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意见.doc





《发展循环经济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循环经济意见.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展循环经济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22号)和自治区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101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 二、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 (二)主要指标。力争到2010年,*地区每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农业灌溉水平均有
3、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94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 三、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一)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二)重点环节。一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钢铁、电力、煤炭、石
4、化等重点行业的资源消耗管理,特别是强化八钢、石化等能源消耗大户企业的管理和科技创新,努力降低消耗,提高综合利用率。二是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三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四是消费环节。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
5、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五是在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立项上明确政策导向,不断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建立循环经济的试点片区。六是加强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宣传交流,促进各级政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等工作中,引导企业把工业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 四、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一)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十一五”规划,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特别是应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进行专项研究,对资源消耗、节约、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状况作出深入的分析,明确新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二)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市发
6、改委要会同统计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及派出机构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 (三)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市发改委、建委、经委、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要结合我市实际,抓紧研究制定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
7、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自治区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积极制定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以及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对进入的企业要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五、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严格执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一)加快
8、循环经济技术引进、开发、推广应用。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组织探索共生矿产的综合性开发利用和能源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业节水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各区(县)、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循环 经济 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