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2015-2016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九年级(上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515 题,每小题只有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2015 年“环境日”主题: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下列保护环境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 PM2.5 的排放B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大气污染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D分类
2、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2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石头碎裂C酒精燃烧、铁生锈 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固体物质的称量D2加热固体物质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
3、质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BCD7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运动后分子间间隔增大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D氢气燃烧分子本身发生改变8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为 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是 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 140.1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种元素B的化学性质相似C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 Mg2+D表示的是稀有气体元素10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铁、水蒸气B化合物:过氧化氢、水银C氧化物: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3D混合物:高锰酸钾、澄清的石灰水11薄荷醇(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荷醇不属于化合物B薄荷醇由 10 个碳原子、20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0:20:1D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76.9%12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5、()A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铁钉生锈和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所以都是氧化反应1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再点燃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14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A酒精和水闻气味B呼出气
6、体和吸入空气澄清石灰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AABBCCDD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4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7070 分)分)16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数字以及化学符号)填空:铵根离子_;两个氮气分子_;3 个硅原子_;三氧化硫_;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氖气_;所有银原子的总称_;由 8 个硫原子构成的分子_17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_;(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
7、的物质是_;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3)图 2 是 CO 与 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填选项);ABCD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1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里写出基本反应类型:(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5(4)天然气(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_19(16 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选用 A 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如何改进装置_(3)若用 B
8、 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若装置 B 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加热反应物(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装置,若使用装置 H 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填“e”或“f”)通入(5)利用药品氯酸钾和装置 A、F(装满水)、G 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 a、b、c、d):a_20无锡某自来水厂净水的部分流程如图 1 所示请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1)步骤沉降前通常需要添加絮凝剂的名称是_(2)X 物质可以是_,该过程主要发
9、生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自来水厂一般用液氯对水消毒,该过程是利用液氯汽化后的氯气(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有害微生物,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6(4)图 2 中下列操作能降低自来水硬度的是(填编号)_21某研究小组发现,维 C 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 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 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 CO2、O2、CO、H2、N2小明说:不可能含有 N2,因为_小芳说:不可能含有 CO 和 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
10、 有毒且易燃易爆;H2_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 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得出结论】(1)由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2)由实验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22如图为某保健品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维生素 D2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 D2化学式为 C28H44O,则一个维生素 D2分子中共有_个原子,维生素 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维生素 D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3)计算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
11、过程)(4)50 克碳酸钙中所含的碳元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所含的碳元素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782015-20162015-2016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八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515 题,每小题只有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2015 年“环境日”主题: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下列保护环境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
12、,以减少 PM2.5 的排放B使用清洁能源,以减少大气污染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 PM2.5 的排放;B、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解答】解: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 PM2.5 的排放,故正确;B、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故正确;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故错误;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故正确故选 C【点评】保护环境,
13、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2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钙、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变化中
14、,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石头碎裂C酒精燃烧、铁生锈 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9【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汽油挥发、石头碎裂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燃烧、铁生锈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D、水的电解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
15、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固体物质的称量D加热固体物质【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C、称量物质时,物质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会
16、污染托盘,应“左物右码”;D、加热固体物质,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10【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可能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 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 B 错误;C、物质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会污染托盘,图中操作正确,故 C 正确;D、加热固体物质,试管口向下倾斜,图中操作错误,如果由水生成,倒流会引起试管炸裂,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掌握托盘天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掌握给试管里的固体加
17、热的注意事项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属于混合物,空气中的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全球变暖,因此我们应提倡低碳经济【解答】解:A、
18、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 A 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的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因此不能做燃料,故 B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氦气密度比较小,因此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 C 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査的是空气中各个成分的作用,如果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过多,就会造成相应的危害 有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中还有一点要注意要用化学符号表示,不能用
19、名称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BCD【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11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
20、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运动后分子间间隔增大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D氢气燃烧分子本身发生改变【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
21、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氨水挥发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后,分子的间隔变大故 A 正确;B、花香四溢是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 B 正确;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温度高时间隔大温度低时间隔小,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 C 错误;D、氢气燃烧是因为构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 D 正确故选 C【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稀土
22、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为 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是 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12【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铈,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
2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58,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种元素B的化学性质相似C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 Mg2+D表示的是稀有气体元素【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B、依据元素的性
24、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C、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分析;D、根据核内的质子数,判断元素及元素的类别【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的质子数都是 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 A 说法不正确;B、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1、7,性质不会相似;故 B 说法不正确;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中的质子数电子数,属于阳离子,离子符号为 Mg2+;故正确;D、由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 17属于氯元素故 D 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
25、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铁、水蒸气B化合物:过氧化氢、水银C氧化物:二氧化锰、冰水混合物13D混合物:高锰酸钾、澄清的石灰水【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解答】解:A、铁由铁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水蒸气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 A 错;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市 学区 联考 2016 九年级 化学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