在畜牧养殖业方面投资创
12、业,回报家乡。要强化工作措施,对已建成的养殖企业、养殖小区,要督促业主尽快投放畜禽、产生效益;对已开建的养殖企业、养殖小区,要督促业主加快进度,确保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对没有养殖企业、养殖小区的空白村、空白社,要加大扶持力度,重点突破,力争完成今年 379 个养殖企业和小区的建设任务,使全县规模养殖畜禽量占比达到50%。同时,要创新畜牧业扶贫方式,充分发挥养殖企业的龙头带动和合作社的组织统领作用,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组织形式,通过“投羊还羔”、“农户入股”、“寄养”、合同订单等扶持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带动养殖户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畜牧业收入,年内新增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畜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22 产业 发展 状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