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 .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瓜州县自然保护与生态文明工作情况 瓜州县人民政府(2009年9月9日) 瓜州县(原XX县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玉门,西接敦煌,南北与肃北县毗邻,西北与新疆XX县区接壤,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现辖10乡5镇,居住着汉、回、蒙、东乡等21个民族,总人口14.2万。我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由东向西渐低,海拔在1100-1500米之间。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流、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绿洲面积311.6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6%,被戈壁、山地、丘陵分割为东、
2、西、南三大块。多风、少雨、干旱和较大的昼夜温差形成了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沙尘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以来,县四大班子高度重视,把自然保护与生态文明作为改变生存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城乡绿化、林业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治理保护与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加投入,加大工作力度,使区域环境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一、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市环保部门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紧密结合
3、1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强化管理,严格执法,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部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 1、强化制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为努力实现我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我县先后制定下发了瓜州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瓜州县综合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实施意见、瓜州县关于落实建设项目第一审批权的通知和瓜州县处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并采取三项措施,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是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我县制定出台了鼓励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扶持办法,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对重点企业进行扶持,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以花牛山集团公司为
4、首的一批铅锌尾矿冶炼项目,通过对工艺设备进行改造,提高了尾矿废渣的回收利用率,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二是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生产。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8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快速建设、城市天然气工程的建成投入运营、农村沼气工程的稳步推进,使清洁能源在我县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县上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瓜州县无序开垦荒地资源行为处分暂行办法、瓜州县无序打井暂行处理办法,加大打击力度,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集中力量整治“乱开荒、乱打井、乱采挖”等违法违规行为,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2、加
5、强日常监管,环境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一是严把环保准入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对所有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把“环保第一审批权” 2落到实处,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二是强化环境监察执法力度。结合各类环保专项行动,集中对采选矿废渣和生产废水进行了整治,依法关闭取缔了土法炼金点。加强了核与辐射的日常监管,在建立健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每年由环保、卫生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全县11家使用射线装臵的单位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对现有存机量进行登记建档。进一步加强对城乡居民饮用水源保护区、医疗废水处理和城市居民区噪音管制监测和管理,净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三是加大对国家重
6、点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力度。在西气东输、嘉安公路、敦煌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县上及时组织环保、国土、水务等相关执法部门联合执法,进行跟踪管理,采取下发整改通知,定期巡回检查等方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对存在问题较多且整改措施不得力的施工标段进行处罚,降低了重点建设项目对我县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确保了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步进行。 3、加大投入力度,环境保护目标全面实现。多年来,我县按照“不欠新帐、多还老帐”的基本思路,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保障了环保经费持续增加,全面实现了各项环保指标。一是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县内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了污染排
7、放,西脉矿冶公司铅锌尾矿治理及综合利用工程、禾麟粮油公司棉仁蛋白项目、XX县区天然气架设等一批清洁生产试点工程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是加大城市环境建设投入。先后完成瓜州大道 一、 二、三期改造、XX县区街道绿化、人行道改造和标准化园林小区建设等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结合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同步对城市生活垃圾实 3施了集中堆放埋压处理,改造了城市排污管网,解决了平房住宅区污水入网问题,实施了集中供热,强制报废污染严重的小锅炉80台,大幅度减少了烟尘排放量。环境投入的持续增长,有效地促进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为落实环境保护计划,全面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市
8、上下达我县烟尘和工业粉尘年排放量指标380吨,实际排放378吨,低于指标2吨;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指标676吨,实际排放664吨,低于指标12吨;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指标635吨,实际排放633.3吨,低于指标1.7吨;氨氮年排放量指标90吨,实际排放69吨,低于指标21吨;固体废物年排放量指标5000吨,实际排放5000吨,与指标持平。XX县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超过85,居民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均控制在市上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 二、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自1978年国家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以来,我县就把防治风沙危害,保障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当作富民强县的大事常抓不懈,县四大班子带领全
9、县人民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多渠道增加林业投入,大规模地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先后实施了三北四期防护林、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封滩育林、重点风沙口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使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至目前,全县森林总面积91.57万亩,疏林地19万亩,灌木林地58.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5万亩,四旁树78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71.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0.2%增长到2.53%,绿洲覆盖率达16.5%。全县现有各种防护林带6858条,总长度4250公里,折合面积6.52万亩,生态建设的快速进展,极大地改善了我县生态环境和区域 4气候条件,全县七级以上大
10、风天气由七十年代末的每年118天减少到现在的71天,沙尘暴天气由36天减少到13.7天。 1、实施综合治理,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风沙口治理是我县林业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从1978年以来,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防治并重、就地取材、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造林与封滩育林相结合,累计治沙造林3.6万亩,全县250公里的风沙线通过综合治理到目前已减少到110公里,42个风沙口有33个基本上得到治理,有效遏制了流沙危害,沙化面积减少了12万亩,恢复耕地6万多亩。石岗墩风沙口位于县城以东7公里处,总面积6万亩,是我县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风沙口,直接威胁着县城和城郊5.4
11、万人的身心健康和12万亩农田的生产安全,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多万元。从1995年起石岗墩综合治理被县政府确定为“县长工程”,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综合治理。先后投入建设资金5900多万元,投工投劳80多万个,完成植树造林15600亩,设臵沙障45条、41公里,封育天然植被7500亩,建立育苗、林药生产和经济林生产基地5000亩,并完成了部分渠路、灌溉及办公、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使昔日的风沙口变成了防护林网纵横交错,渠、路、林、田配套成型的新型开发区。从2002年起,我县又启动了城东护城林建设工程,连续多年,由县林业主管部门,通过争取项目、借贷等方式,多方筹措投入建设资金860万元,挖石挖
12、土,采用喷滴灌节水灌溉技术,组织完成了长1100-1500米、宽2-5米的护城林带14条、长15.5公里,防风固沙林带23条,在城东流动沙丘架设喷滴灌设施,治沙造林300亩,在沙石戈壁上营造沙生灌木林200亩,为改善XX县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 5作用。2008年,石岗墩被市上确定为千亩枸杞示范基地,目前,枸杞已成为该区域最具特色的作物,昔日的风沙口成为今朝“聚宝盆”。 2、加强农田林网建设,防护效益显著提高。我县农田林网的框架是从七十年代末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后逐年建设形成的,近三十年来,在加强管护、提高已建林带质量的同时,在农区内部采取窄林带小网格建设农田防护林,在农区外围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
13、在新开发区整体推进林网配套建设,使全县农田防护林带达到6858条、长4250公里,与“三北”工程建设以前相比增加4005条、2300公里,农田林网化程度由原来的68提高到93.2,林网化率提高了25.5个百分点,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绿色通道建设自1998年启动以来,先后投入资金598万元,完成了313线31.5公里的绿色通道建设任务,造林面积达到315亩。瓜州大道沿线、313线疏勒河大桥至安简棉加厂段采用挖石换土的方法,建成的4条长达27公里的高标准道路林带已成为全县绿色通道建设的亮点。县、乡、村道路绿化由乡镇组织实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一组织造林,已完X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 2022 西双版纳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资源 保护 管理工作 情况 汇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