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材料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光学材料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材料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docx(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光学材料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手册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规模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8第三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10一、 工作岗位分析10二、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3第四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17一、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17二、 企业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19第五章 应聘者面试的组织与实施22一、 面试的基本程序22二、 面试提问的设计23第六章 企业应聘人员的初步甄选26一、 利用招聘申请表甄选应聘人员的方法26二、 笔试的适用范围27
2、第七章 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应用29一、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各种方法29二、 选择企业员工培训方法的程序49第八章 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项目设计53一、 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管理应关注的问题53二、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项目设计的原则54第九章 绩效考评指标与设计57一、 绩效考评标准及设计原则57二、 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62第十章 绩效考评系统65一、 绩效考评误差的含义和类型65二、 企业员工绩效申诉的处理71第十一章 专项薪酬管理制度的起草73一、 奖金制度的制定73二、 设计单项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程序77第十二章 市场薪酬调查分析78一、 市场薪酬调查的种类78二、 市场薪酬调查的作用79第
3、十三章 集体合同管理分析82一、 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82二、 集体合同的内容83第十四章 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89一、 岗位评价的特点89二、 岗位评价的基本功能90三、 进行岗位评价的基本原则91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光学材料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4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6667.00(折合约40.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7083.50。其中:主体工程31096
4、.55,仓储工程6001.0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4544.24,公共工程5441.67。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0243.6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102.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54%;建设期利息467.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1%;流动资金3674.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1
5、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6102.2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3501.3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230.83万元,预备费370.00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9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1659.64万元,纳税总额3543.75万元,净利润5364.1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0.06%,财务净现值6489.1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4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6667.00约40.00亩1.1总建筑面积4
6、7083.50容积率1.771.2基底面积15200.19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85.472总投资万元20243.672.1建设投资万元16102.212.1.1工程费用万元13501.3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230.832.1.3预备费万元370.002.2建设期利息万元467.312.3流动资金万元3674.153资金筹措万元20243.673.1自筹资金万元10706.743.2银行贷款万元9536.934营业收入万元39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1659.646利润总额万元7152.257净利润万元5364.198所得税万元1788.0
7、69增值税万元1567.5810税金及附加万元188.1111纳税总额万元3543.7512工业增加值万元12237.8813盈亏平衡点万元15651.73产值14回收期年6.04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0.0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489.10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光学材料是具有一定光学性质与光学功能的材料,主要用于光学试验与光学仪器制造中。光学材料可以折射、反射、透射光线,以改变光线的传输方向、强度与位相,也可吸收或透过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线,以改变光线的光谱成分。光学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手机、相机、电视、无人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摄像头、仪器仪表、安防监控等多个领域。光学
8、材料主要包括晶体、非晶体、有机化合物等几大类,具体产品有玻璃、石英、塑料、金属等。其中,光学玻璃是光学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透明度高、折射率高、融化温度高、化学稳定性较好等优点,但质脆、加工性较差。塑料光学材料具有质量轻、柔韧性好、加工性优等特点,但在耐热性、耐磨性、耐腐蚀性方面性能较差。光学玻璃、塑料光学材料应用领域存在一定差异,为提高光学产品性能,二者可以组合使用。金属主要作为反射层镀在光学玻璃表面,可调整光线入射角与光学玻璃反射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汽车、仪器仪表、安防等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拉动市场对光学材料需求快速上升;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全球光学材料企业纷纷向我国
9、大陆地区转移产能。在此背景下,我国光学材料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全球重要的光学材料生产国。2019年,我国光学材料及相关元器件市场规模约为1350亿元,保持继续增长态势。我国光学材料生产企业主要有舜宇光学、欧菲光、丘钛科技、康耐特、水晶光电、合力泰、道明光学、光明光电、双星新材、南洋科技、激智科技、东材科技、华塑实业等,企业数量较多。我国光学材料行业规模大,但除了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在研发、技术、人力、资金投入等方面实力弱,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高端市场竞争力不足,需求依靠进口。我国电子、汽车、仪器仪表、安防等行业正在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对高端光学材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国内
10、企业生产力无法满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下游行业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多变,海外新冠疫情尚未得到良好控制,仅仅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高端光学材料市场需求,具有较大风险。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高端材料必须具备自主生产能力,在此情况下,我国光学材料行业高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未来能够在高端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光学材料企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主要在低端市场竞争的企业发展空间较小。第三章 工作岗位分析研究一、 工作岗位分析(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
11、规范的过程。(二)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企业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工作岗位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界定,其次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素质
12、、身体状况等。3、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三)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通过工作岗位分析,掌握了工作任务的静态与动态特点,能够系统提出有关人员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对本岗位的用人标准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规定。这就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选人用人方面有了客观的依据,经过员工素质测评和业绩评估,为企业招聘和配置符合岗位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合格人才,使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2、工作岗位分析为
13、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员工的评估、考核、晋级和升职,如果缺乏科学的依据,将会挫伤各级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制定出各类人员的考评指标和标准,以及晋职晋级的具体条件,提高员工绩效考评和晋升的科学性。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通过工作岗位分析,可以揭示生产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反映工作设计和岗位配置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发现劳动环境中有碍于员工生理卫生和劳动安全、加重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荷、造成过度的紧张疲劳等不合理的因素,有利于改善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使员工在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下工
14、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兴趣,充分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每个企业对于岗位的配备和人员安排都要预先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且要根据计划期内总的任务量、工作岗位变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中长期的人才供给与需求预测。工作岗位分析所形成的工作说明书,为企业有效进行人才预测、编制企业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前提。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因此,可以说,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准备了
15、条件。此外,工作岗位分析还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充分了解本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和职务晋升路线,以及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愿景,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精神愉快地投身于本职工作。总之,工作岗位分析无论对我国宏观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是对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都具有极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作用。二、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
16、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岗位调查的任务是根据岗位研究的目的,收集有关反映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资料。因此,在岗位调查的方案中要明确调查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正确确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选定调查方式,弄清应当收集哪些数据资料,到哪儿去收集岗位信息,用什么方法去收集岗位信息。(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调查对象是指被调查的现象总体,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调查单位就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如果将企业劳动组织中的生产岗位作为调查对象,那么每个操作岗位就是构成总体的调查单位。在调查中,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必须对每个岗位(岗位即调查单位)一进行调
17、查;如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应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进行调查。能不能正确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3)确定调查项目。在上述两项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查项目。这些项目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情况和指标,就是需要对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的具体内容。(4)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调查项目中提出的问题和答案,一般是通过调查表的形式表现的。为了保证这些问题得到统一的理解和准确的回答,便于汇总整理,必须根据调查项目,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问卷)和填写说明。(5)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应包括:明确规定调查的期限,指出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明确调查的日期
18、时点。在调查方案中还要指出调查地点,调查地点是指登记资料、收集数据的地点。最后,在调查方案中,还应当根据调查目的、内容,决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调查方法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若能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方式,就不必进行全面调查。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4、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员先行一步,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
19、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应灵活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岗位的各种数据资料。例如,岗位的识别信息,岗位任务、责任、权限,岗位劳动负荷、疲劳与紧张状况,岗位员工任职资格条件、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劳动条件与环境等。应详细记录各项调查事项的重要程度、发生频率(数)。(二)总结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最后的关键环节。它首先要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工作岗位分析并不是简单地收集和积累某些信息,而是要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作出全面深入
20、的考察,充分揭示岗位主要的任务结构和关键的影响因素,并在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撰写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第四章 企业劳动定员制定修订的基本方法一、 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一)按劳动效率定员法按劳动效率定员法也称效率定员法,它是根据企业在计划期内某一类岗位的生产工作任务总量,本类岗位所实行工时定额或产量定额,以及劳动者的劳动效率,即劳动定额完成率、出勤率、计划期制度工时等工时统计指标,经过对比分析制定出综合劳动定员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核算实行劳动定额考核岗位的综合劳动定员。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该方法被推广应用到企业部分
21、非劳动定额考核岗位的定员(二)按设备岗位定员法按设备岗位定员法也称按设备定员法、按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如前所述,它是指根据计划需要开动的机械设备的总数目、设备的开动率和设备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等指标,经过核算所确定的综合劳动定员。(三)按工作岗位定员法按工作岗位定员法是指在无须看管或操纵生产设备的条件下,根据岗位业务分工、岗位职责范围、工作任务总量、复杂难易程度、主要活动区域等多种影响因素,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核算所确定的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动定员。(四)按比例定员法按比例定员法是按照某一类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人数的比例,或者按某一类人员占企业全员总人数的百分比,核算某一类人员定员总额的方法。
22、自我国国民经济“一五”计划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几次重要的国民经济调整中,人事劳动行政主管部门都是通过发布各类人员比例定员标准,采用按比例定员的方法,对各级政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的职工总量进行了有效管理,控制和防止了企业单位总人数的盲目增长,对压缩企业中的富余人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五)按职责范围定员法按职责范围定员法也称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法。该方法一般是先确定组织机构和各职能业务部门(科室)明确了各项业务分工及主要职责范围以后,再根据各项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复杂程度,结合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参数,最后确定劳动定员
23、。二、 企业劳动定员传统的制定修订方法传统的劳动定员制定修订方法是指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五计划以来,在制定修订行业或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中所广泛使用的方法,具体包括按劳动效率定员法、按设备岗位定员法、按工作岗位定员法、按比例定员法和按职责范围定员法五种方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核算行业或企业中某一类岗位人员的综合劳动定员即定员总额。随着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方法在适用范围、精准程度、定员水平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拓展和进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一)按劳动效率定员法按劳动效率定员有三种具体核算方法。1、对实行劳动定额考核的岗位综合定员的核算方法。按劳动效率定员法一般是采用数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材料 项目 人力资源 管理 流程 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